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8篇
工业技术   17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Planning》2015,(3)
目的分析4例软骨发育不全(achondroplasia,ACH)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检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FGFR3)基因突变,了解其突变情况。方法收集诊断为软骨发育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扩增患者外周血FGFR3基因和直接测序法分析突变位点。结果 4例患者临床表现类似:不成比例性身材矮小、头颅大、四肢短粗、"三叉手"等,影像学资料均符合软骨发育不全的诊断。FGFR3基因突变分析发现4例患儿均为C.1138G>A杂合突变,而患者家属均未发现该突变。结论 FGFR3基因C.1138G>A突变是软骨发育不全的主要致病基因,对怀疑为软骨发育不全患者进行FGFR3基因突变检测可帮助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8,(1)
目的分析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症(progressive diaphyseal dysplasia,PDD)临床特点和致病基因TGFB1的突变类型。方法纳入1例自幼起病男童,主要表现为步态摇摆,采集患儿病史,测量骨骼相关生化指标及骨密度,完善骨骼影像学检查。采用直接Sanger测序法检测患儿及其父母TGFB1基因突变。结果患儿血清Ⅰ型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β-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β-CTX)水平升高,碱性磷酸酶水平正常,骨密度显著降低(股骨颈0.406 g/cm~2,Z值-3.9;腰椎2-4 0.490 g/cm~2,Z值-0.4)。骨骼X线片提示患儿四肢长骨骨皮质局部增厚、硬化,骨小梁粗乱,骨髓腔狭窄,颅底及骨盆局部骨质增厚、硬化。基因检测提示患儿存在TGFB1第4外显子c.652C>T(p.R218C)杂合错义突变,父母均未发现携带该突变。给予患儿糖皮质激素治疗,目前随访观察中。结论骨转换增快,骨皮质局部增厚、硬化,骨小梁粗乱,相应髓腔狭窄是PDD的典型临床特点。TGFB1基因c.652C>T(p.R218C)突变是PDD致病原因之一。对PDD表型及致病分子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此罕见骨骼疾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合成致死(Synthetic Lethality,SL)是一种负遗传相互作用,描述的是两个非必要基因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任何一个基因的突变对细胞存活的影响很小,但两个基因的共同突变会导致细胞死亡或其他有碍细胞存活的表型.SL对于解释复杂生物过程、推动癌症的临床诊治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利用海量的高通量数据,通过构建数据分析模型和计算方法,从计算的角度进行SL对的挖掘和预测,是计算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首先对于SL预测所使用的相关数据进行了详细的综述,然后从生物网络这一全新视角出发,重点讨论了基于网络分析的SL预测方法.从网络上的统计学方法、基于网络结构变化的方法、基于网络特征学习的方法、基于图表示学习的方法四个方面综述了相关预测模型和研究的最新进展,详细地比较了各类方法的算法思路、应用场景和优缺点,最后针对SL预测的结果评估和验证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论文进一步总结出SL预测研究中所面临的几项挑战,并针对性的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希望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4.
5.
《Planning》2016,(3):269-276
目的 分析1例以早发、反复骨折为主要表现的先天性无痛无汗症(congenital insensitivity to pain with anhidrosis,CIPA)患者的临床特点,并对患者及其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突变研究。方法 纳入1例幼年起病,以反复轻微外力下骨折、无汗、痛觉减退为主要表现的儿童患者,评估其骨转换生化指标、骨密度、骨骼X线特点;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其产物直接Sanger测序法检测神经营养性酪氨酸激酶受体1基因(neurotrophic tyrosine kinase receptor type 1,NTRK1)突变。结果 先证者主要表现为反复无痛性骨折、痛觉减退、无汗、反复高热等,影像学提示骨折部位出现肥厚性骨痂,血清骨吸收指标轻度升高,腰椎骨密度稍降低。基因检测提示患者存在NTRK1基因第7内含子c.IVS7-33T > A和第17外显子c.2281C > T(Arg761Trp)复合杂合突变,其父母亲分别为上述突变基因携带者。结论 先天性无痛无汗症十分罕见,其可引起反复无痛性骨折,NTRK1基因突变是疾病的主要致病原因。通过对患者临床表现及分子遗传学分析,可以提高对CIPA骨骼表现的认识及该病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4)
目的 探讨1例糖原累积症Ia型(glycogen storage disease type Ia,GSD I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遗传机制。方法 详细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结果。提取患者及其父母的外周血DNA,进行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亚基(glucose-6-phosphatase catalytic subunit,G6PC)基因5个外显子测序,对新突变进行蛋白功能预测。结果 患者为27岁男性,有低血糖、高乳酸血症、高尿酸血症和高脂血症的典型临床表现,肝穿刺活检支持GSD Ia。患者G6PC基因第2个外显子检测到c.248G>A(p.R83H)错义突变,第5个外显子检测到c.674T>C(p.L225P)错义突变,患者父亲和母亲分别是携带c.674T>C(p.L225P)及c.248G>A(p.R83H)突变的杂合子。采用Polyphen 2和SIFT软件对新发现的c.674T>C(p.L225P)突变蛋白功能进行预测,提示为致病突变,可能损害葡萄糖-6-磷酸酶蛋白功能。结论 G6PC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是本例GSD Ia患者的致病基础,发现G6PC基因新的致病突变,拓宽了华人GSD Ia的致病基因谱。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21):21-24
目的:对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患儿的耳聋基因突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GJB2基因突变与相应的特异性临床表现,为耳聋患者的遗传咨询、产前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收集深圳地区遗传性非综合征耳聋患者100例和健康对照组50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直接测序法,检测GJB2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通过基因对照,发现100例耳聋患者中共检出携带GJB2 235del C点突变56例,占56%。其中,26例为纯合性突变,30例为杂合性突变。结论:GJB2基因突变是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人群重要的分子病因之一,GJB2基因最为常见的突变类型是235del C,对GJB2基因进行临床检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1):13-14
目的:分析NPM1、CEBPA、FLT3-ITD及c-kit基因突变在正常染色体核型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N-AML)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染色体核型分析G显带方法与基因检测PCR法进行NPM1、CEBPA、FLT3-ITD及c-kit基因突变分析。分析以上四种基因突变的发生率,比较突变型和野生型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生存率及累积复发率。结果:NPM1、CEBPA、FLT3-ITD及c-kit基因突变的发生率分别为22.0%、22.0%、13.0%、5.0%;NPM1突变型患者的WBC明显高于野生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BPA突变型患者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野生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T3-ITD突变型患者PB和BM明显高于野生型,PLT和完全缓解率明显低于野生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kit突变型患者PLT明显低于野生型,PB和BM明显高于野生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PM1突变型总生存率明显高于野生型,CEBPA突变型总生存率明显高于野生型,累积复发率明显低于野生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存在一定比例的基因突变,NPM1、CEBPA突变率相对较高,FLT3-ITD及c-kit基因突变患者的PLT较低,BM原始细胞比例较高,且NPM1、CEBPA突变能够评估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
英国皇家学会《开放生物学》杂志近日发表帕金森症研究新发现,该成果向发现帕金森症病因又迈进了一步。 目前,英国的帕金森症患者有近12万人,由于病因研究方面始终未获得突破性进展,所以仍没有较好的治疗方法。科学家虽然已发现为PINKl蛋白合成指定密码的某个基因的突变导致了帕金森症,但仍不清楚该基因突变是如何引起病变的。  相似文献   
10.
《企业技术进步》2013,(12):45-45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在最近举行的第15届高交会·2013中国高新技术论坛资本市场专场上表示,互联网金融将使整个金融体系发生基因式突变,是打破金融行业垄断,提高金融效率的核心内容。中国金融即将进入互联网金融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