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自然科学   14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展示了一个计算泥沙输运过程的三维数值模型,此模型的特点在于较准确地计入凝絮及河床侵蚀对于泥沙沉淀过程的影响,关于凝絮及侵蚀的定量计算模型已为大量实验所验证,且是首次被结合运用于三维输运计算。文中对于海湾区域的泥沙输运进行了数值研究,第一闪通过定量计算评实了所谓最大浑浊区的存在,并研究了影响其形成及强度的几个因素,这些计算结果不仅评实了数值模型的有效性,而且显示了其在泥沙输运研究方面的作用与潜力  相似文献   
2.
对低浊度的闽江原水进行了混凝剂的选择试验 .采用的混凝剂有固体硫酸铝、液体聚合氯化铝、固体聚合氯化铝和固体聚合氯化铝铁 .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固体聚合氯化铝铁进行闽江原水处理 ,其矾花密实、沉淀快 ,混凝效果好 ,制水成本最低 ,对原水的pH值影响最小 .  相似文献   
3.
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悬移质,底质微量金属形态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用Tessier分离方法分析了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洪,枯季悬移质和表层底质样品中Cd,Cu,Pb和Zn的形态分布,结果表明;Cd主要以非残渣态存在,占地总量90%左右,其中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占多数,其次为碳酸盐结合态和离子交换态;Pb在非残渣态中比例约有74%,其中铁锰氧化结合态占近一半,Cu和Zn约有60%以非残渣态存在,其中有机态Cu比例较高,离子交换态的Cu和Pb接近为零,悬移质中微量金属不仅  相似文献   
4.
长江口最大浑浊带悬浮颗粒中有机重金属的异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江口悬浮颗粒中重金属的化学形态分析结果表明,从徐六径到口外海滨,悬浮颗粒中铅、铜、锌的有机态含量总趋势是逐步下降,但在最大浑浊带出现一个峰值;受潮流作用较强的南槽最大浑浊带比受径流作用较强的北槽最大浑浊带有机态重金属的含量高得多,这种现象洪季比枯季尤为显著;最大浑浊带内,南槽最大浑浊带铜,锌的有机态含量显著增加,与长江口其它河段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石板材加工行业的水环境污染特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福建省是我国石材加工大省,石材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严重污染了当地的水环境.通过对石材排放废水、污染溪流或背景溪流的物理性质包括浊度、粒径分布和吸收光谱特征3方面的研究,发现石材加工厂排放废水的浊度值范围为1620~3250度;敖江流域内受石材废水严重污染的区域为古田鹤塘溪和连江蓼沿溪;石材废水的浊度指标与悬浮物和总残渣指标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但浊度指标更灵敏和简单方便.对石材废水浊度指标进一步分析,发现浊度高低与溶液中固体颗粒粒径大小有关,同时浊度值与吸光值在特征吸收波段存在对数关系.  相似文献   
6.
深水沉积自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为人们所关注。深水沉积理论在争论中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由于对深水沉积研究相对较少,因此对深水沉积作用认识十分有限。回顾深水沉积的研究历程、概览其研究现状,对于总结存在问题、展望发展方向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大量调研国内外深水沉积研究实例,概述了它们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基于浊流沉积理论而建立的海底扇模式,等深流沉积的垂向层序,内潮汐沉积的特征及形成机理。同时,文中指出当前深水沉积研究存在的若干问题:深水重力流沉积研究尚存在诸多争论,深水牵引流沉积的识别仍存在困难。深水沉积物成因复杂,未来的深水沉积研究应注重多学科交叉发展,建立深水牵引流和深水重力流两种搬运机制共同作用的深水沉积模式,提高深水沉积物的可预测性,进而指导深水油气勘探。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高浊水除浊问题,使用酸改性粉煤灰与壳聚糖按照不同质量比制备成的复合材料对高浊水进行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得出了粉煤灰与壳聚糖复合材料投加量、搅拌时间、pH和废水初始浊度对除浊性能的影响以及各因素综合作用对除浊率的影响。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当粉煤灰与壳聚糖质量比为6:1时,其除浊率可达到93.78%;当复合材料CWF3投加量为0.6 g时,其除浊率可达到73.52%;当搅拌时间为30 min时,其除浊率可达到90.28%;当pH=6时,其除浊率可达到84.50%;当初始浊度为300 NTU时,其除浊率可达到95.67%。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当粉煤灰与壳聚糖质量比为6:1,最佳组合条件为投加量0.7 g、搅拌时间35 min、废水初始pH=7、废水初始浊度350 NTU。酸改性粉煤灰负载壳聚糖后具有更强的亲和能力,且价格便宜,可以弥补单独使用粉煤灰或壳聚糖的不足,可用于对大规模废水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8.
运用比浊法测定皂角多糖修饰物的硫酸基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最大吸收波长为360 nm,研究了该方法的稳定性、重现性、回收率、定量限.稳定性试验表明,同一样品在8~36 min内检测值比较稳定;重现性试验表明,24h重复检测RSD <2.4%;定量限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检测到的最低浓度是1mg/30ml;回收率为102%,相对标准偏差不大于3%.该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度较高、重现性好,适用于植物多糖硫酸基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上海近数十年城市发展对气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气象台(位于市区龙华)近数十年气侯资料前后时期的历史分析,并与同时期郊县气候记录对比,滤去区域气候因素的影响,结合上海城市发展的特征,发现由于城市人口密度、建筑物密度和能源消耗量等的快速增长,导致上海城市气侯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其最突出的表现是:城市热岛效应效著,城乡气温差别逐渐增大;域区风速和湿度渐次减小;雾日数和晴天日数减少,低云量和阴天日数增多;太阳直接辐射和总辐射减少,散射辐射和混浊因子加大。观测实践证明:上海“城市发展”这个人为因素对当地气候确实具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长江口悬浮颗粒有机絮凝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带电子探针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和测定了长江口悬浮颗粒样品,在不同盐度的试样中,首次发现了大小、形状,组成各不相同的有机絮凝体.作者根据长江口的物理化学环境和悬浮颗粒的性质,探讨了有机絮凝体的形成机理,认为二步桥联模式能比较园满地解释长江口悬浮颗粒有机絮凝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