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生物科学   4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倒伏一直是影响我国甜高粱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以倒伏系数为分级依据,制定分级标准,对一些主要甜高粱品系(种)抗倒伏性进行了鉴定、分级和评价。研究表明:甜高粱品系间倒伏相关性状差异较大,遗传变异丰富。保持系品系Tx3047B、Tx3048B、墨彩B、张02427B、抗蚜60B、MAMAMAMA、R111B/Sug中杆、P236/R111-1、E35/糖/9047B的倒伏系数小,抗倒伏性好。恢复系品系甜C-1-1杂-1、HAT-1、15069、帚黄矮/品02283的抗倒伏性好。选育出茎秆粗壮、机械强度大、抗倒伏性好的品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甜高粱种质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24对扩增带型稳定的SSR引物,研究了206份国内外甜高粱种质资源的遗传变异,共检测出220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检测出2~19个等位基因。引物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指数(PIC)变幅在0.50~0.87。利用220个多态性标记计算206份甜高粱品种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GS),范围在0.32~0.96之间。利用SSR标记遗传相似系数矩阵,按UPGMA方法对206份甜高粱品种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分为A、B两大组,B组只包含3个品种,与其他品种遗传关系较远,A组进一步被分成15个类群,农艺性状近似的聚在同一类群。  相似文献   
3.
在近期建设项目中:总投资13.5亿元、年产10万吨甜高粱茎秆燃料乙醇项目于2010年4月20日落户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据介绍,该项目总占地面积1500亩,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计划投资4.18亿元,实施年产3万吨级甜高粱茎秆燃料乙醇先进技术集成项目。  相似文献   
4.
甜高粱茎秆糖锤度配合力的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测定,本试验各参试甜高梁品种茎秆糖锤度性状的配合力效应及其相对效应值存在显著差别。在亲本不育系中以 Tx625A 为最高(4.44、45.16%);在亲本恢复系中以4035为最高(2.01、20.44%)。由于双亲的交互作用,各组合之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以 Tx622A×4034最高,为28.99%,其次是 Tx625A×4008,为19.83%。说明在应用三系选育甜高粱杂交种时,为了获得高锤度的组合,特殊配合力相对效应值高是重要的指标,关键在于亲本的选择及其组配方式。  相似文献   
5.
发酵甜高粱计耐高浓度酒精酵母菌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负染色计数法从非自然诱变菌株中成功地选育一株以C4植物甜高粱汁做基质发酵生产液体生物燃料(酒精)的酵母菌株,产酒率最高达12.80%(V/V)。  相似文献   
6.
能源植物甜高粱种质资源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世界能源危机和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迫使人们急需开发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源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发展生物质能源的瓶颈之一是生物质原料不足。甜高粱的生物学产量和含糖量极高, 同时兼有耐旱、耐涝、耐贫瘠和耐盐碱等诸多优良特性, 被认为是最具开发潜力的能源植物之一。该文从甜高粱的分类学、生物学特点、种质资源评价、功能基因以及基因组信息等方面综述了甜高粱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 并展望了甜高粱作为能源植物的研发前景。  相似文献   
7.
引发处理对甜高粱种子萌发阶段生理生态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种子引发处理对甜高粱种子萌发和早期幼苗阶段的影响机制,分别以KCl、CaCl2溶液(50、100和200 mmol·L-1)和具有相同水势的PEG溶液为引发试剂,对种子进行吸水-回干处理,分析了"M-81E"甜高粱品种在引发处理过程中的吸湿、回干情况,引发处理后分析了种子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发芽率、形态响应、生物量分配以及幼苗体内Na+、K+、Ca2+积累情况。结果表明:在引发处理过程中,甜高粱种子存在快速吸水期和快速失水期,分别发生在吸湿、回干的前3 h;在随后的发芽试验过程中M-81E甜高粱表现出较高的耐盐性,NaCl浓度低于200 mmol·L-1时,种子发芽率、发芽速度差异不显著,除CaCl2引发处理对50和200 mmol·L-1NaCl胁迫下种子发芽速度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外(P0.05),不同引发试剂对种子发芽率、发芽速度影响差异不显著;引发处理对幼苗胚根长、胚轴长及全长影响差异显著(P0.05);在无盐胁迫条件下,引发处理对幼苗生长产生负效应,随着盐胁迫浓度增加,引发处理能够明显促进甜高粱幼苗生长,且不同引发处理效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随着盐浓度升高,幼苗体内Na+、Ca2+含量显著增加,但对K+含量无显著影响;引发处理显著降低了K+含量(KCl引发除外);总体而言,不同引发方式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甜高粱幼苗生长、生物量积累以及盐胁迫条件下的离子调节能力,其中CaCl2引发效果略优于其他两种引发方式。  相似文献   
8.
谢莉  韩永华  李冬郁  曾艳华 《遗传》2009,31(4):420-425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45S rDNA在栽培高粱×拟高粱、甜高粱×拟高粱F1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染色体进行定位研究。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上2个杂种分别检测到2个杂交信号, 在减数分裂粗线期、终变期、中期Ⅰ染色体上45S rDNA位于一个二价体上, 说明这两个杂种携带45S rDNA的染色体为同源染色体。根据45S rDNA位点随细胞减数分裂过程的位置变化, 表明这两个杂种染色体配对行为正常, 平均构型为2n=2x=20(10Ⅱ), 证明45S rDNA可作为染色体的一个识别指标间接地观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的变化行为。  相似文献   
9.
赵利铭    刘树君  宋松泉 《植物学报》2008,25(4):465-468
利用甜高粱成熟种子和成熟胚作为外植体, 通过愈伤组织再生途径建立了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 成熟种子在添加1.38 g.L-1脯氨酸、500 mg.L-1水解酪蛋白和3.0 mg.L-1 2, 4-D的MS培养基上可以较快地诱导出生长状态良好的愈伤组织;成熟胚在添加1.38 g.L-1脯氨酸、500 mg.L-1水解酪蛋白、2.5 mg.L-1 2, 4-D和0.1 mg.L-1KT的MS培养基上也能诱导出生长良好的愈伤组织。将愈伤组织转移到MS+1 mg.L-1 IAA + 0.5 mg.L-1 6-BA培养基上诱导芽, 然后再转移到MS+3 mg.L- 1IBA培养基上生根后, 可发育成为完整的植株。  相似文献   
10.
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在甜高粱糖分累积的关键时期寻找甜高粱和普通高粱组织间差异表达的相关基因,通过相关基因的功能注释及相关联的Pathway代谢通路分析,进一步筛选与糖分积累与代谢相关的基因,以利于为充分挖掘甜高粱的生物学潜能,改良高粱品种提高其茎杆的糖含量打下坚实基础。以甜高粱辽甜1号和粒用高粱新苏2号为材料,对甜高粱与粒用高粱在成熟期进行叶片转录组数据测序分析并比较,测序结果如下,共得到71.98 M条reads,总碱基数14.54 Gb。使用Cufflinks软件对reads进行组装,共发掘出1 562个新基因。通过差异表达筛选出3 115个差异基因,其中1 499个上调,1 616个下调。对差异基因进行GO、COG分类和KEGG代谢途径富集性分析,将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归类于包括淀粉与蔗糖代谢途径在内的94个代谢途径,从淀粉与蔗糖代谢通路(Pathway ID:Ko00500)中取β-呋喃果糖苷酶、蔗糖合成酶、果糖激酶的5个差异基因分别为Sb06g031910、Sb06g023760、Sb01g035890、Sb01g033060和Sb10g0082805进行实时荧光定量分析,发现这些基因在不同生育时期的表达与其对应酶类的活性有紧密的联系,推测这些基因在甜高粱叶片的蔗糖合成及积累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