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6篇
工业技术   6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探讨了某石化装置蒸汽发生系统的仪表工程设计,提出了复杂控制方案、联锁方案设计,同时也详述了影响系统设计的因素,如测量补偿和迁移等。  相似文献   
2.
3.
图1是一个锅炉水位三冲量调节系统流程简图,F_1为蒸汽流量,F_2为供水流量,F_3为过热蒸汽温度调节系统的喷水流量,F_4为锅炉连续排污流量。锅炉设计负荷为每小时20t/h、30kgf/cm~2的过热蒸汽。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螺旋压力机的致振原因,提高了冷击和锻打工件时冲量矩,冲量的计算方法,所得结论可供振动分析,隔振设计及基础设计时参考。对J53-300型双盘摩擦压力机的隔振计算表明:惯性块下螺旋弹簧和油阻器承垫式隔振基础可有效地吸收摩擦压力机工作时产生的冲量矩和冲量,使基础的振动加速度降为隔振前的1/125。  相似文献   
5.
刘立新  王利民 《冶金动力》1997,(2):30-33,42
介绍了蒸汽锅炉水位控制系统中如何应用一个加法器,实现当主汽流量变化较大时,给水流量跟踪主汽流量来达到控制汽包水位目的的一种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6.
锅炉汽包水位主要采用三冲量控制,但是汽包中汽液的密度变化造成水位测量不准,从而导致控制效果变差。本文采用多测孔技术各增设了三块现场仪表来分别测量汽包的实时温度和压力,进而对汽包水位进行补偿计算,并在DCS系统进行了组态和现场应用。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提高了水位测量精度,满足了汽包控制及联锁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挡水结构水下爆炸作用的离心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下爆炸包括冲击波和气泡脉动,两者能量相当,均会对结构产生毁伤作用。水下爆炸载荷试验唯有在离心机内才满足相似关系,设计试验时宜在离心机负载范围内尽可能增加模型尺寸以减小边界效应。针对挡水结构,在离心机内布置压力传感器、高速摄像机、加速度计及应变片测试了冲击波、气泡脉动载荷及结构产生的动力响应。通过试验对比了水下爆炸和空爆产生的载荷,分析其引起结构动力响应的差异。对于水下爆炸,重力加速度的增加引起气泡脉动冲量的减小,而气泡脉动产生的峰值应变基本与气泡冲量呈线性关系,因而模拟气泡脉动对结构作用时应考虑重力效应。  相似文献   
8.
向兵 《山西化工》1997,(3):45-46
指出了沸腾燃烧锅炉的炉温在加煤过程中会出现“虚假温度”现象。并针对性地设计了一种双冲量控制系统,从而使沸腾炉炉温的控制实现了自动化。  相似文献   
9.
工业锅炉汽包水位的模糊控制方案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汽包锅炉给水过程的特点,分析了控制对象的特性.汽包水位的控制以前大多采用常规PID控制方式, 其控制参数是固定不变的,不能进行在线调整.因而采用了一种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将该控制器应用于锅炉汽包水位三冲量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器相比,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和鲁棒性能,实现了汽包水位的自适应调节.  相似文献   
10.
锅炉是向诸多工业生产过程提供热能与动力的重要设备之一.为了有效地克服汽包水位的负调现象,采用一种基于三冲量控制方案的内模PID控制方法,即副回路利用常规PI控制算法快速抑制给水流量变化带来的干扰,主回路采用内模PID控制算法用以克服蒸汽流量变化产生的扰动.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加快响应,减小超调,缩短调节时间,算法简单易于工程实现且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