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61篇
  免费   336篇
  国内免费   196篇
工业技术   609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14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49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59篇
  2012年   243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281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308篇
  2005年   314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18篇
  2002年   206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116篇
  1997年   131篇
  1996年   135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108篇
  1993年   75篇
  1992年   88篇
  1991年   74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6篇
  194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期刊文献     
<正>一步法合成十二烷基葡萄糖苷反应过程研究张永昭,计建炳,艾宁摘要:以正十二醇和葡萄糖为原料一步法制备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研究了不同反应条件(催化体系、催化剂用量、温度、醇糖比等)对反应过程转化率和选择性的影响,提出了此反应过程的物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合成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的反应主要由生成十二烷基葡萄糖苷的主反应和生成多糖的副反应组成。十二醇与葡萄糖反应生成烷基葡萄糖苷的主反应属于液相反  相似文献   
3.
吸附脱硫技术具有操作条件温和、节能、不改变燃油品质和成本低等特点而备受关注。针对噻吩类难脱除硫化物的深度脱除和转化问题,综述了近年来应用多孔吸附材料选择性吸附超深度脱除燃油中噻吩类硫化物的作用机理及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分子筛、金属有机骨架、多孔炭材料、复合材料等不同吸附剂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各种吸附材料的吸附机理、改性方式和优缺点。本文指出分子筛因优异的热稳定性、高比表面积、均一的孔道结构、低成本和易于工业化等特点,是目前最具优势的吸附剂材料。未来研究应着重阐明吸附机理、提高合成便捷性、脱硫性能以及再生能力,更全面系统的研究将为开发具有理想选择性和再生能力的高效吸附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应用静态吸附、动态吸附、程序升温脱附和程序升温还原等实验方法,考察了噻吩在Ni基非晶态合金上的吸附和脱附行为。常温下,噻吩分子首先吸附在清洁的Ni表面,并立刻被活化,发生氢解反应,C-S键断裂,释放出烃类部分,S留在Ni原子上。噻吩可以在Ni基非晶态合金表面发生强度不同的化学吸附。弱化学吸附的噻吩可以脱附;强化学吸附的噻吩不会脱附,而在高温下发生氢解反应。  相似文献   
5.
为了便于开采和集输环烷基原油,需要在其中混入一定量的石蜡基原油。加工环烷基原油的轻质和中质润滑油产品低温性能对石蜡基原油的混入非常敏感。为了保持产品的低温性能,对按不同比例混入石蜡原油的环烷基原油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验,对不同比例的混合油进行实沸点蒸馏得到的轻质和中质馏分的物理性质进行了测试分析,确定了混入量对环烷基原油产品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6.
芬兰纳斯特(Neste)石油公司采用固体酸催化剂(SAC)的烷基化验证装置加工炼油厂烯烃,采用环境友好的沸石催化剂,截至2006年2月已运转2年。反应系统液相温度为50—90℃,无需硫酸法技术所需的制冷。异丁彬烯烃(I/O)值为8~10。催化剂在气相下用氢气在250℃下进行再生,即氢气汽提/中温再生(MTR)。  相似文献   
7.
崔敬佶  李中华 《润滑油》2006,21(1):9-13
随着工业和科技的发展,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大,对油品的使用要求更加苛刻,严寒、高温、超重负荷、高湿度和其他极端条件,都对油品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对环保和节能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为适应这些更高的要求,近年来研制并逐步推出了三种更优异的合成基础油料:超高粘度指数的PAO,低蒸发性和低温粘度更小的PAO,以及新型Ⅴ类基础油烷基萘。其优异的特性使其在极端条件下提高油品的使用性能和减少设备磨损,更好地节能和环保,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周闯 《安徽化工》2002,28(4):11-12
以国产椰子油为原料,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先甲酯化再缩合制备烷基醇酰胺,通过多次平行实验,确立了最佳反应条件:甲酯化反应的油醇比(mol)为1:5,催化剂氢氧化钾用量为剂油比(w)0.07:1,反应时间1小时;缩合反应的酯胺比(mol)为1:1.15,催化剂氢氧化钾用量为剂酯比(w)0.01:1,反应温度100~110℃,反应压力40~50mmHg,反应时间3.5小时.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