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80篇
生物科学   5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沙市菌痢患者中,宋内氏菌在六十一七十年代占10.4—11.8%,进入八十年代上升到25.8%;各年龄组中0—4岁组患者的菌株数占总数的51.7%;在季节分布上,宋内氏菌的季节高峰比福氏菌早一个月。对192株宋内氏菌用上海市防疫站的φ1~6噬菌体裂解试验可分为5个噬菌体型,其中Ⅰ型占75.5%,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在抗药性上,依其对SD、TC,CM、SM的抗药性可分为7个型,其中以抗SD、TC、CM、SM及抗SD、CM、SM型占71.3%;在生化分型方面,观察到有不同的生化反应株和少数异常生化反应株。  相似文献   
3.
本文涉及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抗马拉硫磷纯合子(RR)、杂合子(RS)和敏感纯合子(SS)的自然内禀增长率及其对马拉硫磷抗性演化的影响。RR、RS和SS的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1118、0.1171和0.1339。RR和RS基因型在无杀虫剂时呈现出繁殖不利性,RR和RS的相对适合度分别是SS的0.65和0.68。 影响淡色库蚊对马拉硫磷进化的某些因子在计算机上进行了模拟。模拟的因子包括R等位基因的起始频率(P_o)、所用马拉硫磷的剂量和迁入率(m)。模拟结果表明(I)不用药时R等位基因衰减是由于RR和RS基因型的繁殖不利性;(2)在起始种群N_o=200,P_o=0.1,使用杀死全部SS和RS的剂量(8ppm)处理,使R等位基因为有效隐性,并且m≥0.15时可阻止马拉硫磷抗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叶楂叶螨和苹果全爪螨抗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子刚  张蕴华 《昆虫知识》1990,27(6):346-349
  相似文献   
5.
拟除虫菊酯的结构与害虫抗药性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以家蝇Musca domestica vicina L.为试虫,用汰选方法研究了家蝇对六种不同拟除虫菊酯的抗性发展.结果表明,家蝇对不同化学结构和不同光学异构体组分的拟除虫菊酯抗性差别很大.对溴氧菊酯、顺式氯氰菊酯抗性发展很快,氯氰菊酯次之,氰戊菊酯、氰戍菊酯A和氰戊菊酯Aσ抗性发展较慢.用抗溴氰菊酯家蝇品系和点滴法测定了十种拟除虫菊酯和七种有机磷杀虫剂的毒力,讨论了它们之间的交互抗性和结构与抗性的关系.溴氰菊酯(抗性比值24.00)、氯氰嫡酯(抗性比值20.11)、顺式氯氰菊酯(抗性比值38.10)和二氯苯醚菊酯(抗性比值11.04),结构相近的交互抗性比较严重.氰戊菊酯(抗性比值4.64)、氰戊菊酯A(抗性比值5.97)、戊菊酯(抗性比值4.49)和氟氰菊酯(抗性比值4.12)化学结构中醇部分与溴氰菊酯相同、酸部分不同,它们与溴氰菊酯交互抗性水平较低.联苯菊酯(抗性比值1.98)化学结构中酯和醇部分都与溴氰菊酯不同,其交互抗性水平较低,杀螟松等七种有机磷杀虫剂,除敌敌畏与溴氰菊酯有轻微交互坑性外,其它均无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6.
7.
赵勇  茹李军 《昆虫学报》1996,39(4):347-353
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的染色观察,研究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ubner 3龄幼虫腹部神经一肌肉的分布,表明其腹纵肌细胞适合于作电生理细胞内记录。用电生理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法研究了棉铃虫三个品系:对照品系、功夫菊酯抗性品系(Cy-R,抗性指数13.4)和氰戊菊酯抗性品系(Fn-R,抗性指数37.9)的3龄幼虫神经一肌肉材料对相应杀虫剂的神经敏感性。结果表明:用10-6mol/L的功夫菊酯处理Cy-R,在30min内有40%的个体对药剂无反应,另外60%的个体产生反应所需的时间是对照品系的3.5倍。用10-6mol/L的氰戊菊酯处理Fn-R,在30min内有47%的个体对药剂无反应,另外53%的个体产生反应所需的时间是对照品系的4.2倍。这些结果说明神经敏感性降低是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抗药性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8.
疱疹病毒对抗病毒药物抗性的回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立民 《微生物与感染》1995,18(1):14-16,26
本文就单纯疱疹病毒(HS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人巨细胞病毒(HCMV)、EB病毒(EBV)等疱疹病毒的抗病毒药物,产生抗性的机理和抗病毒治疗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室内长期饲养的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敏感品系和田间采集的抗性种群体内的艾氏剂平氧化酶及细胞色素P-450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证明,艾氏剂环氧化酶在感性和抗性小菜蛾间存在着量及质的差异。抗性种群的艾氏剂环氧化酶的Vmax和Km值分别为感性品系的5.4%和6.5倍。抗性种群的细胞色素P-450的含量是感性品系的1.1—1.3倍。艾氏剂环氧化酶在量上及质上的差异及细胞色素P-450含量的提高是导致小菜蛾抗药性发生与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而且质的差异较之量的差异可能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辽宁棉区棉蚜抗药性监测与治理抗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FAO推荐的微量毛细管点滴法,测定了棉蚜对六种常用杀虫剂的LD50,并与敏感蚜比较。得出抗药性倍数。棉蚜对有机磷杀虫剂的抗药性,增加缓慢,从1960年至今增加了500~700倍。而对于拟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增加较快,仅3~4年就达到667。7~9937.4倍。每年增加1.5~2倍。本项研究还应用棉蚜的防治指标和综合治理措施,对抗性棉蚜进行了治理抗性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