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93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完全免费 | 75篇 |
学科分类
医药卫生 | 686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9篇 |
2021年 | 30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50篇 |
2018年 | 13篇 |
2017年 | 17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26篇 |
2014年 | 47篇 |
2013年 | 37篇 |
2012年 | 49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33篇 |
2009年 | 60篇 |
2008年 | 46篇 |
2007年 | 40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46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多组分、多靶点中药整体药代动力学研究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是中药现代化研究链上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中药及现代复方中药研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尚缺乏符合中药自身特征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与评价技术体系,对于中药药代动力学学科关键科学问题的认识不够清晰。本文扼要概述了本课题组近年来在中药多组分整合药代动力学、体内外物质组分析、基于机制的方剂组分配伍规律研究及中药有效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并试从面向中药现代化研究实际需求的角度,分析和讨论了中药药代动力学学科的关键科学问题,以期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共同促进我国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生物芯片技术在药物研究与开发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近年来,以DNA芯片为代表的生物芯片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已有多种不同功用的生物芯片问世。目前生物芯片技术已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新药开发、司法鉴定和食品卫生监督等诸多领域,已成为各国学术界和工业界所瞩目并研究的一个热点。生物芯片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制药业的极大兴趣,使得生物芯片技术在药物研究与开发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已逐渐渗入到药物研发过程中的各个步骤。目前,生物芯片技术已经应用于药物靶点发现与药物作用机制研究、超高通量药物筛选、毒理学研究、药物基础组学研究以及药物分析等药物研发环节。可以预见,随着生物芯片技术的不断发展,生物芯片技术将在药物研究与开发领域,尤其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得到更广泛更深入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及其作为新药靶点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作为膜受体最大的一个家族,G蛋白偶联受体(GPCRs)参与了广泛的生理与病理过程,因而一直是新药发现及研究的最重要靶点。孤儿GPCRs(oGPCRs)是一类内源性配基未定、功能未知的GPCRs,作为创新药物的靶点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5.
6.
7.
针对类风湿关节炎分子靶点的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7,他引:1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 atoid arthritis,RA)的药物虽有很多,但由于RA的发病机制和病因还没有完全阐明,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能够根治RA。随着对炎症过程的认识不断深入,特别对信号转导路径的认识,人们一直努力找寻一些调理疾病进程的具有特异性的干扰信号转导路径新的治疗药物。TNF-α阻断剂和IL-1受体拮抗剂等细胞因子拮抗剂在临床试验中治疗RA起到明显的效果。调节滑膜细胞G蛋白-AC-cAMP和Ras-MAPKs信号通路是中药白芍总苷和木瓜总苷发挥抗滑膜细胞增殖的重要分子机制。该文将对一些以细胞因子、炎症介质、细胞表面抗原、信号转导为靶点的药物研究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癌症治疗的靶点--酪氨酸激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蛋白酪氨酸激酶家族(TKs)催化磷酸从ATP转移至多肽链酪氨酸残基上.人类基因组包括了90个TK和43个类似TK的基因,这些基因的产物调节细胞的增生、存活、分化、功能和运动.早在25年前,在逆转录病毒诱导产生的动物肿瘤中,就认为TKs可能是癌基因.然而,因为仅有极少的证据说明其在人类癌症中发挥始动作用,并且考虑到药物的特异性和毒性,所以在开发癌症治疗药物时被忽视了.但随着TK融合蛋白BCR-ABL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imatinib mesylate,商品名为格列卫)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中的成功应用,TKs的前景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现在认为TKs是癌症化疗很好的靶点.本文综述了TKs靶向治疗癌症的情况,并探讨了其面临的挑战和将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10.
Ca~(2+)信号通道与胰腺炎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胰腺炎至今尚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近年来发现胞内Ca2+超负荷能导致胰腺炎的发生。该文综述了胰腺炎早期胰腺腺泡细胞内Ca2+转运的变化和胆盐、乙醇、高脂对其影响,以及咖啡因抑制异常Ca2+信号的作用,并据此提出研究防治药物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