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8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贫水地区的电厂都采用双曲线冷却塔;本文讨论横向气流型冷却塔,对塔的充气部分进行设计改进,安装冰屏,配备返控阀门,调节气、水流量,防止冰冻,提高冷却塔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3.
烤,在山东等北方地区运用较多;干烧,是川菜烹饪的特色技法。两者基本形式相同,但又有着本质的区别。烤制菜肴在徐州还被广泛运用于食品化生产,称为当地的特色食品。本文深入探讨了烤制工艺,对推广烹饪技法、挖掘更多更好的中餐菜肴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烤是西南官话,是(火靠)的异体字,是以水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之一,是中、大火较长时间烹调方法的代表。烤的工艺简洁,速度较快;先煸、炸干烹饪原料中的水分,更利于调味汁吸收;成菜香酥松软,尤其适合佐酒。烤的出现,是人类对火候熟练掌握和运用的结果,是人类对水烹技法的研究和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4.
《硫酸工业》2013,(2):53-55
<正>2013024硫酸生产工艺本发明涉及具有工艺气体侧和传热介质侧的冷凝器,所述冷凝器用于输送包含可冷凝成分的加热工艺气体至冷凝侧的入口,以及从冷凝侧的出口回收冷却的工艺气体,并进一步用于在靠近冷凝器一端的位置回收冷凝水,所述冷凝器的工艺气体侧分为工艺气体冷却区和再加热区,其中冷却区具有冷却传热介质入口和加热传热介质出口,再加热区位于工艺气体冷却设备段的下方,用于工艺气体的再加热以及采用此冷凝器的硫酸冷凝和生产过程。[WO2012136307(A1)]  相似文献   
5.
以水为传热介质.主要是利用水的对流传递热量,“焯水”是烹调过程中最常用的物美价廉的过程,无污染、无公害,导热均匀。常食用以水为传热介质的菜肴,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犬有益处。烹调原料通过“焯水”处理,能使蔬菜质地更为脆嫩,色泽更加鲜艳,并可以除去涩苦、辛、辣等异味。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VRV空调系统的原理和特点,从制冷压缩机、传热介质、自动控制、新风系统以及变频运行等角度分析了VRV空调系统的运行节能因素,论述了VRV空调系统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梁宏伟 《太阳能》2011,(5):43-45
一引言随着太阳能集热器技术的发展,集热器的性能不断提高,闷晒时的温度也不断升高。平板集热器系统的闷晒温度达200℃,常规传热介质仍适用。而真空管集热器吸热体的闷晒温度可达300℃,对传热介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传热介质中添加更高性能的抑制剂以阻止汽化腐蚀。水是强制循环太阳能热水系统最常用的传热介质。水具有良好热物理特性,如高比热容和热传导性、粘度小、无毒、不可燃、价格低廉、容易得到,但也存在对金属和合金有腐蚀性、高温下  相似文献   
8.
饮食业为了便于研究莱肴的烹调方法,方便与食客之间的交流,于是将庞杂的中国菜肴予以分类,通常采用以传热介质作为分类的依据,如水烹、油烹、气烹等等。以油作为传热介质的烹调方法,其优点是更有利于高温烹调,可使莱肴达到外酥里嫩的质感特征,补充莱肴中油脂和脂溶性维生素含量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作为传热介质,水或油通常被用来加热或冷却模具中的树脂。这两种传热介质究竟哪一种的传热效果更好呢?加工商应如何来评判这两种传热介质的传热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工业换热过程中.除非采用热源(冷源)直接对工艺介质进行加热(冷却)的换热方式,一般均采用中间传热介质在热源(冷源)和工艺介质之间作为媒介进行换热。这种通过中间介质进行换热的方式称为间接换热.间接换热的最大优点是可在换热过程中对被加热的工艺介质进行精确的温控。有利于实现工艺过程的有效控制和产品及其质量的精细化。而实现间接换热方式最大优点的关键是在热源(冷源)的工作方式和工艺需求之间找到一种适合的中间传热介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