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5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EUS对肝脏局灶性脂肪浸润或缺失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肝脏局灶性脂肪浸润或缺失病例,其中3例经病理学证实,73例经增强CT/增强MRI确诊并随访6个月以上。所有病例均接受常规二维超声及CEUS检查。结果 76例病例中,71例(71/76,93.42%)表现为动脉期、门静脉期及实质期三期等增强,4例(4/76,5.26%)表现为动脉期轻度高增强、门静脉期及实质期等增强,1例(1/76,1.32%)类似肝癌的动脉期高增强、门静脉期及实质期低增强。CEUS诊断局灶性脂肪浸润或缺失与病理或其他检查随访结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5),二者具有相关性(r=0.65,P<0.001)。二维声像图上三期等增强组与动脉期高增强组病灶回声、边界和形态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EUS对局灶性脂肪浸润或缺失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研究老年2型糖尿病不同证型与肝脏脂肪浸润的相关性及预后。方法:选取确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共64例,参照相关诊断分为痰瘀阻络型(31例)、脾肾两虚型(33例),取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记录其年龄、性别、血生化等一般资料,评估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肝脾CT之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评分(NFS),并测量肝纤维化四项、踝肱指数(ABI),行上腹部CT。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脾肾两虚型和痰瘀阻络型HOMA-IR值明显升高;脾肾两虚型HDL值、LN值、肝脾CT比值明显降低、超敏C反应蛋白及NFS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痰瘀阻络型比较,脾肾两虚型HA、肝脾CT值之比明显降低、HOMA-IR、NFS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易出现肝脏脂肪浸润,其中脾肾两虚型患者易进展出现肝脏纤维化,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5.
现临床上应用的1%丙泊酚为乳剂,内含1%丙泊酚(W/V)、10%大豆油(W/V)、1.2%纯化卵磷脂(W/V)[1].文献提示,大剂量、长时间输注丙泊酚后可能引起代谢性酸中毒、高脂血症、肝脏脂肪浸润和横纹肌溶解、解治性的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即"丙泊酚输注综合征"[2].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腋窝淋巴结增大的二维高频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特点,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意义。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检查48例乳腺癌患者269个腋窝淋巴结,对其二维(2D)高频超声及彩色多普勒(CDFI)超声所见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超声检查发现并获得病理诊断的淋巴结269个,其中良性增大淋巴结103个,转移性癌淋巴结82个,正常淋巴结84个。2D表现:良性反应性增生(36个),表现为皮质均匀增厚,淋巴门血供呈树枝状增多。良性脂肪浸润(67个),表现为淋巴结回声增强,边界欠清,血供不丰富。转移性癌淋巴结结构不清。血供丰富而紊乱。结论依据2D及CDFI表现特点,有助于腋窝淋巴结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云南李女士:我今年35岁,前段时间,单位组织体检,医生在给我做B超时说我有轻度脂肪浸润。请问这是不是说明我患了脂肪肝或者快要形成脂肪肝?应该怎么办?如何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需不需  相似文献   
8.
急性妊娠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是妊娠末期发生的以肝细胞脂肪浸润、肝功能衰竭和肝性脑病为特征的多系统损害性疾病.临床较少见,一般发生在妊娠31~42周,多在妊娠第32~36周发生,发病急,进展快,母婴死亡率高,现将我院2001年1月~2004年6月收治的2例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Epsilo波与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Epsilon波是1977年FontaineG在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患者的心电图中发现并命名的一个波,位于QRS波之后,波幅很低,持续几十毫秒,是部分右室心肌细胞除极较晚而形成,又称后激电位(post excitation potential)或右室晚电位(rightventricular later potential)发病机制是由于ARVC患者部分右室心肌细胞被脂肪浸润,形成脂肪包绕的岛样活性心肌细胞,导致以上心肌延迟除极所致。  相似文献   
10.
通常认为,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肌细胞的核也随着色素沉着而增多,部分患者在心肌内可有弹力纤维、胶原纤维增生或脂肪浸润变性,导致心肌兴奋性增高,从而出现早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