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自然科学   12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奉贤潮滩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室内喂食实验分析了天津厚蟹(Helice tientsinensis)与褶痕相手蟹(Sesarma plicata)两种优势蟹类对典型盐沼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的摄食偏好性及相关影响因子,为进一步揭示蟹类摄食作用下互花米草和芦苇竞争生长的控制机制提供参考.结果显示:两种蟹对不同植株部位的偏好性均为叶片细根茎秆;但对不同植物的偏好有所差异,天津厚蟹偏好摄食芦苇叶片,而褶痕相手蟹更偏好互花米草叶片;对茎秆和细根的摄食量均是互花米草芦苇.蟹类的摄食偏好除了受蟹重和种类的影响,还与植物中的粗蛋白质含量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在本实验条件下,160℃保温1.6h,酸比(化合SO_2/游离SO_2)2.4:1~2.7:1为最佳。可获得本色浆色浅,得率和强度较高,漂率较低的纸浆。高酸比(2.4:1~3.0:1)延长保温时间(保温2h),纸浆强度没有提高,但纸浆得率有较大下降(下降4%左右)。低酸比,特别当酸比为2.1:1~1.8:1时,缩短保温时间(保温1h),纸浆卡伯值和漂率明显上升,纸浆得率无明显提高,但漂白浆强度显著提高,而且可以克服蒸煮液循环时产生淀沉和堵塞管路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基于补偿原理,结合湿地环境和植被生长特点,研究开发了一种可对湿地垂向水分损失通量进行区分监测,并可同时测量多种湿地植被状态蒸散量和水面蒸发量数据的蒸散补偿观测系统(CETOS).2004—2009年,应用该系统对比研究了扎龙湿地和白洋淀湿地芦苇群落的蒸散耗水规律,其中在白洋淀湿地对比测量了三种具有不同叶面积指数的芦苇群落蒸散速率.结果显示,研究期内扎龙湿地芦苇生长季蒸散总量为739—886mrn,而由于地理条件和气候特性的影响,白洋淀湿地的芦苇蒸散量相对较大,三个群落蒸散总量分别为970~1117rnlIl,1261—1452mitt和1759—2035rtlnl.另外,研究中对两湿地蒸腾作用因子的季节变动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蒸腾作用因子受地理位置、生物量、植被生长阶段以及外界气象条件等多方面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赵强 《奇闻怪事》2007,(5):12-13
本课教学内容为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爷爷的芦笛》。 【教学片段一】情随境迁——形真情真,情理结合 (运用多媒体出示一片芦苇叶,同时播放悠扬的芦笛声,出示海边美景。) 师:这是一片芦苇叶,却能做成音色独特的芦笛,你试过吗?强强的爷爷就有一双灵巧的手。今天,我们就和强强一起去听听爷爷的芦笛那婉转悠扬的曲调。  相似文献   
5.
张凌 《科技咨询导报》2010,(25):122-122
对荆三棱、芦苇、睡莲等三种水生植物的不同组合在同等条件下净化受污水体进行了研究。综合分析表明,三种水生植物组合对受试水体都有良好的净化效果,对NH3-N、PO43-的去除率可分别达50%~75%和75%~95%,同时可提高水体的DO、pH,对CODcr的去除率为65%~85%以上。其中荆三棱与芦苇组合对受污水体的N、P类营养物去除效果明显优于芦苇和睡莲、睡莲和荆三棱组合。  相似文献   
6.
浦铜良  程佑发  张承烈 《科学通报》2000,45(12):1308-1313
用柱层析手段从沙漠地区沙丘芦苇叶片中分离得到一种为该生态型所持有的小分子物质,其化学特征与已报道的逆境胁迫诱导累积的溶质均不同,具多氨基芳香族强极性特征,其自然丰度与月平均气温和月极端高温值为指标的生境高温程度呈显著相羞生,并主要存在于光合细胞器叶绿体中。该物质对离体叶绿体在高温下电子传递链的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因此推测,该独特小分子物质作为一种渗透保护剂主要通过稳定光合器官而赋予沙丘芦苇较强的抵抗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陕西黄河湿地芦苇为研究对象,采用样本调查法研究了芦苇的生长指标及地上部分生物量动态,了解环境因素的改变对陕西黄河湿地芦苇的生长情况影响。结果表明:陕西黄河湿地芦苇平均株高102.3119.22cm、平均茎粗2.180.49cm、平均单株叶面积66.5816.09cm2、单株平均展开叶片数为4.670.99、叶平均生物量为1.240.51g/m2、茎平均生物量为3.251.74g/m2、地上平均生物量为4.492.03g/m2。各项生物指标都与芦苇生长规律相符合,表明陕西黄河湿地芦苇的生长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芦苇中木质纤维素的利用率,减少预处理过程中的能耗、水耗及废水,对双螺杆挤压耦合碱预处理芦苇的工艺条件及酶解效果进行了研究。首先,考察双螺杆螺纹元件、螺杆转速、碱用量、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对芦苇酶解效果的影响,对比不同预处理前后芦苇纤维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变化;其次,通过对预处理后芦苇的逆流洗涤工艺进行优化,分析芦苇的化学组分和酶解得率;最后,采用扫描电镜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预处理前后芦苇的纤维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双螺杆挤压在KOH用量为4%(质量分数)、温度为90 ℃、保温2 h、逆流洗涤用水量的固液比(m/v)为1∶8的条件下,能够有效破坏芦苇纤维结构,脱除表面蜡质,木质素脱除率达到72%,预处理后芦苇在较低纤维素酶用量(10 FPU/g底物)下,水解48 h后总糖得率达到0.45 g/g(干芦苇)。因此,双螺杆挤压耦合碱预处理可以提高芦苇酶解转化利用率,工艺过程能耗低、水耗低、无废水排放,为芦苇原料化利用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绿色可行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9.
刘金文  沙伟  滕兆岩 《广西科学》2004,11(2):148-150,160
采用正交设计和响应曲面设计(RSD)优化适合于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 (Cav.)Trin.ex steud]增多态DNA(RAPD)的反应体系,结果确定芦苇RAPD反应体系的最佳方案为:在PCR扩增程序,冷启动,94℃变性1min,36℃复性90s,72℃延伸2min,40个循环;72℃延伸7min,4℃保存;25μl反应体系包括模板DNA 60ng、三磷酸脱氧核苷酸(dNTP)7.5mmol、Taq酶1.5u、引物5pmol。  相似文献   
10.
芦苇的起源、扩张与衰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金文  沙伟 《贵州科学》2004,22(2):65-68
芦苇是世界重要的湿地物种,它是一种对环境干扰表现十分敏感的克隆植物。本文综述了芦苇的起源、扩张与衰退,并进一步探讨了芦苇扩张与衰退的原因可能是由于人为的干扰与更有竞争力的基因型侵入造成的。为了更好的利用芦苇资源,人类应采取的策略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芦苇生境的干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