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25篇
医药卫生   42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服用硫唑嘌呤(AZA)中国肾移植患者红细胞(RBC)内活性代谢物6-硫鸟嘌呤核苷酸(6-TGNs)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应用嘌呤类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以89例中国肾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关联分析年龄、性别、体质量、AZA剂量和TPMT活性对RBC内6-TGNs浓度的影响,并应用SPSS v20.0软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89例中国肾移植患者RBC内6-TGNs浓度呈非正态分布(P<0.000 1),6-TGNs浓度中位数为167.60(四分位间距,108.10~300.80) pmol/8×108 RBC,个体间差异约24.3倍。关联分析显示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TPMT活性对6-TGNs浓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AZA剂量与6-TGNs浓度间呈显著正相关性(rs=0.307 1,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RBC内6-TGNs浓度与AZA剂量间呈显著正相关(P<0.001),与TPMT活性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AZA剂量和RBC内TPMT活性协同影响嘌呤类药物活性代谢物6-TGNs浓度,进而影响该类药物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抗胆碱酯酶联合免疫抑制剂在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80例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采用他克莫司+溴吡斯的明治疗,B组采用硫唑嘌呤+溴吡斯的明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眼球活动障碍改善情况,治疗前后AchR-QM、AchR-HM滴度变化情况。结果 A组总有效率87.5%,B组总有效率65%,A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治疗后患者眼球活动受限评分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AchR-QM、AchR-HM滴度显著低于治疗前,A组改善效果更显著(P0.05)。结论他克莫司联合溴吡斯的明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眼球活动障碍。  相似文献   
3.
4.
摘 要目的:探讨艾曲波帕与硫唑嘌呤联合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2019 年 7 月至 2020 年 12 月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 80 例难治性 ITP 患者,采用随机单盲的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组 40 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艾曲波帕与硫唑嘌呤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以及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 2(IL–2)、γ 干扰素(IFN–γ)、IL–4 及 IL–5 水平。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85.00 %,高于对照组的 65.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IL–2、IFN–γ 水平明显下降, 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IL–4、IL–5 水平明显升高,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30.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62.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艾曲波帕与硫唑嘌呤联合治疗难治性 ITP 可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耐受度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30例门诊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强的松,20mg/次,2次/d。硫唑嘌呤,50mg/次,2次/d。治疗组15例茵栀黄注射液10m L+10%葡萄糖250m L,2次/d,静滴;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9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层黏蛋白、IV胶原、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蛋白肽、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67%。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5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肝纤维指标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茵栀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3924-3925
目的观察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硫唑嘌呤片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102例炎症性肠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硫唑嘌呤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变化、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14周后CA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14周后CD3+、CD4+、CD8+水平均升高,CD4+/CD8+水平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采用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硫唑嘌呤片治疗可有效缓解病症,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吴介恒  卢兴兵  李荣妍  吕智慧  黄莎圆子  刘梦娜  郭素红 《重庆医学》2012,41(26):2692-2693,2697,2676
目的筛选建立胰腺癌动物模型最适合成瘤的硫唑嘌呤(AZA)浓度。方法将40只SD大鼠按照AZA浓度的不同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A组)、2.6mg/kg AZA组(B组)、2.2mg/kg AZA组(C组)、1.8mg/kg AZA组(D组)、1.4mg/kgAZA组(E组),每组8只。A组每天灌服2mL生理盐水,B、C、D、E组每天灌服相应浓度的AZA生理盐水液2mL。第30天后进行SD大鼠皮下移植Mia PACAⅡ胰腺癌细胞悬液,通过检测大鼠血浆CA24-2和制作胰腺组织病理切片的方法来判断其是否成瘤。结果接种胰腺癌细胞后的第15、20、25、30天,各造模组大鼠血中的CA24-2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B组在移植后的第15、20、25、30天,体内CA24-2水平分别为(51.56±2.14)、(51.61±1.21)、(54.66±1.02)、(56.00±0.38)U/mL,与C、D、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成瘤率最高,为83.3%。此外,胰腺病理切片镜下显示细胞核畸形、细胞大小不等,可见双核细胞及1~2个核仁,细胞核大且深染等病理特征,同时发现在移植部位的淋巴结和胰腺周围的淋巴结肿大。结论当AZA浓度为2.6mg/kg时,最有利于制作大鼠胰腺癌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硫唑嘌呤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狼疮性肾炎(LN)对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红细胞沉降率(ESR)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63例狼疮性肾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接受厄贝沙坦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观察组接受厄贝沙坦联合硫唑嘌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β2-MG、ESR水平及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β2-MG、ES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硫唑嘌呤治疗LN患者,能够降低血清β2-MG、ESR水平,改善T淋巴细胞亚群,减少肾损伤,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感染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感染率为1.3%(18/1402),临床上以肺结核多见,本组中肺结核15例,颈椎结核1例,颈淋巴结结核1例,移植肾结核1例,诊断主要依靠X线照片和B超检查。全组治愈14例(78%),死亡4例(22%)。治愈病例中5例曾合并肺部细菌、真菌和巨细胞病毒混合感染,4例发生移植肾排斥反应。不良反应主要是肝功能异常,经减少环孢素剂量,相应增加霉酚酸酯剂量,同时予护肝治疗后肝功能恢复正常。结论:肾移植术后结核感染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且常合并真菌和巨细胞病毒混合感染及移植肾排斥反应,治疗过程易发生肝功能损害,应予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布地奈德联合硫唑嘌呤与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疗效。方法选择宝鸡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AIH患者,随机分为布地奈德组联合硫唑嘌呤与泼尼松组联合硫唑嘌呤,各45例。2组均连续治疗2年。比较2组临床总缓解率、治疗前后的血清ALT、AST、ALP、γ-GT水平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布地奈德组临床总缓解率88.89%(40/45),显著高于泼尼松组71.11%(32/45)(P<0.05)。2组治疗2年后的血清ALT、AST、ALP、γ-G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布地奈德组治疗后的血清ALT、AST、ALP、γ-GT水平分别为(27.42±5.36)U/L、(29.97±4.52)U/L、(88.11±14.32)U/L、(49.52±7.62)U/L显著低于泼尼松组(P<0.05)。布地奈德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5.56%(7/45),显著低于泼尼松组35.56%(16/45)(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硫唑嘌呤治疗AIH可获得更高的缓解率,更明显的生物化学指标改善,且不良反应更少,效果优于泼尼松联合硫唑嘌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