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自然科学   19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分析了戈壁针茅荒漠草原不同群落近地面反射光谱特征与产草量的相关关系、初步分析了同一群落类型不同月份近地面估产模型的动态.确认荒漠草原植被指数与产草量的相关性受群落类型、植被指数类型及测定月份的影响.比值植被指数(RVI)与标准差植被指数(NDVI)是比较稳定的估产指数,在产量较低的月份,植被指数与产草量之间趋于曲线相关,而在产草量较高的月份,二者之间趋于直线相关.  相似文献   
2.
条件植被温度指数干旱监测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合应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土地表面温度(LST),提出了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的概念,并将其用于干旱监测。VTCI的定义既考虑了区域内NDVI的变化,又强调了NDVI值相等时LST的变化,可解释为NDVI值相等时LST差异的比率。分别以陕西关中平原地区和美国大平原南部地区为研究区域,应用AVHRR和MODIS卫星遥感反演的NDVI和LST产品,以及累计降水量和降水偏差数据,证实了条件植被温度指数是一种近实时的干旱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3.
4.
为探寻无人机遥感对矿业复垦区域植被指数覆盖度的快速提取方法,以四川古蔺某硫磺复垦区为研究对象,通过ZC-6型无人机获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多种植被指数计算方法作为分类器的选择,使用直方图峰谷法、基本全局阈值法及其融合方法确定图像最佳分割阈值,从而获取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结果.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指数分类后的结果有所差异,EXG和VDVI植被指数分类后影像界定较为清晰,而NGBDI指数分类最为模糊;单一直方图峰谷法和基本全局阈值法所得分割结果不理想,而将二者融合后的阈值确定法能结合彼此的优势,弥补灰度不明显或多峰现象的缺点;植被覆盖度(FVC)提取精度显示,基于VDVI提取的人为干预条件下FVC的绝对误差和提取误差分别达到0.0409和7.05%,而基于EXG提取的自然条件下FVC的绝对误差和提取误差分别达到0.0366和6.94%,表明利用VDVI和EXG结合B-H融合的方法可有效用于复垦区条件下的FVC提取.  相似文献   
5.
<正>1引言传统的农业单产预测方法主要有农学预报方法、统计预报方法、气象统计方法等,这些方法分别从不同角度来建立作物单产模式。区别于以往的估产方法,上世纪70年代以  相似文献   
6.
基于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的干旱监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陕西省关中平原和渭北旱塬为研究区域,应用1999-2005年每年5月上旬的AVHRR卫星遥感数据,对比分析了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温度的几种干旱监测方法:包括条件植被指数(VCI)、条件温度指数(TCI)、距平植被指数(AVI)和条件植被温度指数(VTCI)等,研究了VTCI与其他干旱监测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在研究区域的适用性.从研究区域旱情分布来看,VCI的干旱监测结果不符合研究区域干旱的分布规律.从监测结果的影像纹理特征来看,VTCI和AVI可能适合于研究区域的旱情监测.通过进一步对比分析遥感干旱监测结果与累计降水量的监测结果,得出了VTCI更适合于研究区域的干旱监测.  相似文献   
7.
以西双版纳地区橡胶林为对象,设置93个900 m2样地并测量每株胸径等数据,根据经验式计算样地生物量,并分析了生物量与样地调查时间接近的2010年Landsat TM影像的反射率和植被指数的相关性,建立生物量估算模型,计算了该地区橡胶林生物量.结果表明:①生物量与可见光波段(TM1,TM2,TM3)(P<0.01)和中红外波段(TM5,TM7)反射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NDVI,RVI和GI植被指数则呈显著正相关(P<0.01);②GI植被指数是生物量的最佳估算因子;③橡胶林生物量变化在1~291 t.hm-2之间,平均值为(75.90±58.75)t.hm-2,总生物量为1.97×107 t;④生物量在景洪市和勐腊县南部地区较高,且随海拔升高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趋势,最大值出现在600~700 m.  相似文献   
8.
基于改进型B-P神经网络的西天山云杉林生物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天山云杉林为例,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NDVI等七个植被指数和TM/ETM数据主成分变换后的前5个主成分为自变量,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西天山尼勒克林区遥感影像数据与云杉林生物量实地数据之间的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训练和仿真,与实地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云杉林生物量估算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为8.2...  相似文献   
9.
以合肥市某一街区IKONOS影像为例,基于道路中心绿化带信息,提取植被指数,利用边缘检测方法提取绿化带轮廓线,并根据形状指数和面积阈值等方法去除噪声,然后通过缓冲区分析和叠加分析,成功提取了道路信息.结果表明:基于中心绿化带信息的道路提取方法,简单易操作,对于城市遥感中道路提取具有重要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气象卫星植被指数进行我国植被的宏观分类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盛永伟 《科学通报》1995,40(1):68-68
在全球变化研究中,植被被认为是一个反映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指示器,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其中植被类型又是进行植被研究的基础.我国地域广阔、植被类型复杂,利用常规方法进行全国植被调查是一项耗资费时的艰辛工作.近年来日益成熟的遥感技术为植被的空间分类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我国已多次利用多光谱的Landsat/TM,MSS数据,用于植被的光谱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