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4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5篇
自然科学   3442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2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87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143篇
  2014年   232篇
  2013年   213篇
  2012年   228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74篇
  2008年   147篇
  2007年   167篇
  2006年   125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37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室内利用火烧油层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开展了稠油油藏不同含油饱和度条件下燃烧基础参数测试和火驱开发效果评价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同一油品条件下,含油饱和度对门槛温度、燃料消耗量和空气耗量等燃烧基础参数影响较小,但对火线推进速率有较大影响,火线前缘推进速率随含油饱和度增加而降低;实验条件下能够实现高温燃烧的最低含油饱和度界限值为15%,低于该含油饱和度无法形成持续稳定的火驱前缘。从驱油效率和空气油比指标评价了不同含油饱和度条件下火驱的驱油效果,综合分析认为火驱开发含油饱和度下限值为30%。  相似文献   
2.
L油田B区块开展"二三结合"实验区,"二三结合"开发模式渗流特征对区块的合理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明确其渗流特征,利用油藏数值模拟软件Eclipse建立代表意义的油藏数值模型,研究区块"二三结合"开发模式下原射孔层和补孔层的渗流特征,分析了"二三结合"开发模式下,不同开发阶段综合含水率、采出程度、井底压力、地层压力及含水饱和度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二三结合"开发模式先通过水驱开发挖潜原射孔层剩余油,提高厚油层顶部剩余油的采出程度,再通过聚合物驱进一步提高开发效果,通过水驱与聚驱的综合作用,最终得到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致密油藏水平井产量递减快,衰竭开发采收率低等问题,提出了衰竭开发后期回注溶解气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基于新疆玛湖凹陷百口泉组地质油藏特征,建立了致密油藏多级压裂双水平井机理模型,系统研究了上述方法在致密油藏中的生产特征及敏感性。结果表明,溶解气回注可以有效提高致密油藏采收率,缓解水平井产量递减的速度。采出程度随注入量、注入速度及吞吐轮次逐渐增加;气体分子的扩散作用可增加基质的受效范围,扩大气体的作用半径;弱非均质性储层(变异系数0.2)采用溶解气吞吐提高采收率效果最佳。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吞吐轮次对注溶解气提高采收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注入时间、注入速度、扩散系数、焖井时间。另外,建立的代理模型可准确预测和优化致密油藏注溶解气提高采收率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人工抛光刀柄的质量不稳定等问题,设计了由HUST-CNC-H6C六轴控制器为核心的一套数控抛光系统,以解决整个刀柄的砂光处理.在软件设计部分,特别加入了通过手摇轮正反转来控制程序正反运行的功能,同时也为后期的调试工作带来了方便.实践表明:该控制系统在物理样机上可对刀柄焊缝进行一次性抛光处理.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水泥砂浆墙面起砂的原因,并提出了预防措施和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6.
针对文明寨油田地质特征和开采现状,按照油藏数值模拟原理,以调剖井对应油井的增油降水创经济效益大小为考核指标,运用正交试验的均衡分散性和整齐可比性及L9(34),正交表进行调剖最佳施工参数试验.经现场试验、分析、讨论发现:影响调剖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措施半径,其次为施工排量和注入方式,且最佳施工参数是措施半径在3.5m左右,施工排量在19m3/h左右,按连续注入方式调剖。经文明察油田、卫城油田、马寨油田50井次现场试验证明,较好地改善了注水井吸水剖面,对应油井取得了明显的增油降水效果,收到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砂壤水稻土中Cu,Ni,Pb,As4种元素的单元及复合吸附试验,表明其吸附热力学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能力为Pb Cu>As>Ni.共存元素对土壤吸附某一元素的能力影响不大;用Langmuir方程粗略地估算出这4种元素在土壤中的化学容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玻璃钢夹砂管道的结构和生产工艺,设计了基于工控机和运动控制卡的开放式夹砂玻璃钢管缠绕机控制系统,用VC 6.0完成控制程序开发。  相似文献   
9.
2008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评审工作已经结束,根据教技司[2008]68号和教技司[2008]76号文件通知,中国石油大学共有2个项目获得教育部科学研究重点项目资助,分别是:机电工程学院牛文杰副教授等申报的“油藏数值模拟三维限定PEBI网格剖分算法及软件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0.
基于微观渗流机理的宏观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处于高含水开发期油藏的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流体性质和岩石孔隙结构的影响,而经典数值模拟并没有考虑微观孔喉特征的影响。为此建立了描述微观孔喉特征的地层孔隙网络模型,并对构成网络的基本连线单元进行改进,使网络模型能更细致地描述油水分布特征和水驱油微观机理。利用逾渗理论计算了基于微观渗流机理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并将其应用到经典数值模拟计算中,实现了微观渗流机理与宏观数值模拟计算的结合。实例分析表明,利用该数值模拟计算方法得到的基于微观特征的剩余油分布更符合地下实际流体分布,其结果可为调剖堵水、化学驱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