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实验采用家兔肺泡细胞分组染10、20,100、200μg/ml 浓度的新康温石棉24小时后,其上清液加至非增生期的V_(79)细胞,观察该上清液对V_(79)细胞增殖、功能及形态方面的影响,~3H-TdR 细胞掺入,组织化学染色并经显微分光光度计定量等结果表明,各浓度组上清液均能刺激V_(79)细胞增殖和促进(?)原蛋白合成、沉积,尤以高浓度组明显,并有形态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研究断藤益母汤(DTYMD)在类风湿关节炎中对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上游激酶的调控作用,阐明DTYMD抗炎的分子机制。方法:培养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将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DTYMD高、中、低质量浓度组(1 000,800,600 mg·l~(-1)),甲氨蝶呤(MTX)组(20μmol·l~(-1))组,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对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激酶2(MEKK2)的蛋白和mRNA表达进行分析。将42只雄性DBA/1J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7只,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MTX组(2 mg·kg~(-1)),DTYMD低、中、高剂量组(6. 25,12. 5,25 mg·kg~(-1))。除正常组外,其他5组均采用二次免疫法构建胶原诱导型关节炎(CIA)模型。给药结束后,取小鼠后肢踝关节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并进行关节病理评分。结果:与模型组比较,DTYMD以浓度依赖方式抑制成纤维样滑膜细胞活性(P 0. 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增殖率升高(P 0. 01)。与模型组比较,DTYMD高、中质量浓度组降低MEKK2蛋白及mRNA的表达(P 0. 05,P 0. 01)。与模型组比较,DTYMD不同剂量组均降低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P 0. 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MMP-1,IL-6,TNF-α表达明显上升(P 0. 05,P 0. 01)。在动物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DTYMD高、中剂量组可以降低CIA小鼠关节肿胀度(P 0. 05,P 0. 0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二次免疫后关节明显肿胀(P 0. 05)。在CIA小鼠踝关节HE染色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病理学评分升高(P 0. 01);与模型组比较,DTYMD高、中剂量小鼠关节病理评分明显下降(P 0. 05,P 0. 01)。结论:DTYMD可能通过下调MEKK2对细胞因子IL-6,TNF-α,MMP-1负性调控,从而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化浊解毒方含药血清对H2O2诱导的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氧化应激的影响,以探讨化浊解毒方治疗肝纤维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ig化浊解毒方不同剂量(0.3,0.6,1.2 g·kg-1),连续给药10 d,末次给药2h后取血,制备含药血清;常规培养活化的HSC-T6,采用0.1 mmol·L-1的H2O2制造HSC-T6氧化应激的模型,用不同浓度的含药血清进行干预,分为化浊解毒方组(高、中、低剂量组)、干扰素阳性对照组、模型组及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药物的血清).干预72 h,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HSC-T6培养上清液中Ⅰ型胶原(COL Ⅰ)及Ⅲ型胶原(COLⅢ)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经过H2O2处理的HSC-T6上清液中SOD和GSH-Px的活性明显减低(P<0.05),MDA和GSH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经化浊解毒方含药血清干预72 h后,其高、中剂量组能够提高SOD和GSH-Px的活性(P<0.05),并降低细胞上清液中MDA和GSH的含量(P<0.05),以高剂量组作用明显(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HSC-T6上清液中COL Ⅰ及COLⅢ基因表达及蛋白含量经过H2O2刺激后明显增加(P<0.05),经过化浊解毒方干预后,其胶原基因表达及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尤其高剂量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化浊解毒方可以减轻因H2O2刺激造成的HSC-T6氧化应激反应,减少氧化应激产物产生,其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从基因水平,化浊解毒方能够降低胶原基因的表达,同时抑制其蛋白转录,从而降低细胞外胶原含量,达到抑制肝纤维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大鼠骨髓基质细胞为种子细胞,胶原一壳聚糖复合物为支架材料,通过骨组织工程的原理和方法修复牙槽骨缺损。方法:将28只SD大鼠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取大鼠骨髓基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矿化诱导为成骨样细胞,植入胶原一壳聚糖复合物培养1周后,植入大鼠下颌骨缺损处,2周、4周后取材。对照组细胞未进行诱导。结果:骨髓基质细胞矿化诱导后表现出与成骨细胞相似的形态学与功能表现,ALP染色阳性,并形成矿化结节,细胞在胶原一壳聚糖复合物内伸展良好,组织学观察:实验组2周后可见有少量新骨形成,4周后新骨形成面积增大对照组无明显新骨形成,材料周围有炎细胞浸润。并可见部分纤维结缔组织包绕。结论:利用胶原一壳聚糖复合物与诱导后的BMSC复合有良好的新骨形成能力。对临床修复唇腭裂骨缺损并进行正畸治疗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在牛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作用下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DNA和胶原蛋白合成的情况。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和核素掺入法。结果:20ng/ml~60ng/ml牛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可明显促进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DNA合成,40ng/ml浓度使细胞DNA合成在24h达最高峰;对细胞的胶原蛋白合成无明显促进作用。结论:牛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DNA合成有促进作用,在牙周组织的创伤修复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IV型胶原(IV-C)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IV—C浓度,同时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Uv—GLDH法检测血清尿素(Urea),Jaffe’s速率法检测血清肌酐(Cr)。结果:对尿素和Cr,糖尿病无肾病组(DM1)和初期肾病组(DM2)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肾病组(DM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尿微量白蛋白和血清IV—C,DMl与对照组间二个个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DM2和DM3二个指标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IV—C浓度测定糖尿病早期肾损害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人发角蛋白(HHK)丝束桥接体诱导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形态字变化:方法:制备坐骨神经损伤SD大鼠动物模型,分别植入HHK或HHK 胶原屏障膜,术后2d、2、3、6、9、12周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2d到2周,断端的施万细胞去分化,沿着HHK束表面纵向分裂增殖。术后3周HHK开始降解,施万细胞大量增生:HHK周围有很多巨噬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并出现轴突和大量微血管:术后6周,HHK丝周围可见大量新生的神经纤维。术后9周,HHK降解显著,有明显的神经外膜和束膜。术后12周,HHK完全降解,其部位被新的神经纤维取代。HHK丝束 胶原膜屏障膜组与HHK丝束组没有明显区别。结论:HHK具有良好的桥接作用,坐骨神经沿着HHK再生时在其外周就能由微血管和结缔组织形成一屏障膜,无需外加屏障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男性人群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和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随年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BMD)之间的关系.方法:用ELISA测定389例20~80岁健康男性BAP和NTX,用DXA仪测定腰椎及髋部BMD.结果:BAP和NTX与年龄呈负相关,随年龄的变化均以三次回归模型的拟合程度最佳,拟合曲线的决定系数(R2)为0.013~0.029(P<0.05).2个生化指标的水平在20~29岁年龄段最高,随后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50~59岁段达最低值.60岁之后骨吸收指标轻度增加,而骨形成指标则保持相对稳定.校正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及吸烟后的偏相关分析显示BAP与各部位BMD呈负相关,而NTX与腰椎及髋部总体BMD呈负相关.结论:BAP和NTX是反映中国男性随年龄变化的骨转换的敏感性、特异性较强的指标,监测这两个指标有助于早期防治骨质疏松症(OP).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正义单链寡脱氧核糖核苷酸(ssPTODN)抑制胰岛素对人α1(Ⅰ)型胶原(COL1A1)基因启动子的激活.方法(1)将含有氯霉素乙酰基转移酶(CAT)基因与人COL1A1基因-2483~+42 bp片段的重组质粒(pCOLH12.5)稳定转染至NIH3T3细胞,加入不同剂量的胰岛素,测CAT值;(2)合成全硫代的ssPTODN,其序列为COL1A1基因-129~-105的25个碱基.稳定转染的细胞克隆内加入不同剂量的ssPTODN共孵育24 h,加入2.5 μmol/mL的胰岛素,测定CAT值.结果(1)胰岛素浓度(μmol/mL)在0,0.25,2.5,10时的CAT值(pg/mL)分别是920±94,1 021±99,1 595±81,1 711±121.2.5μmol/mL及10 μmol/mL的胰岛素显著增加了COL1A1基因启动子活性(P<0.05);二者的作用差异无显著性(P>0.05).(2)胰岛素剂量为2.5μmol/mL,ssPTODN浓度(μg/mL)分别为0,20,40,80时,各组的CAT值(pg/mL)相应为1 660±104,1 625±64,1 396±76,1 040±135;ssPTODN浓度为80 μg/mL时,受胰岛素刺激所增加的CAT值得到显著抑制(P<0.05),回复到基础水平附近.结论ssPTODN能够抑制胰岛素对人COL1A1基因启动子的激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男性吸烟与骨密度及骨生化指标关系。方法用DXA仪测定腰椎及髋部BMD,用ELISA测定389例20~80岁健康男性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sBAP)、血清骨钙素(sOC)和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sNTX)。结果腰椎正住总体、腰椎侧住、髋部总体、股骨颈及Ward's区BMD均与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各部位BMD均在20~29岁年龄组最高,29岁之后随增龄而缓慢下降;40~0岁各年龄组之间的BMD差异无显著性。除腰椎侧住BMD外,吸烟组其他各部住BMD显著低于非吸烟组;吸烟组的sOC和BAP显著高于非吸烟组,两组之间的sNTX差异无显著性。校正年龄与BMI后,烟龄与腰椎正位,髋部总体,股骨颈及Ward's区BMD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每日吸烟量与腰椎正住及Ward’s区BMD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男性随年龄增长骨量丢失。男性吸烟者骨生化指标与骨转换水平增高,骨量丢失加速。吸烟等生活方式增高骨转换水平,影响骨转换的增龄性变化并加速骨量的丢失。吸烟是骨质疏松的一个危险因素。预防骨质疏松症(OP)应提倡戒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