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6篇 |
免费 | 39篇 |
国内免费 | 133篇 |
学科分类
工业技术 | 568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5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7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11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1篇 |
2014年 | 21篇 |
2013年 | 18篇 |
2012年 | 35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30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39篇 |
2007年 | 57篇 |
2006年 | 51篇 |
2005年 | 65篇 |
2004年 | 33篇 |
2003年 | 9篇 |
2002年 | 18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7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定领域建模(Domain-Specific Modeling ,DSM )提高了软件的抽象水平,DSM 用模型表示用户的需求,然后通过生成器,直接把模型中的信息提取出来并转换成代码,实现了代码的自动生成。研究了特定领域建模语言、生成器和领域框架,总结了M etaEdit+下实现DSM的一般过程及其使用的相关技术,并介绍了代码生成的具体过程。基于M etaEdit+,实现了电子万年历的元建模和领域建模,并通过提出的深度优先遍历的代码生成算法,实现了电子万年历代码的自动生成。 相似文献
2.
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电力需求侧管理》2012,1(1):1-1
1总体思路按照目标明确、责任落实,统一组织、分级实施,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要求,建立健全电网企业电力需求侧管理目标责任评价和考核制度,确保实现《电力需求侧管理办法》规定的电力电量节约指标。 相似文献
4.
冰蓄冷空调技术在区域供冷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当前中国的用电形势指出蓄能中央空调系统是改善供电结构的重要技术手段;介绍了蓄能中央空调技术的发展过程,并结合仪征镜湖花园小区和广州大学城两个工程实例指出蓄能中央空调技术应用于区域供热供冷系统具有经济、环保的优点,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对目前城市供水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城市供水DSM理论,阐述了实施城市供水DSM的目标和意义.DSM内容体系包括政府监管引导、调整供水负荷和优化用水方式、提高终端用水效率等;实施DSM的方法体系包括政府主导方法、供水企业实施DSM、实施城市供水DSM项目、DSM效果评估等;DSM技术支持系统有:供水营销管理系统、需求侧管理技术支持系统、实时供水综合调度系统、优化用水技术等. 相似文献
6.
使用可计算一般均衡的方法对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的经济影响和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针对提高能源效率的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研究了如果引入政府给予碳补贴的清洁发展机制,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给社会经济和环境所带来的变化。研究发现清洁发展机制将会提高福利。即使在没有清洁发展机制的情况下,如果单位电力节省成本与电价的比率为0.4或更低,需求侧管理项目将会增加经济福利。否则,要想引入清洁发展机制下的需求侧管理项目就还需要保障最终能产生有效的福利效果。但是,福利程度取决于项目的碳排放价格。对于一个给定的福利影响水平,清洁发展机制下的电力需求侧管理项目可以有效地减少产生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7.
钢铁企业是耗电大户,面对电力紧张形势.从钢铁企业的负荷特点和企业能源结构特点出发,通过企业内部实施分时电价、合理组织生产与检修、实行负荷智能化控制、充分利用余热余能.推广运用节电新技术等措施.实现移峰填谷.缓解电力供应压力.达到企业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相似文献
8.
9.
10.
新一代大用户负荷管理终端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的深入,对大用户负荷管理系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传统230M无线负荷管理终端因其功能和性能的限制已很难满足这些新的需求,因此提出了利用GPRS/CDMA公用无线数据通信网络技术和高性能嵌入式32位芯片式(SOC)计算机技术开发新一代负荷管理终端的设计思想和方案。该方案已在广东、浙江等地大规模实施,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