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自然科学   1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前存在的早期单相流返排的数学模型适用于致密油气储层,却不适用于页岩气储层,这是因为页岩气井早期返排阶段不存在单相流,而是气水两相流。利用北美某页岩气储层压裂水平井的返排数据分别绘制气水产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和气水比随累积产气量的变化曲线,气水产量曲线在早期返排阶段气水同产,表明裂缝中存在自由气的消耗;而气水比曲线根据斜率的正负将返排分为两个阶段,并针对曲线的“V型”进行原因分析。针对气体早期返排阶段,建立裂缝系统物理模型,运用物质平衡方程和扩散方程,推导得到页岩气井早期两相流返排数学模型,数学方程表明:等效压力与拟时间成线性关系。应用现场实例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拟合现场数据,拟合得到的直线斜率可用于估算原始裂缝体积,截距可以给出裂缝半长和裂缝渗透率之间的关系。本文创新性地对返排数据进行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得出适用于现场估算裂缝参数的返排数学方程,从而为认识裂缝特征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脱氮性能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文章对单级上流式曝气生物滤池的脱氮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有机负荷为4~12kgCOD/(m3·d)、水力负荷1~4m3/(m2·h)及气水比1∶1~5∶1的工艺条件下,COD和NH3-N的去除率达到70%~86%和53%~79%。在水力负荷较低时,控制气水比可以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  相似文献   
3.
针对受污染的水库水源水进行中试规模的生物陶粒滤池预处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生物陶粒滤池能有效地净化受污染水源水水质,对CODMn、NH3-N、NO-2-N、浊度、藻类总数、锰、THMFP等的平均去除率范围分别为19.3%~35%、89%~96.5%、97.5%~99%、57.5%~69%、60.1%~84.3%、59%~84.6%、10.4%~24.8%。其适宜的工艺参数为:水力负荷(滤速)4~6m/h,气水比0.75∶1~1∶1;反冲洗周期3~7d。  相似文献   
4.
作者通过对运行塔测试数据的观察和理论分析,认为除气水比外,进水温度和湿球温度的影响不容忽视,并归纳为水的温态比的影响,从而建立塔的热工特性方程。由此可求得运行塔在设计工况下所具有的交换数,与该工况所需交换数相比较即可评定塔的热工性能。也可用来预测各运行工况下塔的排热量。由于仅考虑气水比影响的塔(填料)热工特性方程的求解值偏大,作者建议在试验塔测试台上整理热工特性方程时,应考虑水温态比的影响,使藉此设计的塔具有足够的填料容积,保证有良好的热工性能。  相似文献   
5.
水动式风机冷却塔的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斌 《广东科技》2012,21(9):151-152
介绍了某厂冷却塔风机由电机驱动改造为由水力驱动的节能改造情况,简介了水动式风机的工作原理和优点,并对改造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分析和计算。水动式风机应用在冷却塔的设计和改造上,其结构简单,效果优异,安全可靠,经济性好,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但并非所有传统的冷却塔都适宜改造成水动式风机,只有经过科学的工况计算和准确的系统模拟,符合应用范围,满足前提条件者才具备改造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气水比是影响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试验通过改变气水比的值,比较CODCr、NH3-N和浊度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以活性炭作填料的曝气生物滤池中,其最佳处理效果的气水比为4∶1,此气水比下的CODCr去除率为94.51%,NH3-N去除率为90.75%,浊度值为1.11NTU(Nephelometric Turbidity Unit,NTU)。出水中CODCr的浓度为13.44mg/L,NH3-N的浓度为3.12mg/L,出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序批式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序批式接触氧化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HRT)、曝气量、冲击负荷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HRT为6h、气水比为20:1的条件下,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对COD105~565mg/l、NH3—N7.2~32.6mg/l的生活污水,COD和NH3—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和97%;在一定范围内,冲击负荷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人工曝气对垂直潜流人工湿地运行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进一步提高人工湿地系统的运行效能,通过设置4组不同曝气强度的单元垂直潜流人工湿地反应器,对基质内人工曝气对湿地运行效率的影响以及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保持湿地运行稳定性上的作用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气水比为6时,反应器内部的溶解氧环境最为适宜,整体的运行效率达到最优,其COD去除率为67.10%,NH3-N去除率...  相似文献   
9.
再矿化工艺中二氧化碳的溶解是关键.该文主要研究进水流量、CO2曝气量、曝气方式、硬度和碱度等因素对二氧化碳接触池内CO2溶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CO2的溶解量与气水比成线性关系,气水比越大,CO2溶解量也越大;停留时间越长,CO2溶解量就越大,但对CO2曝气效率而言,存在最佳停留时间;在接触池内曝气点越多,曝气效率越高;水的硬度并不会对CO2的溶解造成影响,水中\[HCO3-\]碱度对CO2的溶解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缺氧/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法(A/BCO)处理食品废水,弥补当前工艺的缺陷,实现投资低、效果稳、污泥少、氨氮和CODcr高去除率.通过对废水中两个主要的指标CODcr和氨氮(NH3-N)的去除率进行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气水比(GWR)研究.结果表明,随着HRT的延长,CODcr的去除率呈现较快的增长,之后速度放缓,并且开始呈下降的趋势.同时在此过程中,氨氮的去除率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去除率的增长速度呈不断下降的趋势,最终可以得到结论,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10 h;对GWR而言,随着GWR的不断提高,CODcr去除率是先上升后下降,氨氮的去除率是先升高后平稳再略有下降,最终得到结论,GWR选择为15∶1为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