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17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浮轴承是精密设备中的重要支承元件,轴承的承载力、稳定性对设备的性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其中有腔小孔节流气浮轴承的承载性能优于小孔节流气浮轴承,但均压腔中的自激微振动也制约着有腔小孔节流气浮轴承的应用。因此,以有腔小孔节流气浮轴承为研究对象,求解出轴承气膜间隙内的压力与速度分布,分析均压腔中不同位置处的圆角对轴承气膜流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均压腔内存在圆角时,轴承的承载力会有一定幅度的提高,会使流场中的最高流速降低;节流孔出口处的圆角结构和均压腔末端处的圆角结构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因气旋产生至耗散消失所带来的自激振动,提高轴承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资料、多普勒雷达及自动站等资料,对秦巴山区一次致灾冰雹过程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是在高空前倾槽东移过程中产生的,中低层切变线为对流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地面辐合线是此次强冰雹天气的触发机制;适宜的0℃和-20℃层高度、地面暖低压和特殊的“喇叭口”地形等有利于强冰雹天气的发生;冰雹发生在低空急流左前方、高空急流出口区的左侧和地面辐合线附近。较强不稳定层结和垂直风切变是导致对流快速发展并维持的原因之一;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因子图上对流单体中心强度大于68 dBZ且维持5个体扫,有超级单体生成;反射率因子剖面图上有有界弱回波、回波悬垂等出现;速度图上具有低层辐合和中气旋等特征;在反射率因子和速度图上均可看到三体散射;VIL跃增和骤降的时间与冰雹发生的时间相对应。  相似文献   
3.
飓风     
《森林与人类》2005,25(11):52-53
飓风是形成于赤道海洋附近的热带气旋,它的时速达到33米/秒以上。按照风力与破坏性,飓风被划分为5个等级。5级飓风时速超过249公里,引起的海浪高度在5.5米以上,可以轻易地摧毁建筑物。飓风与台风无实质不同,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和中国南海的强烈热带气旋被称为“台风”,发生在大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卫星资料的应用程度大幅度增加,利用FY-2号卫星红外云图,结合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4年7月14日德州市一次区域性冰雹天气的天气形势、物理量诊断、雷达回波演变、卫星云图以及相关数据的演变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亚欧大陆两槽一脊的大环流背景下,东北大槽后部不断有冷空气分裂南下形成低槽,高层西北气流和低层西南暖湿气流形成上冷下暖的对流不稳定层结为强对流以及冰雹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午后850 h Pa倒槽风切变发展北上触发了这次强对流天气;通过卫星红外云图、雷达资料分析得出云顶亮温、基本雷达反射率、径向速度数据、VIL值的监测分析对大风、冰雹、强降水等强对流天气的预报、预警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NCEP/NCAR 2.5°×2.5°资料、常规观测资料以及自动站资料,对2016年7月31日至8月1日的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降水过程主要是副高西伸北抬并配合北部高空槽东移,进而提供良好的上升运动及水汽条件,配合850 h Pa温带气旋,地面倒槽,进而形成稳定性降水。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辽阳地区97个气象自动观测站降水实况数据和Micaps实况数据,对2020年11月17日至19日的大雨天气过程,分别从高空环流背景、地面形势、各种物理量、卫星云图等方面进行技术分析,同时结合辽阳地区的地理特征,揭示造成此次降水的主要原因,得出如下结论:此次过程是由于高空槽叠加并与副热带高压形成对峙,配合江淮气旋迅速北上,在辽阳地区产生11月强降水,此次降水为系统性降水,降水分布较平均。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2年6月12日洮南市福顺镇出现的龙卷天气雷达资料进行分析,找出雷达回波特征。结果表明,此次龙卷是非超级单体风暴形成的,出现在弓形回波前沿TVS频繁出现的部位。综合分析雷达二次产品龙卷涡旋特征(TVS)、中气旋(M)和径向速度场上的速度对是识别龙卷回波的有效方法,对于一个TVS频繁出现的雷达回波系统,连续跟踪TVS的最大径向速度差和底层径向速度差的演变,是预警龙卷比较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8.
长沙地区持续性高温气候特征分析及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长沙市2013年6—8月气温、降水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探空资料和历年相关气象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法等对2013年夏季长沙地区罕见的持续性高温天气进行探讨分析,并讨论了影响长沙地区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的因子。结果得出:2013年夏季长沙地区出现的高温天气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极端最高气温值偏高等特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西、偏强,脊点位置偏西,脊线偏北,且副热带高压持续稳定维持在长江中下游流域;热带气旋北上活动较少,生成位置明显偏西,运动轨迹和发展加强,时间较短等;长江中下游梅雨期出现早,长度偏短,梅雨强度弱,梅雨量偏少,副热带高压季节性北移过早,致使高温时段也出现的较早;而且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温持续异常偏冷,厄尔尼诺年出现衰减并过渡至拉尼娜年,同时印度洋、南海较高的海温促使对流活动发展,促使副热带高压向北抬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并维持等都是造成长沙等地区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对影响中山市的热带气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55—2010年对中山市有影响的热带气旋共有153个,平均每年2.7个,基本上呈现减少的趋势,并且主要集中出现在7月、8月、9月。从对中山市有影响的热带气旋来看,以登陆粤西(台山以西)最多,共有53个,占总数的35%。其次是登陆粤中(台山-深圳),共有44个,占总数的29%。登陆粤东(深圳以东)有27个,占总数的18%。在海南岛登陆的有18个,占总数的12%,剩下的11个(占7%)或在南海海面消失或登陆其他地段。热带气旋带来的最大过程雨量和最大过程日雨量都呈现出由东北向南逐渐减少的趋势,过程最大风速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分布。中山台风灾害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北部的小榄、南头,黄埔、三角、民众、火炬开发区及南部的坦洲等地,古镇、东凤、阜沙、港口、东升等地台风风险也较高;中部五桂山、南朗台风风险最低,城区、沙溪、板芙、神湾、横栏、大涌、三乡等地的台风风险为次低。  相似文献   
10.
郭亚娜 《农技服务》2011,28(3):371-372
热带气旋会带来严重的财产和人员伤亡,是自然灾害之一。因为海洋上可能同时出现多个热带气旋,为了减少混乱,当热带气旋达到热带风暴的强度时,气象机构便会对其作出命名。热带气旋会根据各个区域不同的命名表命名,这些命名表是由世界气象组织的委员或各区负责预测热带气旋的机构制订。当前被命名的对生命或财产造成重大伤亡和损失的热带气旋,国际气象组织会讨论决定是否将其从循环名单中删除,再由原来这个名称的国家重新提交新的名称,而提供名字的地区亦可自行要求更换名字。新的名字必须获国际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全体通过。全面介绍2000~2009年10年间产生在南海及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命名规则以及被除名的热带气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