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自然科学   20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353人的血压数据,运用2种不同的聚类分析方法对15个血压指标分类并挑选典型指标:一是利用SAS软件包中提供的变量聚类过程(VARCLUS过程)对指标进行裂类聚类分析;一是利用SAS中提供的样品聚类过程(CLUSTER过程)对指标进行系统聚类分析.2种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结果:15个指标分成了4类,得到4个典型指标:BPR(收缩压与舒张压比值),BPP(收缩压与舒张压乘积),MAPPr(平均动脉压与脉率乘积),BPRPr(BPR与脉率乘积).  相似文献   
2.
多种中枢神经递质参与心血管活动调节.中枢神经递质有升高血压、中快心率和降低血压、减馒心率两种机制.本文讨论了几种中枢递质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结果表明,在月经周期性的变化过程中,血压、心率、脉搏及心电图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月经期与排卵期比较及排卵期内前后比较的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利用研制的心肌桥模拟装置,对冠状动脉受压迫状态建立了圆形收缩的实验模型,进行了冠状动脉受心肌桥压迫持续到舒张期情况下的血压和流量模拟实验.实验研究表明,冠状动脉面积收缩接近到原来的20%时,远段收缩压迅速与近段收缩压分离;当冠状动脉面积收缩到小于原来的20%时,近段收缩压迅速上升,远段压力从不稳定状态迅速过渡到收缩压呈反向分布状态.心率和近段血压范围不变时,流量随着收缩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高等院校离退休教职员工的血脂、血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集了河南省高等院校部分离退休教职员工的血样数据,并进行了分析.围绕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血压和心率五项指标,按照正常值标准进行了判别.采用SPSS12.0进行了统计分析,进行了性别、年龄组间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并进行了血脂、血糖与血压、心率相关性分析.发现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与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硝酸酯类药物,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心绞痛,其对血管平滑肌有舒张作用。小剂量时可扩张静脉,使静脉回流减少,左室舒末压下降,使心脏前负荷降低,降低心肌耗氧量。较大剂量时,也能舒张外周阻力血管和心肌阻力血管从而降低血压,还可以间接地增强心肌收缩力。硝酸酯类药物可增加冠脉缺血区的血流量,增强缺血区的节段收缩,从而达到抗心肌缺血、抗心绞痛的作用。临床医生只有了解了硝酸酯类药物的药理性质、作用机制、用量、用法及副作用,在临床工作中,才能更好地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7.
运动性血压过高与有氧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多数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运动性血压过高是个体罹患高血压、脑卒中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的先兆。健康水平在运动性血压升高的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长期的低-中强度有氧运动后,机体建立了一种适应,通过对血管顺应性的调节,产生降压效应。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血压患者数量的增加以及患者年龄的年轻化趋势,高血压的防治已经成为一项严峻的挑战,一旦确诊患有高血压需终生治疗,现在我们对高血压的治疗主要包括降压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其中运动疗法的降压作用正日益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9.
以新鲜梅花鹿胎盘为主要成份的保健品——梅花鹿宫精Ⅱ号,能够明显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经检测3个人体生理指标,即本品对人体运动后肌肉耐力的影响,对人体运动性血压增幅的影响;对人体运动性心率增幅的影响。结果3项指标均显示出有意义的变化。服药5天后,给药组拉动肌力计次数比对照组增加40.36%;服药1天后,给药组血压增幅比对照组减少30.8%;服药5天后,给药组血压增幅比对照组减少48.05%;服药1天后,给药组心率增幅比对照组减少53.42%;服药5天后,给药组心率增幅比对照组减少46.28%。提示 梅花鹿宫精Ⅱ号能明显提高人体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硝酸酯类药物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硝酸酯类药物,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心绞痛,其对血管平滑肌有舒张作用.小剂量时可扩张静脉,使静脉回流减少,左室舒末压下降,使心脏前负荷降低,降低心肌耗氧量.较大剂量时,也能舒张外周阻力血管和心肌阻力血管从而降低血压,还可以间接地增强心肌收缩力.硝酸酯类药物可增加冠脉缺血区的血流量,增强缺血区的节段收缩,从而达到抗心肌缺血、抗心绞痛的作用.临床医生只有了解了硝酸酯类药物的药理性质、作用机制、用量、用法及副作用,在临床工作中,才能更好地治疗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