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自然科学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半导体纳米粒子气—固复相光催化氧化法的原理及影响因素,探讨了气相有机物光催化降解的过程和动力学,综述了提高半导体纳米粒子光催化活性的途径,讨论了气相有机污染物光催化降解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并对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建立了吹扫捕集与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测定饮用水中13种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在90%~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基本小于5.0%,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已成功地用于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污染天气下由于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跨区域流动产生的区域间的相互影响作用的大小,找出对受污染区域影响较大的路径,结合Petri网模型提出了VOCs跨区域流动动态风险评估方法。利用HYSPLIT模型确定多个潜在污染源与受污染区域的VOCs迁移路径,运用Petri网去描述各个迁移路径之间的关系;将动态风险大小的计算融入到函数Petri网的运行中,定量评估潜在污染源到受污染区域的各条路径的风险程度;案例分析得出污染天气下周边区域对于西安的动态风险评估结果以及各污染路径的潜在风险指数。研究表明,在重污染天气下各个污染源城市对西安的影响程度大小由高到低依次为宝鸡>汉中>西宁>兰州。该方法为评估VOCs跨区域流动过程中潜在污染源的风险程度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运用差分光谱吸收(DOAS)技术,于2010年11月至2011年3月对上海市宝山工业区大气中的苯系物进行了连续的观测.观测结果发现,当地环境空气中甲苯和苯酚的浓度较高,均值分别为(67.2±7.1)μg/m3和(1.8±0.3)μg/m3,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69,说明其具有相近的源;现发现苯酚的浓度显著偏高于交通源观测结果,表明其源更为复杂.对苯系物浓度数据的统计分析显示:极大值多出现在晚间(18:00~24:00)并具有较强的瞬时特征,与工业点源排放有关.甲苯和苯酚均呈现"双峰态"的日变化规律,峰值出现在8:00及20:00左右,且工作日浓度高于周末.结合与硫氧化物及氮氧化物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当地的苯系物浓度与工业排放、机动车尾气贡献、污染物扩散条件以及光化学反应过程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VOCs在颗粒炭固定床吸附器上吸附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福坤 《海峡科学》2009,(6):92-93,97
针对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回收治理工艺中的典型吸附材料颗粒炭,以甲苯为VOCs的代表物,对影响吸附器性能的床层高度、气体浓度、空床流速等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颗粒炭对甲苯废气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部分宾馆室内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预处理系统 ,色谱 /质谱检测器联用的方法 ,对广州市不同类型宾馆室内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进行了调查研究 .结果表明 ,大多数室内总挥发性有机物 (TVOCs)浓度在 2 0 0~ 10 0 0 μg·m-3 范围内 .室内装饰材料不同 ,挥发性有机物的种类和浓度有所区别 .在装饰条件、通风条件、温度、相对湿度大致相似时 ,装修时间越短 ,浓度越高 ,其浓度会随着装修时间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7.
文章以平板式空气净化装置作为物理模型,基于纳米 TiO2光催化氧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反应的控制机理为质交换、扩散、吸附和光化学理论,建立了非稳态光催化氧化过程数学模型,利用有限差分法求解控制方程和边界条件,通过试验对理论计算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由多种有机烃类及其衍生物构成的塑胶跑道所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种类和浓度特征至今不甚明了。方法:设置1 m3环境舱的温度60 ℃、相对湿度15 %、气体交换率1 h-1以进行塑胶跑道VOCs的释放,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进行VOCs的定性定量检测。结果:塑胶跑道共释放了92种VOCs,VOCs单体的检出率≥55.56%,VOCs单体的平均质量浓度介于0.13 ~ 36.46 μg.m-3之间,且平均质量浓度<3.00 μg.m-3的有55种。结论:塑胶跑道释放的VOCs覆盖了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卤代烃、含氧类有机物和含氮类有机物等七大类、十四小类,其主要成分为高碳烷烃(C6 ~ C12)、卤代烷烃及苯系物,其主要来源为聚氨酯材料、胶粘剂、橡胶颗粒以及添加剂、稀释剂;其VOCs的类别相同,但种类数量有一定的区别;其VOCs的总体质量浓度水平较低,苯系物、低碳烷烃(C2 ~ C5)及高碳烷烃(C6 ~ C12)的平均质量浓度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9.
为了摸清树种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VOCs)的释放规律和种类,采用顶空法提取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纯林及其混交林11个树种叶片的VOCs,并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技术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前15 min, VOCs检出率为100%的树种有马尾松混交林和杉木混交林中的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大叶栎(Quercus griffithii);检出率为73%-90%的树种有马尾松纯林及其混交林中的马尾松、黄毛榕(Ficus esquiroliana)和香梓楠(Michelia hedyosperma),以及杉木纯林及其混交林中的杉木和灰木莲(Manglietia glauca)。马尾松纯林及其混交林中鉴定出的VOCs种类有萜、醇、醛、酮、酯、酸、脂肪胺、环氧等8大类,除了红锥和大叶栎外,其他树种均以萜类化合物数量最多;杉木纯林及其混交林鉴定出的VOCs种类有萜、醇、醛、酮、酯、酸、脂...  相似文献   
10.
对2019年夏季臭氧高峰期石家庄市高新区进行环境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罐采样及组分分析,开展VOCs污染特征、臭氧生成潜势(OFP)和来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VOCs体积分数为51.52×10-9,占比最高的为OVOCs,其次为烷烃、卤代烃,烯炔烃和芳香烃占比较小.首要物种以醛酮类和低碳烷烃为主.观测期间各类VOCs均有明显的周末效应,人类活动对VOCs排放有重要的影响.各类VOCs中,臭氧生成潜势最大的为OVOCs,占58%,烯炔烃占16%,芳香烃和烷烃分别占14%、11%.臭氧生成潜势最大组分为甲醛.利用正交矩阵因子法(PMF)源解析模型对VOCs来源进行解析,机动车尾气排放、区域背景源贡献均为24%,生物质燃烧贡献18%,溶剂使用贡献17%,工业排放源贡献9%,植物排放贡献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