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376篇
  免费   1130篇
  国内免费   460篇
医药卫生   24966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357篇
  2022年   441篇
  2021年   615篇
  2020年   642篇
  2019年   757篇
  2018年   374篇
  2017年   784篇
  2016年   540篇
  2015年   937篇
  2014年   1342篇
  2013年   1362篇
  2012年   1622篇
  2011年   1577篇
  2010年   1432篇
  2009年   1297篇
  2008年   1496篇
  2007年   1314篇
  2006年   1089篇
  2005年   1234篇
  2004年   969篇
  2003年   991篇
  2002年   678篇
  2001年   558篇
  2000年   453篇
  1999年   316篇
  1998年   308篇
  1997年   266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203篇
  1994年   174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127篇
  1990年   98篇
  1989年   86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基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IV-1)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HIV-1总DNA和RNA定量检测结果对感染细胞内病毒的转录活性进行区分。方法采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感染科就诊的HIV-1感染者血液样本,分离PBMCs细胞,采用PCR荧光探针法对PBMCs细胞内HIV-1总DNA和RNA进行定量检测,并计算两者比值(Ratio)。根据Ratio值筛选出HIV-1转录活跃组样本和相对非活跃组样本,另外选择健康人PBMCs样本作为对照组。对3组样本进行基因转录组表达谱检测以及人口特征差异性检验,并对基因表达谱检测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以验证对3组样本病毒转录活性区分的准确性。结果从60例感染HIV-1患者的PBMCs样本中筛选出HIV-1转录活跃组样本(10例)和相对非活跃组样本(11例),另外选择6例健康人PBMCs样本作为对照组。其中转录活跃组样本Ratio值为165.2~738.93,平均为(339.27±189.68);相对非活跃组Ratio值为4.67~42.39,平均为(17.65±11.78)。转录活跃组和相对非活跃组样本间的CD4+T细胞计数(P=0.049)和Ratio值(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3组样本年龄(P=0.989)和性别(P=0.650)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3组样本的PBMCs基因表达谱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与HIV-1感染者(包括转录活跃组和相对非活跃组)间区分明显。转录活跃组和相对非活跃组间有部分样本重合,同时结果也显示当HIV-1感染者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与健康人无显著差异时,其细胞内的基因表达与健康人接近。结论基于HIV-1总DNA和RNA定量检测结果及两者间比值可以较好地区分PBMCs内病毒转录活性。HIV-1感染细胞内部病毒的不同转录激活状况可导致其基因表达谱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发现四物汤的新药理作用并辨识其有效成分群。方法 于GEO和Cmap数据库获取四物汤和1309个小分子药物的基因表达谱,计算差异表达基因及四物汤与1309个小分子药物的基因表达谱间的相似性,相似性较高的小分子药物的药理作用为四物汤的新药理作用。相似性较高的小分子药物的靶点作为四物汤发挥新药理作用的靶标,利用分子对接技术辨识四物汤的有效成分群。结果 四物汤具有抗乳腺癌的作用,其有效成分群为荭草苷、芍药苷和半乳糖醛酸等,并通过文献调研验证了辨识结果的可靠性。结论 本研究将为扩大四物汤的临床应用范围及质量控制奠定基础,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厌氧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病原学。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在东营区人民医院、东营区新区医院口腔科接受手术的98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厌氧菌感染患者为感染组,选取同期100例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术后未发生感染患者为未感染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分析感染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结果 感染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合并糖尿病、Ⅲ°牙周结石、临床分期Ⅲ~Ⅳ期、术前营养不良、颈部淋巴结清扫、术中应用抗菌药物的比例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Ⅲ°牙周结石、颈部淋巴结清扫是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厌氧菌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感染组共检出病原菌111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2株占46.85%,革兰阴性菌59株占53.15%,主要革兰阳性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主要革兰阴性菌对青霉素、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厌氧菌感染的发生与基础疾病、手术术式、口腔卫生情况有关,病原菌耐药性较强,临床医生应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感染风险,并根据病原菌的耐药性选用敏感性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创伤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病原学特点及影响因素,为有效预防创伤患者CRBSI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21年1月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收治的行中心静脉置管的3 852例创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发生CRBSI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 3 852例行中心静脉置管创伤患者,发生CRBSI 32例,总置管日71 237日,CRBSI感染发生率为0.45‰(32/71237)。共培养出病原菌3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2株,其中鲍氏不动杆菌15株占46.88%、铜绿假单胞菌7株占21.88%;革兰阳性菌10株,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6株占18.75%、表皮葡萄球菌4株占12.5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创伤严重度评分(ISS)>25分、颅脑损伤、股静脉置管是创伤患者并发CRBSI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创伤患者CRBSI的发生与ISS评分、损伤部位及置管部位有关,为降低创伤患者CRBSI发生率,建议在临床工作中,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股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5.
6.
7.
8.
9.
目的探究肝移植术后腹、胸腔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肝胆外科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343例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术受者临床资料,分析围手术期腹腔和胸腔感染情况、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情况。腹、胸腔感染常见病原菌分布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343例肝移植受者中,围手术期48例单独发生腹腔感染,61例单独发生胸腔感染,10例同时发生腹、胸腔感染,15例因感染导致死亡。发生腹腔感染的受者腹腔引流液共培养出106株病原菌,屎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和溶血葡萄球菌为最常见的病原菌,分别占19.8%(21/106)、15.1%(16/106)和11.3%(12/106)。发生胸腔感染的受者胸腔引流液共培养出99株病原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最常见的病原菌,分别占26.3%(26/99)、18.2%(18/99)和17.2%(17/99)。腹、胸腔感染常见病原菌(鲍曼不动杆菌、屎肠球菌、溶血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感染分布差距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92、135.62、162.14、11.09和6.81,P均<0.05)。药敏试验结果示鲍曼不动杆菌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均已耐药(>90%),仅对替加环素较为敏感(27%);铜绿假单胞菌对碳青霉烯类和替加环素耐药率最低(11%);肺炎克雷伯菌对阿米卡星和替加环素耐药率最低(6%);革兰阳性球菌(屎肠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和替加环素最为敏感;真菌对氟康唑最敏感。 结论肝移植术后围手术期腹、胸腔感染发生率均较高,且病原学分布各有特点,术后应积极反复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查,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治疗柯萨奇A16型病毒(CA16型)感染所致手足口病(HFMD)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B型脑钠肽(BNP)水平异常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CA16型病毒感染后血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和B型脑钠肽(BNP)异常的HFMD患儿,按照病案号奇偶数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基础治疗)和观察组(基础治疗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血BNP、NTproBNP、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水平和心电图、心率变化以及重症转化率等指标水平。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病程、心率、心肌酶谱、BNP、NT-proBNP等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3 d和7 d后,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5.3%、100%,均高于对照组的61.8%、94.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3 d后,观察组NT-proBNP和BNP、AST、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7 d后,观察组CK-MB、NT-proBNP、BNP水平和心率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ECG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治疗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柯萨奇A16型病毒感染所致HFMD患儿血NT-proBNP和BNP水平异常的效果优于单纯基础治疗效果,可显著改善患儿BNP、NT-proBNP和心肌酶谱水平,缩短心率恢复时间,提高心电图恢复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