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4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24篇
自然科学   223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4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84篇
  2012年   95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121篇
  2009年   129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80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67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26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具有l1误差的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最不利情况的辨识问题,对系统假设的先验信息是未知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控制稳定,并且假设实验数据具有有界噪声干扰的一般输入响应样本,提出了中心估计算法,分析了其最不利情况的误差界限,所给算法和辨识结果是面向鲁棒控制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操作轨迹LPV模型的非线性辨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基于操作轨迹LPV模型的非线性辨识方法:根据调度变量的操作轨迹,选取若干个典型工作点;在各个典型工作点,进行测试与辨识相应的线性模型;然后,根据工作点测试数据以及各工作点间的过渡数据,辨识出全局插值LPV模型.它降低了测试辨识成本,且算法简单可靠,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李帆  赵建辉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5):1214-1217,1237
智能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智能材料结构作为研究热点之一,应用于航空、航天、生物及医药等诸多领域。智能作动器与智能传感器是智能材料结构的两个主要研究方向。迟滞现象是存在于大量智能材料中的非线性现象,对整个控制系统可能带来不良影响,如稳定性的恶化甚至丧失等。Preisach模型常用于智能材料中针对迟滞现象的建模。基于一阶滞回曲线获得智能作动器的输入输出数据,从理论上研究了经典Preisach模型两种工程上易实现的辨识方法,并应用到一种真实的智能作动器——WIDS-IA压电型作动器,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辨识方法均有效,且误差在同一数量级。为广泛存在迟滞非线性的智能作动器建模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详细介绍了双光头同步控制原理.对采集的伺服模块聚焦误差跟踪信号及共焦模块读写光头的聚焦线圈驱动信号进行了频域分析,并以此两路信号作为系统输入输出,分别对三种参数模型进行参数优化.根据3种模型的频率响应及阶跃响应,选择双光头同步控制过程的参数模型为[450]阶的ARX模型.实测曲线与模型仿真结果符合度(fit)为78.0259%.  相似文献   
5.
笔者依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分析了该定律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几种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近代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工程技术科学的观点,简要综合论述电讯系统工程的本质与特点,并指出其系统设计的准则.  相似文献   
7.
复杂系统模型结构辨识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利用上位机参与实时控制,综合分析在线参数、离线参数和间接参数,辅助发酵过程工艺研究和优化控制,并给出了上位机软件包的部分源程序及框图。该软件包对发酵工艺人员进一步了解菌种的遗传特性、细胞代谢调节和反应器工程特性方面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在计算机图像辨识中采用一种仿生学算法──遗传算法的尝试,讲述了在该算法设计中有关染色体编码,适应性评价函数,运算子参数等等参数的选择和确定,经加入适当的启发和限制后,图像的自动辨识和拚接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核查待购企业的知识产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龙 《青海大学学报》2003,21(2):69-71,83
针对企业收购过程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探索商标权、专利权、非专利技术成果、著作权、企业名称、货源标记与原产地名称等知识产权的内涵及核查重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