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麻疹病毒流行株主要结构蛋白的基因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54年Enders分离到第1株麻疹病毒(MV)以来,在麻疹流行过程中MV发生了基因改变,导致生物学特性的变化。通过对H、N、M、F、L、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可了解地区间流行毒株的基因差异和疫苗的预防效果,为制定免疫策略及消除麻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率及影响因素,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效果.方法 在社区医院采取了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出生的526例新生儿及其母亲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采血检查,检测血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结果 常住人口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全程接种率100.0%和全程及时接种率95.6%,均明显高于流动人口新生儿92.2%和8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新生儿胎次也会影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率.结论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率与户籍、胎次等有关,要进一步提高乙型肝炎疫苗接种效果,需要加强对孕妇进行HBsAg筛查,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李华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0):83-84
目的 为进一步了解东北地区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新技术,跟踪检测3~11岁儿童抗-HBs阳性率、浓度值,为计划免疫规划提供科学、客观、动态数据,更好的为儿童提供健康服务.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2003~2010年出生的儿童为检测对象,对其出生时接种乙肝疫苗3~11年后抗-HBs阳性率、浓度值的消长情况的动态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3~5岁、6~8岁、9~11岁三个年龄组共检测1248人,抗-HBs阳性率分别为83.38%、78.00%和62.34%,浓度值分别为878.04 mIU/ml、732.4 mIU/ml和704.36 mIU/ml.组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6,P<0.01.性别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P>0.05.结论 随着年龄的增长,3~11岁儿童抗-HBs阳性率、浓度值呈双项下降趋势,有感染HBV的风险,宜选择适当时机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5.
肌内注射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护理操作技术,三角肌预防注射乙肝疫苗,在高校校医院和预防保健部门十分常见.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将传统的预防接种方法进行改进,可提高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减轻或消除注射局部药物渗出、硬结、感染、疼痛不适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1992年以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逐年提高,疫苗保护效果已得到证实,同时非新生儿人群通过预防接种来降低发病率也日益受到关注.2006年我区在46个社区内随机抽取2个社区,对509人开展了乙肝免疫效果血清流行病学凋查,同时在张家口市宣化县40个行政村内随机抽取2个行政村,对389人作为对照开展调查,比较城市和农村不同人群乙肝疫苗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7.
8.
9.
《中国乡村医药》2013,(20):32-32
世界卫生组织10月9日发布消息称,中国国药集团成都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乙脑减毒活疫苗通过世卫组织预认证。这是我国疫苗产品首次通过世卫组织预认证,意味着该疫苗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得到世卫组织的认可,已正式进入联合国机构的采购清单,将为全球乙脑控制做出贡献。乙脑流行呈季节性和地区性,在我国部分地区、俄罗斯联邦东南部以及南亚和东南亚的部分地区流行。据了解,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理事会将于2013年11月在柬埔寨召开,讨论为相关国家提供乙脑疫苗的可行性。如获理事会通过,2014年起相关国家可向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申请获得乙脑疫苗。此外,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也是乙脑疫苗的主要采购方。摘自国家卫生计生委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