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3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376篇
医药卫生   231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41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243篇
  2004年   172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3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7 毫秒
1.
目的在体外破骨细胞分化因子(RANKL)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联合应用的情况下,比较小鼠骨髓细胞和脾细胞形成破骨细胞的能力。方法选用小鼠M-CSF依赖性非附着性骨髓细胞和脾细胞,以不同的细胞密度在含有25ng/mlsM-CSF和30ng/mlsRANKL的(-MEM培养液中培养5、9天后,计数形成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TRAP)阳性多核细胞的数目和骨吸收面积。结果脾细胞形成的破骨样细胞与骨髓形成的细胞形态与功能均无明显差异,但所需的细胞密度为骨髓细胞的10~20倍。结论在特殊情况下,脾细胞可替代骨髓细胞进行体外破骨细胞实验,但培养条件应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2.
骨髓细胞体外成骨能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体外矿化条件观察培养兔骨髓细胞的成骨能力,结果显示(1)第3代骨髓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7%-8%阳性;(2)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传代5-6d后,长满培养瓶的底部,约10d开始叠层生长,为局灶状,中央出现较多颗粒样改变。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从新西兰白兔分离出骨髓细胞,制成单细胞悬液后,进行细胞培养,培养4天,可见少量梭形及三角形细胞,7天,细胞克隆形成,16天时,细胞汇合成层,按1:3的比例传代,7天传代一次,观察细胞的形态,排列及增殖情况,从细胞生长曲线可以看出,接种第一天细胞基本无增长,第2~6天,细胞增长明显7天后细胞生长又趋缓慢。本实验结果表明兔骨髓细胞体培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和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联合应用进行体外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形成破骨细胞(OC)的能力。方法:收集5~6周小鼠骨髓细胞,在含M-CSF(10 ng/ml)的α-MEM全培养液中培养24h,然后将悬浮生长的细胞接种到24孔培养板,并加入不同浓度的ODF和M-CSF。,通过观察抗酒石酸盐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的阳性细胞和能否在骨磨片上形成吸收陷窝来鉴定OC形成情况。结果:在只加入ODF或M-CSF一种细胞因子时,未见有TRAP阳性或CTR阳性细胞形成,同时加入ODF和M-CSF,可形成典型的OC。TRAP阳性多核细胞的数目和培养液中钙离子浓度的增加与ODF的浓度呈正相关。结论:小鼠骨髓来源的单核细胞在ODF和M-CSF共同作用下可形成具有骨吸收功能的OC,为体外研究OC的分化发育和功能调节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三氧化二砷(As2O3)对正常小鼠骨髓基质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贴壁培养法、粒-单系祖细胞集落培养法和ELISA方法,观察不同浓度As2O3作用不同时间后CFU-F、骨髓基质细胞支持的CFU-GM及其分泌G-CSF、IL-11的数量变化。 结果:7 μmol·L-1的As2O3使CFU-F、骨髓基质细胞支持的CFU-GM产率及其 分泌的G-CSF、IL-11的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 (P<005)。3 μmol·L-1的As2O3用药3 d或5 d骨髓基质细胞分泌G-CSF、IL-11的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持续用药7 d后,则无显著增加。结论:较低浓度As2O3对骨髓基质细胞集落形成及其支持CFU-GM生成无明显抑制作用,反而刺激骨髓基质细胞分泌G-CSF和IL-11,引起分泌高峰的As2O3浓度是3 μmol·L-1,高峰时间为用药5 d,As2O3给药浓度过大、用药时间过长,均可使造血因子分泌量下降。   相似文献   
6.
白血病患者化疗过程中骨髓细胞凋亡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白血病发展过程中细胞凋亡的变化与临床意义,用Tunel技术观察了白血病患者的骨髓细胞涂片。本文对检测结果进行了总结,对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白血病患者4 3例,包括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 2 2例(含M12例、M2 6例、M3 5例、M44例、M  相似文献   
7.
目的干细胞特别是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在动物实验中已得到了证实,这为临床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尤其是其功能的恢复带来了新的希望.近年来有关干细胞及神经干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成果较多,从不同的效果及其机制方面提出了干细胞及神经干细胞在神经系统再生修复过程中的假说理论并进行了相关的临床验证.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97-01/2003-08期间的文章,检索词为stem cell,neural stem cell,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troke,ischemiciniury,nervous system disease,neurotrophicfactor"分别组合进行检索,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英文.同时检索万方数据库2003-01/2004-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干细胞,神经干细胞,骨髓基质细胞,卒中,缺血性脑损伤,神经营养因子,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筛,选出与研究关系密切的文献.纳入标准研究对象为动物或人,包括干细胞及神经干细胞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内容.重点选取与缺血性神经损伤相关的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文献72篇,其中与本研究关系密切的文献14篇,间接相关的文献10篇,排除重复性文献8篇,共16篇文献用于资料的综述.资料综合对于选取的文献进行阅读、归纳和综合.结果显示神经干细胞在脑血管病、脑和脊髓损伤、变性病以及周围神经病方面均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和效果.结论干细胞及神经干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疾病中具有促进分化、神经营养、神经替代等多种积极作用,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组织工程化仿生人工骨修复兔桡骨节段性骨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基质细胞复合多孔仿生人工骨后修复节段性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实验于2002-01/2003-05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骨科研究所完成。①抽取成年家兔骨髓并分离、培养和诱导骨髓基质细胞。②采用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中羟基磷灰石和胶原的比例为4∶1,仿生材料中纳米晶羟基磷灰石和聚左旋乳酸的比例为1∶1;孔隙率>90%,孔径50~300μm;规格15mm×3mm×3mm材料。使用前分别经乙醇、无菌双蒸水和离心等处理。将第3代骨髓基质细胞按3×1010L-1接种于上述材料中常规培养。体外构建骨髓基质细胞和仿生基质材料复合体。③手术造成兔右桡骨干15mm骨缺损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14只、对照组14只和空白组6只,实验组植入自体骨髓基质细胞/仿生材料复合体,对照组仅植入仿生材料,空白组不作任何处理。通过X射线、骨密度、组织学以及计算机图象分析等手段观察各组在不同时相的骨缺损修复情况。结果:34只兔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骨髓基质细胞和多孔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聚左旋乳酸材料体外复合培养结果:7d后细胞基本汇合成片,细胞表面和周围出现较多网状胶原纤维。②各组兔骨缺损区X射线检查:实验组术后24周骨缺损区密度较高,与截骨端骨性融合,接近形成正常骨干结构;对照组术后24周可见少量骨痂自截骨端向材料内长入,但未见材料表面连续性骨痂形成。空白组术后24周两截骨端硬化封闭,形成骨不连。③骨密度测定:术后16周、24周实验组骨缺损区骨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16周:(0.152±0.041),(0.092±0.029)g/cm2,24周:(0.177±0.044),(0.113±0.026)g/cm2,t=2.67,2.80,P<0.05),而与对侧正常桡骨无明显差异。④组织学观察:实验组术后24周植入材料大部分降解并为新生骨替代,新生骨和两端皮质骨融为一体;对照组术后24周材料部分降解成颗粒状,缺损区中央为纤维组织充填,仅两端有部分新生骨组织;空白组术后24周断端封闭形成骨不连。⑤计算机图象分析:8,16,24周,实验组修复性新骨占原骨缺损面积百分数随着观察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并显著高于同一时间点对照组(t=8.971,11.240,12.836,P<0.01)。结论:①通过微创方式获取大量成骨性骨髓基质细胞,并将其与多孔纳米晶羟基磷灰石-胶原/聚左旋乳酸材料复合培养后植入骨缺损区,可以发挥多重成骨效应,从而较快地启动骨修复反应。②采用组织工程学技术修复节段性骨缺损是一条切实有效的治疗手段,有较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学特征。方法:将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自体骨髓中的阃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和培养,观察原代和传代细胞的形态。结果:原代培养的BM—MSCs最佳贴壁时间为3d,生长性状不一,呈散在圆形细胞群、散在梭形细胞群、克隆圆形细胞群、花带状细胞群、漩涡状细胞群,而传代培养的细胞,增殖速度较快,性状一致,排列规则,呈饱满的梭行。结论:通过体外非诱导培养获得的自体BM—MSCs,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背景:研究证实电磁场刺激能够促进多种骨生长因子的合成与分泌,而某些生长因子具有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定向分化成骨的作用。目的:分析工频电磁场对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的影响。设计:单一样本、区组设计,观察对比动物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创伤外科。材料:实验于2005-02/12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骨外科实验室完成。①选取清洁级昆明种小鼠20只,作为实验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②电磁场发生器由武汉市海军工程大学研制,能生成场强为0~100mT的连续可调的50Hz正弦波电磁场。③引物均由北京赛百胜生物工程公司合成。方法:①小鼠以颈椎脱臼法处死,取双侧股骨和胫骨,体外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2代细胞用于实验。②不同强度电磁场刺激实验:设立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电磁场0.4,0.8,1.6mT刺激组,每组均取5瓶第2代细胞。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均不给予电磁场刺激,但阳性对照组于传代时加入含成骨性诱导剂(含10-8mol/L地塞米松,10mmol/Lβ-甘油磷酸钠,50mg/LVitaminC)的培养基;电磁场0.4,0.8,1.6mT刺激组在细胞贴壁后分别于0.4,0.8,1.6mT场强中进行电磁场刺激,每天均连续刺激1h,5d后进行指标检测。③相同场强不同作用时间电磁场刺激实验:设立阴性对照组、电磁场1.6mT刺激15,30,60min组,每组均取5瓶第2代细胞。阴性对照组不进行电磁场刺激;电磁场1.6mT刺激15,30,60min组在1.6mT场强条件下每天分别给予15,30,60min的连续电磁场刺激,5d后进行指标检测。④RT-PCR技术检测各组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强度电磁场刺激对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的影响。②相同场强不同作用时间电磁场刺激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①电磁场刺激5d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及电磁场0.4,0.8,1.6mT刺激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强(P均<0.01);且电磁场1.6mT刺激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mRNA的表达达到最大值(57.74±0.23)%,电磁场0.4mT刺激组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达到最大值(126.20±0.21)%。②电磁场刺激5d后,与阴性对照组比较,电磁场1.6mT刺激15,30,60min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均明显增强(P均<0.01);且电磁场1.6mT刺激60min组两种因子mRNA的表达分别达到最大值(28.06±0.11)%和(75.20±0.16)%。结论:适当强度及作用时间的工频电磁场刺激,能够明显促进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2与转化生长因子β1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