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6篇
自然科学   4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内齿行星齿轮机构的弹性动力学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内齿行星齿轮传动运动副及零件的弹性变形协调条件和弹性动力学分析方程.利用模态叠加法和封闭算法对动力学方程进行了仿真,仿真中对截断模态对系统动力学响应的影响进行了拟静态修正,计算了机构中输入轴行星轴承、输入轴箱体支承轴承、支承轴行星轴承和支承轴箱体支承轴承的载荷,以及在两个所谓“死点位置”的载荷.结果表明,在这两个位置,轴承载荷并不很高,即“死点冲击”并不存在.还计算了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   
2.
弹塑性有限元法在土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抗剪强度折减弹塑性有限元法研究土坡的总体安全系数及相应的变形状态,通过与传统极限平衡法的对比分析,对强度折减有限元法分析土坡稳定问题的优缺点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
一种通用单元用于板壳问题的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一种通用有效的平板壳元用于板壳问题的弹塑性分析,单元中每个结点有六个自由度,此种单元由基于Mindlin板理论的平板弯曲单元与带有平面内转动自由度的平面膜单元组成,沿单元厚度方向采用分层方法进行弹塑性分析,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导出了计算文题膜厚的两个通用公式,并分析了影响参数。还提出了一个简易快速的计算方法;仅需在图表上查取至多5~6个数据并连乘起来就可得到油膜厚度值。  相似文献   
5.
地下结构围岩锚固参数的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地下工程结构围岩体进行弹塑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结构体锚杆加固参数(锚杆长度,锚固范围及锚杆变形量)的计算式,并对锚杆的布置方位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面内单向受压的加筋板单元极限承载能力,考虑了弯扭耦合、加强筋截面变形、板的屈曲以及板和加筋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加筋板极限承载能力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算法具有较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空间网架结构在地震力作用下弹塑性工作状态及其特点.采用时程分析法,选用Elcentro地震波,并采用作者等人提出的恢复力模型多折线模型,导出了单元刚度随时间变化后的弹塑性刚度值.  相似文献   
8.
泉州电信综合楼结构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面与竖向布置不均匀的泉州电信综合楼属特别不规则建筑,有必要进行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薄弱层(或薄弱部位)的判断及结构弹塑性变形验算。文中介绍了结构弹塑性分析法并采用空间弹塑性推覆模型,对泉州电信综合大楼结构进行静力非线性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结构在小震作用下变形满足规范的应小于1/800的规定,但对个别连梁和角柱进入塑性屈服阶段等薄弱部分的设计应加强;结构在大震作用下变形满足规范的应小于1/50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当采用传统的全显式算法对高度非线性的弹塑性本构模型进行数值实现过程中,存在计算效率低、误差积累、精度较低的缺点.为提高计算效率和改善计算精度,采用四阶的Dormand and Prince Runge-Kutta法代替传统的全显式算法中的向前Euler法,并结合切平面算法形成了改进显式算法.以考虑土体结构性的SANICLAY模型为例,对传统的全显式算法、改进显式算法和隐式算法在计算收敛性、效率和精度方面进行对比.将改进显式算法用于隧道开挖工程多单元计算中.结果表明,与隐式算法相比,传统的全显式算法的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均比较低,改进显式算法计算效率和计算精度均比传统的全显式算法高很多.  相似文献   
10.
为了及时掌握动态变化的裂尖塑性区尺寸,以承受交变拉伸载荷作用的含有中心穿透裂纹的有限平板模型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裂纹最大张口位移变化量确定动态变化的裂尖反向塑性区尺寸的简便方法.以理想弹塑性材料的无限大板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数值计算,建立了裂尖反向塑性区尺寸与裂纹最大张口位移变化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并研究了模型尺寸、裂纹长度、弹性模量、屈服极限和应力比等因素对函数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够消除这些因素的影响,适用于应力比大于等于0交变载荷作用的任意材料的有限平板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