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8篇
自然科学   38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硫酸钛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超临界干燥法制备TiO2纳米粒子润滑油载荷添加剂。采用红外光谱、BET氮容量吸附、透射电镜、热生-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TiO2纳米粒子的特性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制备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采用强烈搅拌、匀速滴加絮凝剂、控制反应终点的pH值以及用乙醇为介质进行超临界干燥的方法制备出的TiO2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15-20nm,比表面积约为100m%2/g,其结构为锐态型,表面有微量水和乙醇吸附。  相似文献   
2.
HKD-1型航空润滑油的粘温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SYP1003型运动粘度测量器测量了HKD-1型航空润滑油在不同温度时的运动粘度,提出了粘度与温度之间的新关系式,并与Walther粘温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HKD-1型航空润滑油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其在低温时粘温特性较差,适合于20℃以上时使用。新的粘温模型比Walther模型预测精度高,适用的温度范围宽,尤其低温时的计算精度远远高于Walther模型。  相似文献   
3.
纳米粒子作为润滑油添加剂能够表现出极好的摩擦学性能,在润滑油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和润滑性能,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更好的抗磨性能,适合在高载荷、长时间工作状况下使用,在摩擦学领域起到重要作用。介绍了纳米润滑粒子的制备和应用现状,概括了纳米润滑粒子的摩擦学性能和机理,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含油制冷剂在小管径换热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含油制冷剂在6.34和2.50 mm换热管内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测试质量流率为200~400 kg/(m2.s),热流密度为3.2~14 kW/m2,蒸发温度为5°C,进口干度为0.1~0.8,干度变化0.1~0.2,平均油质量分数为0~0.05.定量分析了不同质量流率和干度时,润滑油对制冷剂在小管径换热管内流动沸腾换热的影响.与大管径换热管相比,油的换热增强效果在小管径换热管内减弱甚至消失,在高干度和高油浓度区,油的存在使换热严重恶化.对于上述换热管,换热系数、油影响因子以及基于制冷剂物性的两相换热增强因子随油浓度的变化规律缺乏一致性.采用局部油浓度下的制冷剂-润滑油混合物性计算得到的两相换热增强因子能较好地反映润滑油对制冷剂流动沸腾换热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车用润滑油的污染问题,参照欧洲CEC标准创建了适于国情的润滑油生物降解性试验方法以及读方法采用的菌种.以读方法考察了润滑油基础油的降解性能和不同类基础油生物降解过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合成酯的化学结构更容易转化成脂肪酸,故生物降解率高于矿物油和PAO(聚α-烯烃);同一类型的基础油随油品黏度的增大,降解性能下降.这些研究为评价润滑油对环境的影响及开发可降解型润滑油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采用液相氧化法和循环动态吸氧法了喹啉及吲哚和烃氧化性的影响。循环动态吸氧实验结果表明,低氮浓度的氮化合物能促进进饱和烃的氧化,高氮浓度的氮化合物能提高饱和烃氧化的诱导期,但在诱导期的前后阶段内,氮化合物对饱和烃氧化的影响程度不一致,液相氧化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的形态是影响饱和烃氧化的重要因素,吲哚与金属铜具有协同促进饱和烃氧化的作用,而吲哚与环烷酸铜则有很好的抑制饱和烃氧化的效果。当有硫化合物共存且硫氮原子比不同时,喹啉和甲基基硫醚分别是影响饱和烃氧化最显著的因素,所以氮化合物对饱和烃氧化的作用受氮化合物浓度,氧化反应时间,催化剂的形态及硫,氮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复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润滑油起到了保护机械和加工件的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润滑油质量的优劣最重要的一项评定指标是其抗乳化性能。抗乳化性与润滑油里水分的含量有关,一旦润滑中含有水分,则会直接破坏润滑油所形成的油膜,从而使润滑油的效果变差,加快部件之间的锈蚀,所以润滑油中的水分越少越好,因此要加强对润滑油抗乳化性能的测定,在测定过程中要注意蒸馏水的电导率和PH值对结果的影响作用。文中对润滑油抗乳化性能试验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纳米粒子作为润滑油添加剂能够表现出极好的摩擦学性能,在润滑油中具有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和润滑性能,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更好的抗磨性能,适合在高载荷、长时间工作状况下使用,在摩擦学领域起到重要作用.介绍了纳米润滑粒子的制备和应用现状,概括了纳米润滑粒子的摩擦学性能和机理,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绿色润滑油在高温下易氧化而失去其良好抗磨损性能这一难题,将纳米二硫化钨在超声波作用下经表面改性后应用于绿色润滑油中.通过四球摩擦试验机测定其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纳米二硫化钨可以明显提高基础油的减摩性能和极压抗磨性能,并使基础油即使在被高温氧化的情况下仍能保持良好的抗磨损性能;采用PH1550EACA/SAM多功能电子能谱仪及其附带的离子溅射技术对磨斑表面进行俄歇电子能谱分析和深度剖析,结果表明纳米二硫化钨的片层状结构和其在摩擦表面形成的吸附膜及FeS膜能显著降低摩擦副表面间的磨损;最后试制了一种含纳米二硫化钨的全配方绿色发动机油,与国外品牌发动机油进行对比研究后,发现该种发动机油具有比国外品牌发动机油更加优良的抗磨、减摩、极压性能和粘温特性.  相似文献   
10.
含油率对涡旋压缩机压缩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考虑到润滑油影响的压缩腔和背压腔工作过程数学模型,并对压缩过程进行了计算模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定运行条件下的实验研究。得到了流入压缩腔内的润滑油量与涡旋压缩机容积效率,压缩功率损失,背压和排气的关系的曲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