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自然科学   5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重新蓄水后的白洋淀鲫鱼的生物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论述了重新蓄水后白洋淀鲫鱼的食性、年龄生长和繁殖。鲫鱼主要以硅藻、枝角类和水生维管束植物为食。可分为五个年龄组,平均肥满度为3.1324,Ⅱ-Ⅲ龄组生长最快、最好。绝对怀卵量为5127~61596粒,相对怀卵量为72.54~402.59粒/克,性腺成熟系数为4.293%~13.072%。  相似文献   
2.
《青年科学》2013,(2):10-13
近年重大“水事件"四川沱江特大水污染事故河南濮阳居民8年喝不上“放心水”·四川青表江水污染事件吉林牛河水污染事故湖南湖南岳阳砷污染事件河北白洋淀死鱼事件  相似文献   
3.
基于补偿原理,结合湿地环境和植被生长特点,研究开发了一种可对湿地垂向水分损失通量进行区分监测,并可同时测量多种湿地植被状态蒸散量和水面蒸发量数据的蒸散补偿观测系统(CETOS).2004—2009年,应用该系统对比研究了扎龙湿地和白洋淀湿地芦苇群落的蒸散耗水规律,其中在白洋淀湿地对比测量了三种具有不同叶面积指数的芦苇群落蒸散速率.结果显示,研究期内扎龙湿地芦苇生长季蒸散总量为739—886mrn,而由于地理条件和气候特性的影响,白洋淀湿地的芦苇蒸散量相对较大,三个群落蒸散总量分别为970~1117rnlIl,1261—1452mitt和1759—2035rtlnl.另外,研究中对两湿地蒸腾作用因子的季节变动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蒸腾作用因子受地理位置、生物量、植被生长阶段以及外界气象条件等多方面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白洋淀的兴衰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地质和历史资料研究了白洋淀的生成、发展、缩小和干涸的演变过程,并分析了影响白洋淀历史演变的几个主要因素,从而认为人类活动是促使白洋淀兴衰全过程的主导因素。因此,在综合治理白洋淀的指导思想、原则、措施以及方案的制定与实施的各个环节中均要把人为作用放在首要的战略地位,这样才能得以尽快恢复和永葆白洋淀的青春。  相似文献   
5.
白洋淀是华北地区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湿地和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在自然和人为驱动影响下,生态系统呈明显的退化趋势。通过对白洋淀流域生态水文过程演变分析,剖析了其生态系统退化的特征及驱动机制。气候干旱是白洋淀生态系统退化的环境背景条件,而上游水库的截流、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自然、人为因素的耦合作用,加速了白洋淀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基于白洋淀生态系统退化的特征和驱动机制,从流域生态水文过程演变出发,为湿地的保护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2010年4-10月对河北省白洋淀鲫Carassius auratus体表寄生的周丛小车轮虫Trichodinellaepizootica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还应用中草药和化学药品进行了车轮虫病的药物治疗,以作为生产实践中鱼类车轮虫病控制的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5~30℃周丛小车轮虫在鲫体表都能寄生,5月出现第1个高峰,8月达到第2个高峰(全年的最高峰),说明春夏季车轮虫病爆发的几率较高,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以自然感染车轮虫的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为材料,分别采用雷丸槟榔散、百部贯众散、复方中草药Ⅰ和Ⅱ、苦参、青蒿和铜铁合剂等药物进行室内模拟的药物治疗实验.结果表明:中草药发挥作用所需时间比较长,一般要连续用药3~5d才有比较好的杀灭效果.用铜铁合剂进行杀灭实验时,实验剂量低,杀灭效果较好,但是实验期间有部分鱼类死亡.上述结果有助于预测车轮虫病发生的季节变动规律,从而及时采取防治措施,还有助于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种类、剂量和施用时间,对车轮虫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7.
基于GIS的白洋淀流域景观格局对水质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景观格局对水质变化有重大影响,GIS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相关研究实现定量化.文章以白洋淀流域为例,运用邻近分类和手工分类相结合的人机交互式解译方法得到白洋淀流域2002、2007年两期土地利用图,在Arcgis平台上结合水文扩展模块进行亚流域划分,借助Fragstats软件计算景观格局指数,结合景观指数法、主成分分析法与相关性分析法对景观格局与水质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林地增加则对水质改善有重要作用,耕地及建设用地的增加在一定尺度上导致水质恶化,白洋淀流域景观空间格局对水质影响较为复杂,同时流域的水质特性则更多的受到多种自然、社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8.
白洋淀大部分位于雄安新区,雄安新区是继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之后的第三个国家级新区,同时也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然而,白洋淀水体中的总磷、总氮、悬浮性固体、氨氮、高锰酸盐指数等项目超标,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白洋淀水环境,实现精准处理。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了分布式污水处理系统的工作流程及特点。  相似文献   
9.
白洋淀轮虫群落结构及富营养化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8年5月(春)、8月(夏)和10月(秋)对白洋淀26个采样点轮虫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进行了系统调查,测定了水温(WT)、溶解氧(DO)、pH值、水深(WD)、透明度(Tr)、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a)等环境因子,分析了轮虫群落参数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综合评价了白洋淀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共鉴定出轮虫21属61种,以耐污性种类为主,角突臂尾轮虫、萼花臂尾轮虫和小多肢轮虫为优势种.各采样点轮虫种数差异较大,最多为20种(聚龙淀),最少仅为6种(大麦淀).轮虫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季最高(3 372 ind./L,0.90 mg/L),夏季其次(1 240 ind./L,0.88 mg/L),春季最低(210 ind./L,0.22 mg/L);轮虫最高丰度为6 930 ind./L(三角淀,秋季),最低仅为2 ind./L(平阳淀,夏季).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夏季最高(分别为2.30和0.86).经相关性分析发现,轮虫丰度与DO、WD、Chla、TP呈显著正相关,而与Tr显著负相关;轮虫种数与WD显著正相关,与WT显著负相关.与历史资料相比,白洋淀水质在一定程度有所好转,但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10.
基于模糊隶属度的白洋淀生态干旱评价函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白洋淀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生态系统安全受到威胁的现实,通过构建关于渔业产量和芦苇面积2个指标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生态系统健康相对隶属度,进而对生态系统健康相对隶属度与年均水位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两者呈指数函数关系,函数形式为f(x)=e1.251x-11.712;以此为基础,确定生态干旱评价函数,结合白洋淀历年水位观测资料,分析白洋淀生态干旱演变趋势及主要成因.分析结果表明:白洋淀生态系统呈持续干旱趋势;入淀水量锐减是造成白洋淀干旱的主要原因,虽然多次实施应急生态补水,但并没有从根本上缓解白洋淀生态系统干旱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