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政治法律   1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大学生功利化倾向日益凸显。承认功利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反映,又与当前我国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价值取向相吻合。因此,探究功利思想的历史渊源,客观评价大学生的功利思想倾向,正确看待和科学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积极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2.
当前女性择偶功利性特征显著,择偶途径公开、多元,参与人员众多,择偶标准注重物质经济条件,并存在"急婚""恐婚"等择偶焦虑心理。经济条件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和婚恋观,但特定的社会性别文化、婚姻制度、婚姻价值观念以及社会舆论氛围却是形成女性功利性择偶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胡配军 《政法学刊》2010,27(2):93-96
罪犯本质改造是罪犯改造的应然内涵,是以思想与行为为支点的改造过程,当下的功利化改造虽然有着调动罪犯改造积极性的功用,但只是表象化的改造,要加强本质改造的研究与实践,正确认识罪犯的本质改造,探索本质改造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4.
功利性改造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价值存在问题上,正负兼备。在具体的改造工作上,广大监狱民警用这种手段,直接追求的是它的正价值,无力阻止的是它潜滋暗长的负价值。因此,正确处理罪犯改造的治标与治本关系,科学地进行罪犯分类,合理安排罪犯的劳动项目,矫治个别化,是今后的罪犯改造中应当培植的理念与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5.
义利观是古今中外一切伦理形态都要涉及的重要问题。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是社会主义的契约伦理文化。社会主义契约伦理应该继承和超越传统伦理,坚持正确的功利原则,坚持正确的道义原则,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义利观,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市民社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法律信仰的内在悖论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法律信仰目前在中国面临着特殊的遭遇和困境。中国法制在逐步确立法律信仰的过程中面临着几组悖论性问题,主要从法律信仰对于人与对于法的内在性、法律信仰的理性世俗化与神圣性、合理性与非理性、功利性与超功利性、守法的无知性与批判反思的自觉性等关系中,展示出法律信仰问题的复杂性和内在矛盾运动。  相似文献   
7.
暂予监外执行是本应在监禁机构行刑的犯罪人暂时变更到监禁机构外进行刑罚执行,其本质特征应为行刑人道主义,行刑人道主义分为功利的人道与公正的人道两种不同理念。建议我国暂予监外执行制度变更为暂停监禁刑罚执行制度。在构建我国暂停监禁刑罚执行制度中,遇到保护个体的功利人道与保障社会整体的公正人道冲突时,应做出保障个体功利人道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8.
“道德冷漠”已成为当前道德生活中的一大顽症,生活大舞台上,一幕幕见危不救的道德悲剧屡见不鲜,究其原因,对道德功利性——这一道德本质属性的忽视是最根本的原因所在。因此,要矫治“道德冷漠”,就必须正视道德的功利性,肯定个人对正当私利的追求,将道德由“天国”降到“人间”,由“贵族”变为“平民”。道德赏罚正是立足于道德功利性的一味矫治道德冷漠的良方。  相似文献   
9.
改造罪犯是监狱的职能。功利性改造是监狱履行职能的一把双刃剑,运用得不好就会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甚至最终背离把人改造好的目的。只有合理应用功利性改造这个手段,消除因功利异化改造而产生的负面影响,实现从异化的功利性改造到本质改造的回归,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法律赋予监狱的职能。  相似文献   
10.
Pro-death penalty sentiment, at its all-time low in 1966 at 42% of the country's adult population, steadily rose to 71% in 1986. This average percentage varies widely for various subgroups of the population-as widely as between 43 and 93% at the extremes: political leanings, ethnic background, sex, and economic status are the main determinants. Death penalty sentiments are not of uniform strength: about one-third of the pro-death penalty population might give up their position if the alternative were life without parole and if they were convinced that the death penalty is not a deterrent. In the main, death penalty sentiment is not determined by utilitarian considerations but by moralistic ones, which in turn are part of the liberal-conservative dividing lin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