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3篇
  免费   724篇
  国内免费   160篇
地球科学   2227篇
  2025年   27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70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72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120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95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5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2篇
  1951年   2篇
  1949年   5篇
  1948年   4篇
  1946年   4篇
  1945年   2篇
  1943年   2篇
  1942年   4篇
  1941年   2篇
  1935年   1篇
  192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海洋地质前沿》1994,(9):F004-F004
据1994年7月4日《中国地质矿产报》报道:我国东海自营海区的油气勘探传来喜讯。日前,由地矿部上海海洋地质调查局“勘探三号”石油钻井平台钻探的东海“武北一井”获得工业油气流。这一情况表明,东海平北海区将成为东海第二个可供开发的油气区。  相似文献   
3.
百字短讯     
《海相油气地质》2005,10(4):I0001-I0001
中国西部战略接替地位已显;塔里木英买33井获高产油流;天然气“气”势喜人;重庆寨沟3井获高产气流;川东重点井普光6井完钻;吉林油页岩勘查列入战略课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5.
本本研究以西北干旱荒漠区东部的内蒙古乌海市和宁夏灵武市为研究区,在人工绿地上选取6类土壤剖面以研究其盐渍化特征,即均质砂土(A)、均质壤土(B)、上砂下壤(C)、上壤下砂(D)、夹层型(E)(壤–砂–壤(E1)、壤–粉–壤(E2)、砂–壤–砂–壤(E3))和上壤下石(石块)(F)。此外,采用冗余分析(RDA)的方法分析灌溉因子、土壤物理因子和土层深度对土壤盐渍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层土壤的全盐量(TS)介于115.5–4945.5mgkg–1,A、B、C、D、E和F类剖面分别有6.7%、26.7%、6.7%、20.0%、33.3%和40.0%的土层达到轻度盐化,D、E和F类剖面分别有13.3%、20.0%和20.0%的土层达到中度盐化,F类剖面有40.0%土层达到重度盐化。A、B、D和F类剖面以表聚型为主,C类剖面为底聚型,E类剖面中的剖面E1和E2为底聚型,E3为表聚型;(2)土壤pH介于7.49–9.31,钠吸附比(SAR)介于0.67–15.28;(3)RDA分析结果显示,前两个排序轴反映了74.0%以上的土壤盐渍化特征,能清楚地表明土壤盐渍化指标与影...  相似文献   
6.
4月18日,由国家土地督察西安局举行的西北六省级机构联席会议暨双保工程推进会在西安召开。西北五省区政府、新疆建设兵团及国土资源厅局,西安市、兰州市、西宁市、银川市、乌  相似文献   
7.
8.
史同广  邱永军 《自然资源》1997,(4):54-58,62
本文根据鲁西北棉区农业生产的条件和生产实践,阐述了适合棉区大面积推广的棉田越冬种植的各种模式,并对其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9.
南支气流对高原低涡移出高原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对2000年以来移出青藏高原后活动时间长的高原低涡活动过程,进行对流层中层南支气流对高原低涡移出高原的影响的观测事实分析基础上,通过对2001年6月1~5日索县低涡移出高原活动的数值模拟和试验分析,得出了在高原低涡以南的南支气流减弱或者是没有南风或者是没有南风脉动的影响,会使低涡移出高原的速度减慢,移出高原12小时后减弱消失。低涡以南的南支气流起到了向低涡区输送水汽通量、正涡度平流的作用,提供利于低涡活动持续的条件。从而丰富了高原低涡东移的认识,为高原低涡洪涝暴雨的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基于EOF分析及相关分析等方法,以西北地区东部81个测站1961-2010年夏季降水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夏季降水异常主模态与前期和同期北半球500hPa、同期EL-Nino及74项环流特征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该区夏季降水的前三种主模态分别为东西差异型、南北异常型、河西走廊区域差异型,它们分别可以解释总方差的19.78%、13.14%和7.78%。(2)夏季降水第一主模态与前期冬季1月北太平洋涛动(NPO)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其强弱变化可作为后期夏季降水异常变化的一个前期信号,其第一主模态与夏季东南象限(152.5°E-157.5°E,72.5°N)极涡的深浅显著负相关,同时欧洲东部-新疆北部大片负相关区与太平洋区显著正相关中心的分布特征与有利于造成夏季降水偏多的"西负东正"高度场相一致。(3)青藏高原东侧的气候变化敏感区对EL NINO的响应程度要高出其它区域。(4)西太平洋副高(以下简称:副高)面积偏大,强度偏强,夏季降水偏多,西太平洋西伸脊点偏西,夏季降水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