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1篇
自然科学   90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3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Simulating the softness property of object is quite a challenge in virtual reality system. A novel softness display system wa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deformable length of elastic element control (DLEEC). In the system, the equivalent stiffness of the device is adjustable, and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third power of the deformable length of elastic beam. PD position control is employed to guarantee the accurate softness display. The softness of the virtual objects in large scale can be felt with the softness display device. Compared with other haptic devices, the device is passive and exert the react force only when the operator "actively touch" the virtual objects. The stability of the softness display system was analyzed. It was theoretical proved that the system satisfied the criteria of wide impedance range "Z-width", and the performance was superior to an active syste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were presented.  相似文献   
2.
该文总结了单模相干态和压缩态光场的量子统计特性,并通过Fano因子及二阶相干度g~(2)(0)的具体表达式,讨论了单模压缩态光场的反聚束效应(ABE)和光子数亚泊松分布(subP)。  相似文献   
3.
4.
断裂带中岩石的硅化现象,通常称之为硅化岩或硅化破碎带,即经动力变质作用的断层岩,通过微束技术对其观察,它们显示出下列特征:在扫描电镜(SEM)下,硅化物质表现为细脉状,而在偏光里微镜下则表现为浸染状;对硅化岩进行组构观察,可见压扁 S 面和剪切 S 面;在透射电镜(TEM)下,可进一步区别不同的位错现象;断裂带岩石的硅化现象是受组成岩石的化学元素的构造地球化学作用所制约的,包括动力分异和化学亲和作用,动热变质作用和退化变质作用,氧化和还原作用以及脱水和水解作用。  相似文献   
5.
《科技潮》2007,(9):4-4
日前,美国总统布什在白宫为过去两年间在科技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科学家颁发美国国家科学奖章与国家技术奖章。美籍华裔著名材料科学家、美国朗讯科技公司贝尔实验室半导体研究室主任卓以和,因对分子束外延技术和高级电子光子设备发展所做的贡献而获奖。  相似文献   
6.
我们用离子团束-飞行时间质谱(ICB-ToFMS)系统制备了金(Au)超微粒子-聚乙烯(PE)薄膜和C_(60)-聚乙烯薄膜。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了所制备的样品。它们的结构是Au超徽粒子镶嵌在多晶的PE薄膜中,其中Au原子团呈球形,直径分布在2.0-5.0nm窄范围内,当沉积基底温度为90℃时,Au原子团相互靠近,几乎连接起来,但仍保持原来大小。基底温度为140℃蒸积的C_(60)-pE薄膜具有晶态结构,其晶格常数为1.454nm。  相似文献   
7.
《中国基础科学》2005,7(2):11-1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BEPCⅡ)继2004年11月19日将电子束调试到直线加速器的末端,保证储存环同步辐射专用运行,并提供BESⅢ探测器研制所需的试验束之后,于2005年3月19日成功将正电子束调到直线加速器出口,初步定标流强达45mA(改造前BEPC正电子流强为3-5mA),正电子能量达1.3GeV,已能够为储存环提供正电子进行机器研究。这标志着BEPCⅡ直线加速器改造又向前迈出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8.
本文给出通过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的平面束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并用类似的方法获得平面解析几何中直线束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某无粘结预应力沉淀池预应力束实测伸长值比理论计算伸长值偏大,超过规范规定范围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测试,提出了导致实测伸长值偏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构造了电场中q—形变谐振子广义奇偶相干态的矗加态,通过数值计算,绘图研究了叠加态的反聚束效应,揭示了电场强度、形变参数及相因子对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