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京尼平苷和西红花酸保肝利胆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目的 :比较栀子果实中的 2个主要有效成分京尼平苷和西红花酸的保肝利胆作用。方法 :采用十二指肠给药 ,观察京尼平苷和西红花酸对大鼠胆汁流量的影响。采用小鼠CCl4,对乙酰氨基酚急性肝损伤模型 ,比较 2种药物对血清丙氨酸转氨酶 (ALT) ,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及肝组织中丙二酰二醛 (MDA)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的影响。结果 :京尼平苷 5 0和 10 0mg·kg-1剂量于给药后 0 .5h均显著增加大鼠胆汁分泌 ,而西红花酸同样 2个剂量于给药后 1h对大鼠胆汁分泌却有抑制作用。京尼平苷和西红花酸均可对抗CCl4和对乙酰氨基酚肝损伤引起的MDA升高 ,GSH含量下降和GSH Px活力降低。肝组织的病理变化也有明显减轻 ,但京尼平苷的作用明显强于西红花酸。结论 :栀子利胆保肝的有效成分主要为京尼平苷。 相似文献
2.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中京尼平苷、京尼平苷酸及绿原酸的含量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杜仲中京尼平苷、京尼平苷酸及绿原酸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YWG-C18 色谱柱(250 m m ×4-6 m m ,10 μm) , 以甲醇- 水- 冰乙酸(19∶81∶1-5) 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240 nm 。结果: 京尼平苷酸、绿原酸及京尼平苷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0-8% ~112-7 % , 102-8 % ~107-8% , 91-6% ~93-1% ; 精密度( RSD) 分别为2-3 % , 1-7 % ,1-2 % , n = 5。结论: 不同产地杜仲皮及叶中京尼平苷酸、绿原酸及京尼平苷的含量相差很大。 相似文献
3.
栀子苷对氧化应激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研究栀子苷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建立体外培养的HUVEC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H2O2氧化损伤组、H2O2加栀子苷低、中、高剂量组,其中后3组给予栀子苷预培养24h后加入400μmol.L-1H2O2,然后继续培养12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检测各组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和培养液中一氧化氮(NO)水平;检测细胞内活性氧簇(ROS)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改变。结果栀子苷能明显提高H2O2损伤的内皮细胞的存活率,提高细胞内SOD、GSH-Px、NOS活性,使培养液中NO含量增加,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减少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率,恢复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结论栀子苷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及内皮细胞保护作用,可减轻血管内皮细胞的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4.
5.
多波长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中3种有效成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测定清开灵注射液中的3种有效成分,黄芩苷、栀子苷和绿原酸的含量。方法:紫外-三波长同时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分析柱(5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A)0.3%甲酸水溶液、(B)甲醇;柱温:3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40 nm(栀子苷)、280 nm(黄芩苷)、330nm(绿原酸);线性梯度洗脱:(B:30%→60%)/(0→25 min)保持10min(B:60%→100%)/(35→40 min) 保持5 min。结果:建立了对清开灵注射液中3个成分进行定量的测定方法,并将此方法用于10批清开灵注射液的各成分测定。结论:为中药注射液提供了更简便、合理、可靠的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6.
RP-HPLC法测定血浆中栀子苷浓度及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栀子苷的浓度,研究比较栀子药材及其制剂加味逍遥丸和清开灵注射液中栀子苷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血浆样品用甲醇沉淀蛋白后,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柱温:室温;流动相:乙腈-水(10:9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8 nm,进样量20μL。结果:线性范围1.02-51.0μg·mL-1(r=0.9992);最低检测浓度0.255μg·mL-1;回收率分别为93.14%,91.90%,108.2%;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0%。小鼠灌胃栀子提取液和加味逍遥丸提取液后栀子苷的药动学行为均符合一室模型,而小鼠静脉注射栀子提取液和清开灵注射液后栀子苷的药动学行为均符合二室模型。结论:2种不同的提取液以相同途径给予栀子苷后,药材和制剂中栀子苷的房室模型没有改变,但灌胃加味逍遥丸比栀子药材的分布及消除半衰期长,达峰时间长,达峰浓度低;静注清开灵注射液比栀子药材的分布及消除半衰期短、消除速率快。 相似文献
7.
8.
9.
栀子药材中栀子苷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比较药材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方法 采取RP -HPLC法 ,ODS柱 ,甲醇 -水 (1∶1)为流动相 ,检测波长 340nm ,测定的不同产地、不同品种共 12批栀子的栀子苷含量。结果 浓度在 5 75~ 4 6 μg·ml- 1 范围内 ,栀子苷的峰面积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r=0 9997) ,平均回收率为 10 1 2 % ,RSD =1 5 3%。结论 该法简便 ,准确、重复性好 ,可作为栀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HPLC测定栀子炮制品中栀子苷的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建立测定栀子炮制品(炒、焦、炭、姜炙品)中栀子苷含量的方法,考察栀子炮制前、后栀子苷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HPLC法,HypersilBDSC18柱,流动相为乙腈-水(12∶88),检测波长236nm。结果栀子苷在0.075~0.819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炒栀子(焦、炭、姜炙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7.9%(97.6%、99.2%、99.3%),RSD=2.41%(2.35%、1.56%、2.73%)(n=6)。结论所用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栀子炮制品的质量控制方法;炮制可导致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