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0篇
自然科学   37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应用热管原理,设计用于冷却10kW速调管的热管—散热器。采用径向热管和紧凑散热器,并利用计算机对紧凑散热器进行了优化设计。为了考验热管的性能和寿命,除了进行一般的性能试验外,还在5kW左右条件下进行1154小时的寿命试验,结果表明热管—散热器性能可靠。计算结果和实测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3.
分析热管的特性与发展前景,探讨热管在余热回收和采暖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 选择适宜的加温管材,以较快的速度把强酸、强碱、强腐蚀性介质加热,冷却,进行热交换,是防腐人员的一个难题。用于腐蚀性介质热交换设备的材质,要求有较高的导热系数,以提高传热效率,节约能源;又要求有较强的防腐性能,以延长使用寿命。一般的碳钢或不锈钢材质虽然导热系数高,但很快就会被腐蚀,使设备破坏,介质纯度降低,故不能采用。聚氯乙稀等非金属材质,因其导热系数低。工作温度低,也不宜采用。聚四氟乙烯(F4)具有优异的防腐性能,它能在-150℃~250℃温度范围内长期工作,虽然它的导热系数较低,但它能加工成很薄的膜。推  相似文献   
5.
通讯基站面临散热不均、散热系统能耗高等问题。分离式热管换热器能替代机房内空调的使用,有效减少基站散热系统能耗。分离式热管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因素有充液率、工质类型和风量等。为了研究不同因素对换热性能的影响,通过理论计算对比分析了理论充液率和实际充液率的差异;搭建实验平台研究了不同充液率下换热器的传热性能变化规律,不同高、中温工质下换热器性能的差异以及室内外风机功率的改变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使用工质R134a时,最小充液率理论值和实际值的误差为4.74%,换热器最优充液率范围为27.1%~47.9%,且最佳充液率为31.6%,最佳充液率下换热器当量换热系数为909 W/℃;随着充液率的提升,换热器内部相变区域先增大后减小,传热形式由气态工质显热传热为主先变为工质相变潜热传热为主,而后变成液态工质显热传热为主;高温工质不适用于该分离式热管换热器,使用高温工质时,换热器内部无明显相变区域,换热器使用的工质沸点越低,相变区域越大,换热器性能越好,其最佳充液率范围也越大;随着室内、外风机功率增大,换热器性能均先迅速提升而后提升速率减缓,但蒸发器侧由于散热条件较差,提升内风机功率对系...  相似文献   
6.
热管冷却反应堆采用非能动传热技术,热响应速度快,可避免堆芯单点失效,具有功率密度大、寿命长、环境适应性强、工作性能稳定等特点,是目前空间核反应堆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清华大学开发的反应堆蒙特卡洛中子输运程序RMC (Reactor Monte Carlo code),以美国爱荷华国家实验室(Idaho National Laboratory, INL)设计的热管冷却反应堆INL Design A为研究对象,选取3种热管工质开展热管冷却反应堆堆芯物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锂热管工质不仅拥有很好的热物性参数,并且使用锂热管工质的热管冷却反应堆缓发中子有效份额最大、中子能谱较硬、燃耗反应性损失最小、增殖性能最佳,有利于热管冷却反应堆堆芯小型化与长寿命。因此,推荐锂为热管冷却反应堆的热管工质。  相似文献   
7.
环路热管启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了蒸发器内气液分布、反重力工作高度、启动热载荷的大小、热沉温度等因素对启动的影响, 描述并分析了4种不同蒸发器内气液分布情况下的启动现象, 给出了系统温度变化曲线图, 分析了启动的难易程度. 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ⅰ) 对于液体干道内充满液体的启动情况, 储液器温度上升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漏热, 而是回路压力升高所致. (ⅱ) 热载荷大有利于启动. (ⅲ) 未完全绝热时小热载荷下热沉温度不影响启动. (ⅳ) 环路热管在反重力情况下启动时, 当蒸汽槽道存在蒸汽时, 所需启动时间、启动温升增大; 而蒸汽槽道充满液体时, 所需时间、过热度和启动温升都减少. 实验还观察到了反重力启动时呈现两种启动方式的特别现象.  相似文献   
8.
针对在受限空间内工作的行波管阵列所面临的多热源、高热流密度、高散热功率冷却问题,研制了一种新型热管冷板.在自行设计建立的试验台上,对新型热管冷板在大倾角下(60°≤θ≤90°)工作时的传热性能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加热总功率P(1600—4000W)和不同冷却水流量Q(100—400L/h)下,热管冷板均能在3—15m in内正常起动.除了P=1600W、Q>300L/h情况下的冷板均温性不能符合行波管冷却要求外,其余试验工况下冷板壁面的最大温差ΔTmax<10℃,冷板壁面的最高温度ΔTmax<70℃,热管冷板的总热阻<0.01℃/W,表明新型热管冷板具有优异的均温高效传热性能.为了有效地发挥新型热管冷板的均温高效散热性能,必须保证其在匹配的冷凝段冷却条件和蒸发段加热条件下工作.在试验的倾角范围内,随着倾角的增大,热阻单调递增;冷却水流量增大或加热功率增加时,热管冷板的换热增强,热阻减小.  相似文献   
9.
乙醇三维内微肋热管的传热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实验研究的方法对三维内微肋热管的强化传热特性进行研究,首次报道了以乙醇为工质的三维内微肋热管的传热性能。在实验范围内,与光管相比,竖直放置时,沸腾换热系数可以提高98%—190%,凝结换热系数可以提高76%—178%。三维内微肋结构能够同时明显地强化热管的沸腾换热与凝结换热,可以有效地减小热管的内热阻。  相似文献   
10.
阐明了采用热管作为空调系统的热回收装置具有巨大的节能意义.分析了近室温下的圆翅热管传热模型.以单位温差、单位换热量下的热管翅片体积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热管翅片高度、间距、厚度等结构参数的函数关系式.利用遗传算法对目标函数进行了优化,计算结果表明了遗传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