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自然科学   10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大麦品种ZJU3获得的一个类病斑突变体(bspl1)进行了遗传和生理分析. 遗传分析结果显示,该表型由隐性单基因控制;苗期叶片生理生化分析表明,bspl1中SOD、POD以及CAT的活性较野生型ZJU3均明显升高. 通过比较bspl1和野生型ZJU3在生理生化水平上的差异,推测类病斑的产生与叶片中活性氧的堆积相关.  相似文献   
2.
对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大麦品种ZJU3获得的一个类病斑突变体(bspl1)进行了遗传和生理分析。遗传分析结果显示,该表型由隐性单基因控制;苗期叶片生理生化分析表明,bspl1中SOD、POD以及CAT的活性较野生型ZJU3均明显升高。通过比较bspl1和野生型ZJU3在生理生化水平上的差异,推测类病斑的产生与叶片中活性氧的堆积相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PCR方法分离筛选了拟南芥网格蛋白重链T-DNA插入突变体chc1和chc2,并观察了CHC功能缺失后对植株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拟南芥网格蛋白重链CHC1或CHC2功能缺失引起部分植株发育异常,表现出生长素相关的发育表型,如幼苗子叶出现棒状、喇叭状和扇形等各种异常表型;通过人工杂交未能获得chc1chc2纯合双突变体,表明CHC1和CHC2功能同时缺失可能引起花粉致死或胚胎致死.这些遗传分析结果表明CHC在植物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4.
水稻叶片形态相关突变体的挖掘是进行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和株型改良的重要基础.本研究从60Co-γ辐射的籼稻粤丰B后代中鉴定一个卷叶突变体,命名为rl11(t),该突变体表型为株高降低、叶片卷曲变窄、叶脉数目减少且发育异常,同时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降低.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受一个隐性单基因控制.利用SSR标记将卷叶基因定位在位于水稻第4染色体上RM6089和RM124之间,在该基因附近区域发展了32对新的STS标记,将Rl11(t)精细定位在BAC克隆AL606645上STS4-25和STS4-26之间,物理距离约为31.6kb,为最终克隆目标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棕榈苗期生长遗传变异规律,筛选出苗期速生且遗传品质优良的棕榈家系,为棕榈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方法】以72个棕榈半同胞家系的1.5年生幼苗为材料,观测其苗高、地径、干质量、鲜质量、条形叶和掌状叶数6个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分析;以聚类分析法与性状表现水平分析法相结合筛选优良家系,并配合单株选择,筛选优良单株。【结果】棕榈苗期生长性状表型变异丰富且在各家系间差异极显著(P<0.001),家系遗传力变化范围为0.842~0.961,均表现为较高强度遗传;从中选出7个优良家系,中选家系的地径、干质量、掌状叶数的现实增益分别增加了18.03%、33.50%、26.77%,其遗传增益分别为16.28%、29.38%、22.51%。从7个优良家系中筛选出32株优良单株,其地径、干质量、掌状叶数的遗传增益分别增加了42.72%、97.86%、59.82%,其现实增益分别增加了60.77%、139.20%、85.09%,选择效果显著。【结论】棕榈幼苗在家系间具有很大的选育潜力,开展其早期选择研究,能为棕榈良种选育提供参考,选择出的优良家系及优良单株可为棕榈遗传改良及后续研究工作提供极佳的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6.
新质源水稻雄性不育系马协A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马协A和珍汕97A与13个水稻品系杂交,对两的遗传行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马协A和珍汕97A的恢保关系基本相同,它们与丛广41B、密阳23的杂产后代表现对基因的分离规律,与明恢63的杂交后代表现2对基因的遗传规律;等位性测验表明两的核不育基因是等位的。马协A和珍汕97A在遗传上属同一类型。  相似文献   
7.
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选用3个常规陆地棉品种与5个陆地棉族系种质系材料杂交,遗传效应分析表明:杂种产量、品质以有产一组分性状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效应差异显著和极显著;子棉产量、皮棉产量、早熟性、伸长率、麦克隆的非加性效应起主导作用,株高、铃重、子指、衣指、衣分、绒长、强度以加性效应为主;绒长的狭义遗传力较高,株高、 子指、衣分中等,铃重、衣指次之,其它性状遗传力较低,试验综合分析说明,陆村棉  相似文献   
8.
以拟南芥黑胫病感病突变体及抗病野生型为材料,对不同世代群体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该突变性状为细胞核内两对重叠作用的基因所控制,感病植株为隐性突变体,其基因型为sc1sc2.同时对突变位点sc1及sc2进行了染色体定位研究.结果证实, sc1位于1号染色体的长臂上,sc2位于2号染色体的长臂上.为进一步研究拟南芥抗病功能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矮秆种质的赤霉酸反应和株高遗传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赤霉酸处理及遗传模型分析小麦/冰草衍生系的矮秆种质得知:8个矮秆种质均为赤霉酸不敏感型。其中的3648—3652的株高是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其遗传模型是两对主基因加多对微效基因控制的混合遗传模型。  相似文献   
10.
逆向遗传分析与遗传工程小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继梁 《科学》2002,54(1):3-7
遗传学的实验研究往往是从生物体的突变分析入手,通过观察自发的或诱发的突变型个体表型改变来识别突变基因,进而识别与突变基因等位的正常基因的结构与功能.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传统思路的局限性慢慢显现出来.譬如,许多能造成致死表型的突变,很可能因阻断重要的发育或代谢途径而导致携有突变基因的个体死亡.而分离和研究这类突变基因对于阐明生长、发育、疾病、衰老乃至进化等基本生物学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