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0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33篇
医药卫生   11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64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09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5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清热化瘀汤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神经内科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40例)和依达拉奉组(40例),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和依达拉奉静脉滴注治疗,联合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化瘀汤。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脑血肿量。结果: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5%(38/40),显著高于依达拉奉组的总有效率75%(30/40)(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降低,GCS评分升高,且联合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依达拉奉组(P<0.05),GCS评分高于依达拉奉组(P<0.05)。治疗后,两组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均脑血肿量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脑血肿量明显低于依达拉奉组(P<0.05)。结论:清热化瘀汤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显著改善其神经缺损,降低hs-CRP、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及脑血肿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浆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10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3例。对照组单纯性给予长春西汀治疗,研究组给予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血浆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34%高于对照组的77.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8.68±1.73)分、Barthel指数评分(77.93±9.22)分均优于对照组的(11.50±1.90)、(68.18±8.9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s-CRP、TNF-α、IL-8水平分别为(14.94±5.77)mg/L、(74.30±14.88)μg/L、(14.80±5.14)μ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17.79±6.42)mg/L、(91.45±16.31)μg/L、(21.44±4.16)μ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方案的实施有效提高了急性脑梗死病症的治疗效果,缓解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血浆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辅助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创伤(TBI)患者的凝血功能及神经生长因子(NGF)、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 方法选取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外三科自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62例重型TB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亚低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亚低温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辅助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疗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脑内凝血功能以及血清内NGF、CGRP含量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辅助亚低温治疗后颅内水肿面积显著降低,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升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水平显著下降,巴塞尔指数评定量表评分和GCS评分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辅助亚低温治疗后NGF、CGRP水平明显升高,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显著下降,抗凝血酶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依达拉奉辅助亚低温治疗重型TBI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恢复患者的凝血功能,促进NGF、CGRP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水肿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90例外伤性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高渗盐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依达拉奉治疗。采用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定神经功能。比较2组治疗后脑水肿体积、神经功能、氧自由基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3d、7d和14d时脑水肿体积显著缩小,治疗后7d、14dNIHS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氧自由基指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NO、LPO水平显著降低,SOD水平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高渗盐水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水肿疗效可靠,能够显著缩小脑水肿体积,减轻神经功能损害,降低体内氧自由基水平,且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治疗脑梗死疗效及可能免疫学机制。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治疗。连续治疗14 d,对比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生活质量、纤维蛋白原(Fb)、总胆固醇(TC)、血脂水平(TG)、不良反应的差异,以及炎症相关分子表达水平。分析2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指标与炎症相关因子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85%(38/47),显著低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74%,45/47)。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Fb、TC和T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ET-1、hs-CRP显著低于对照组,而NO显著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分析显示,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治疗引起的炎症相关因子ET-1、hs-CRP显著降低和NO的显著升高分别与NIHSS评分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其机制与多种炎症相关因子的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阿司匹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2组治疗后1周、2周、3周3个时间点的ESS评分均高于入院时,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9%高于对照组的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缺损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将204例脑梗死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2例。研究组采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分别于治疗7d、14d后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14d后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判定。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7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及14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逐渐降低,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较单纯奥扎格雷钠治疗效果好,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ST段抬高AMI(STE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抗血小板、调脂、尿激酶静脉溶栓、抗凝、美托洛尔、卡托普利、硝酸酯类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丹红注射液静脉点滴,疗程均为14 d。比较两组的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再灌注心律失常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的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CK-MB峰值较对照组提前。观察组的再灌注心律失常和严重心力衰竭发生率、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能够降低急性STEMI患者溶栓后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率,并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对照组加用胞磷胆碱钠,治疗前、治疗后7d及14 d检测患者血清SOD、MDA水平,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SOD活力较治疗前明显增强,MDA浓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可有效保护机体SOD活性,降低血清MDA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迭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我院8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死亡1例,实际完成观察42例,对照组死亡3例,实际完成观察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肠溶阿司匹林等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mg+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2次/d,疗程均为14d。在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卒中量表CSS),比较两组的疗效,并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差异亦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