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80篇
  国内免费   37篇
生物科学   44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肝再生的调控及原癌基因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脏再生过程中受到多种体液因素的调控。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肝刺激因子(HSS)等对肝细胞有促分裂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则具有抑制作用。此外,肝再生还需要去甲肾上腺素(NE)、胰岛素等辅助分裂原的存在,共同调节肝再生。肝细胞分裂增殖与原癌基因表达密切相关。肝细胞从静息期进入细胞周期,以及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某些原癌基因有特征性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急性肝损伤大鼠模型的血浆氨基酸代谢变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人肝刺激因子对大鼠实验性慢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健康孕妇水囊引产4─6个月龄的胎儿取肝,采用LaBrecque方法提取人肝刺激因子(hHSS)。经3H-胸腺嘧啶核苷参入肝DNA法测定其生物活性。表明此hHSS可刺激肝细胞DNA合成。采用皮下注射CCl4和饮用10%乙醇来制备慢性肝损伤动物模型,观察了hHSS的保护肝脏作用。结果表明:hHSS可使CCl4-乙醇所致慢性肝损伤大鼠的死亡率、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肝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升高以及肝组织中丙二醛的含量降低。肝组织切片表明:hHSS能减轻肝组织的损伤程度,促进肝细胞再生,并能明显防止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可见,hHSS对CCl4-乙醇所致的慢性肝损伤大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肝细胞再生及抑制肝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以D-氨基半乳糖(D-Galactosamine,D-GalN)造成急性肝损伤(急性肝炎、急性肝坏死)大鼠模型后、对照观察了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浆氨基酸的变化,建立了大鼠急性肝损伤时血浆氨基酸的变化模式并对其发生机理进行了探讨。大鼠血浆氨基酸的测定采用聚酰薄层荧光分析技术,其测定结果是:急性肝炎组,酪氨酸(Tyr)、天冬氨酸(Asp)、谷氨酰胺(Gln)和鸟氨酸(Orn)升高,精氨酸(Arg)下降,其余氨基酸无显著变化。急性肝坏死组,除Arg显著下降外,其余所有氨基酸都显著升高,而两组支链氨基酸(BCAA)/芳香族氨基酸(AAA)克分子比值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5.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慢性肝病,常见于普通人群。随着病情的进展,单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会发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由于缺乏明确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策略,NASH的管理成为临床医生的一项艰巨任务。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细胞膜向内或向外出芽产生的异源性囊泡群,其中包含多种能调节细胞代谢活动的内容物,这些内容物参与了NASH的疾病进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了细胞外囊泡应用于NASH的潜力。本文将阐明EVs在NASH中的作用及其在NASH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探讨奶油栓孔菌子实体多糖(TLFPS)的化学性质和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首先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得到多糖,通过化学组成分析、紫外吸收光谱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和刚果红染色法对多糖结构进行初步表征,以DPPH、ABTS、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为指标评价了多糖体外抗氧化能力,在小鼠急性肝损伤之前连续灌喂多糖8d,比较各组小鼠血清和肝的相关生化指标以及组织病理切片来确定多糖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多糖具有β-吡喃糖环结构,含有较高含量的糖醛酸和硫酸根基团,空间构型不具备三股螺旋结构。在体外抗氧化活性方面,多糖对DPPH、ABTS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有良好的清除活性,铁离子还原能力也呈良好的剂量依赖性。在小鼠保肝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多糖能够显著延长小鼠的醉酒时间和缩短醒酒时间,降低了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肝指数,并且显著降低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和肝脏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同时明显提高了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结果证实奶油栓孔菌子实体多糖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可以减轻由酒精引起的急性肝细胞损伤,而且对机体的毒害作用很小。肝组织病理切片也进一步证实了奶油栓孔菌多糖的保肝活性。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奶油栓孔菌的药用价值,而且对多糖在功能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了药效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考察了秋葵籽油对高强度运动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显示,对昆明小鼠灌胃不同剂量(10 mg/kg,20 mg/kg和50 mg/kg)的秋葵籽油4周后,秋葵籽油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提高了小鼠的力竭游泳时间(p<0.05)。秋葵籽油降低了小鼠血清乳酸和尿素氮水平,并升高了血清游离脂肪酸和肝糖原水平(p<0.05)。秋葵籽油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提高了小鼠肝脏组织中SOD、CAT和GSH-Px活性,并抑制了MDA的合成(p<0.05)。秋葵籽油抑制了力竭游泳诱导的小鼠血清CK、AST和ALT水平及肝脏组织NO水平的升高(p<0.05)。此外,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证实了秋葵籽油减轻了力竭游泳诱导的肝脏病理改变。因此,本研究初步结论表明,在高强度运动过程中,秋葵籽油可通过抑制乳酸和尿素氮的积累、增加脂肪动员、降低糖原消耗、减弱氧化应激损伤等多种途径来对肝脏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trol group,C组)10只,予正常饮食;高脂模型组(model group,M组)10只、粪菌移植治疗组(treatment group,T组)10只,M组和T组均予高脂饮食。T组予粪菌液灌胃2 mL/次,隔日1次,粪菌液灌胃的前一天晚上及当天早上均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灌胃;C组及M组同时予奥美拉唑及生理盐水灌胃。喂养12周后实验结束,测定血中TG、ALT、AST水平;苏丹黑B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取回肠末端肠组织行HE染色及扫描电镜观察肠黏膜结构变化。结果与M组大鼠相比,T组血清TG、ALT、AST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T组大鼠肝脏苏丹黑B染色可见肝细胞内脂肪沉积明显减少,脂肪变性程度较M组减轻。T组大鼠肠组织HE染色肠绒毛轻度水肿,排列较整齐、紧密。扫描电镜中可见T组大鼠肠绒毛形态较饱满,排列比较紧密,微绒毛之间的间隙变小。结论粪菌移植能改善肝功能,减轻肝脏脂肪变,降低肠道通透性,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基于抗炎及抗氧化作用探讨微生态制剂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大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AFLD组、蓝莓益生菌(BP)组。后2组采用复合高脂饲料建立NAFLD模型,BP组给予蓝莓联合益生菌干预。比较3组间血清肝功能指标、炎症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含量及肝脏组织中炎症及氧化应激信号分子表达的差异。结果 NAFLD组大鼠血清中ALT、AST、TNF-α、IL-1、IL-6、IL-18、MDA的含量及肝脏中p-p38MAPK、NF-κB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中SOD、GPX的含量及肝脏中p-AMPK、Nrf-2的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BP组大鼠血清中ALT、AST、TNF-α、IL-1、IL-6、IL-18、MDA的含量及肝脏中p-p38MAPK、NF-κB的表达量明显低于NALFD组,血清中SOD、GPX的含量及肝脏中p-AMPK、Nrf-2的表达量明显高于NALFD组。结论蓝莓益生菌用于NALFD模型大鼠的干预能够改善肝功能并抑制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鱼皮低聚肽(FOPs)对酒精损伤小鼠肝功能及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只KM小鼠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组(蒸馏水)、模型组(蒸馏水)、阳性组(水飞蓟素,200 mg/kg BW)、FOPs组(250、500、1 000 mg/kg BW)。实验第33天灌胃制ALD模型。对小鼠各相关联指标(肝功能、血糖、血脂和氧化)的含量和活性进行检测,并量化分析肝组织的脂滴情况进行。结果:FOPs氨基酸的成分组成甘氨酸(Gly)含量最高,其中90.61%均为低于1 000 U的小肽;FOPs各剂量组小鼠血清的肝功能指标AST、ALT活力和血脂TG、TC含量显著降低(P<0.05),250、500 mg/kg BW FOPs的TC含量略低于阳性组;FOPs 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肝脏合成蛋白指标TP、ALB含量随浓度的增加而升高,FOPs(250、1 000 mg/kg BW)组血糖GLU含量则明显增高(P<0.05);250、1 000 mg/kg BW剂量组肝组织过氧化指标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FOPs各剂量组肝组织抗氧化指标GSH活性明显增高,甚至优于空白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小鼠肝组织油红O染色表明,FOPs缓解小鼠急性酒精肝细胞损伤的脂肪病变程度显著(P<0.05)。结论:FOPs在急性乙醇小鼠的肝功能损伤和糖脂代谢方面方面具有良好的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