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8篇
生物科学   14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生物学杂志》由中国微生物学会、辽宁省微生物学会、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主办,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生物学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英联邦农业文摘(CAB)》、《中国生物学文摘》、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国内外重要检索刊物及数据库摘引和收录,主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地表温度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威  纪然 《生态学报》2019,39(18):6772-6784
地温是评价气候变化的重要指标,对土壤的成分、结构以及形成和演化都具有很大影响。分析地温自身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与气候间的相互关系,对深入了解地气间相互作用的机理、明确气候变化的响应规律、预测未来地温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辽宁省位于内蒙古高原向渤海湾的过渡地带,地形地势复杂,此外辽宁省又处在季节性冻土区,地温的变化机制更具复杂性。利用辽宁省24个气象站点1960—2016年0cm地温(地表温度)数据和各气象要素(气温、日照时数、风速、降水量)数据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法、Mann-Kendall突变分析、小波周期分析等方法,系统的分析辽宁省地表温度的时空变化特征以及与气候要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辽宁省地表温度年际变化随时间向暖趋势发展,气候倾向率达0.36℃/10a,不同年代际存在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20世纪60—80年代低于多年平均地表温度,9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高于多年平均地表温度,此外冬季地表温度增温幅度最大;突变分析显示在1995年发生突变,经检验其升高趋势显著;经周期分析显示辽宁省年地表温度具有30—46a和19—25a的两种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年地表温度呈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分布特征。相关分析表明,地表温度与气温的相关性最大,并且其大小在整个区域内呈西高东低的分布特点;在与降水的关系中,降水量高的年份地表温度均比较低,夏季受降水和日照时数的影响最显著,地表温度与风速均呈负相关,但夏季相关性较小,考虑夏季地表温度主要是受气温、日照和降水共同的作用,弱化了风速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学杂志》2007,27(5):F0004-F0004
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生物活性物质研究与应用研究室主要从事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分离,检测和应用研究。现有科技人员10人,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2人。  相似文献   
4.
本溪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行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游客行为特征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管理以及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本溪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地域结构特征、一般行为特征、消费特征及感知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游客以较高学历的男性中青年为主;客源主要来自本省辽宁,并以沈阳、本溪和大连的游客为主,客源地理集中度指数为35.71;旅游的主要目的是观赏枫叶,出游时间大部分集中在每年"十一"黄金周期间,且半数以上为当日往返的短程游览者;游客偏好与家人一起出游的旅行方式,所选择的交通工具主要为自驾车和旅游专车;游客的消费结构不平衡,主要集中于景区门票和交通费,占总消费的56.7%;游客对景区的喜好度依次为龙门峡景区月台子景区小黄山景区夹砬子景区鸣翠谷景区。总的来说,游客满意度较高,有89.1%的游客愿意重游此地,游客最不满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景区卫生方面。基于调查研究结果,对关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菌物研究》2011,(4):255-258
<正>~~  相似文献   
6.
王术荣  李玉 《菌物研究》2011,9(1):3-4,8
报道了在辽宁省丹东市白石砬子国家自然保护区采集到的2个辽宁省新记录种,即虫草科(Cordycip-itaceae)的下垂虫草(Cordyceps nutans Pat.)和日本棒束孢(1sariajaponica Yusuda),并描述了其形态特征和生境分布.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Wang B  Lu SW  You WZ  Ren XX  Xing ZK  Wang SM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7):1792-1798
基于森林生态系统的长期、连续定位观测,采用辽宁省2006年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对辽宁省14个地市的主要植被类型生态系统功能进行了物质量和价值量评估.结果表明:2006年,辽宁省森林生态系统水源涵养、保育土壤、固碳制氧、营养物质积累、净化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游憩所提供的服务价值为2591.72亿元,分别为同年辽宁省林业总产值和同年辽宁省国内生产总值(GDP)的8.54倍和28.02%;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固碳释氧价值合计占总服务价值的79.09%,是辽宁省森林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林、灌木林的单位面积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小,但面积较大,其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不容忽视;冷杉林、水曲柳林、黄波罗林和核桃楸林是辽宁省典型地带性植被,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价值;受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辽宁省西部森林面积及森林质量均低于东部.  相似文献   
8.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0,(6):F0002-F0002
辽宁省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换届会议于2010年5月20日-5月22日在沈阳医学院隆重召开。此次会议在辽宁省预防医学会领导下,由沈阳医学院承办,到会代表51人。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分会主任委员熊德鑫教授,副主任委员杨景云教授、副主任委员袁杰利教授,辽宁省科技厅张强副厅长,辽宁省预防医学会文道泰副会长,沈阳市科技局宋锡坤局长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9.
任东 《昆虫知识》2006,43(1):138-138
本期封面化石照片为美丽花网翅虻 Florinemestrius pulcherrimus Ren,1998,隶属于双翅目短角亚目网翅虻科,采自中国辽宁省北票市晚侏罗世义县组地层。虫体保存十分完整,小仅翅脉、足、腹部清晰可见,口器以及虫体的细毛均保存良好。在辽西义县地层中还有夫量该科的化石,分别归于2属3种。  相似文献   
10.
石柱参轶事     
明朝万历年间,从山东省来了七位“放山”(即采野山参)的人,他们从长白山沿鸭绿江顺流而下,历经艰辛,来到了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镇江乡的山林里,终于采挖到了野山参。他们把成参带走出售,幼参就地栽培,还把那随手采到的山参种籽撒播山中。为了感谢和记住这个地方,在山麓树立了一个3米多高的四楞型石柱做标记——这也是我国古代第一座为植物树立的坐标碑——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