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自然科学   20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拟声词在模拟对象和语义特征方面具有共性,在拟声理据和句法功能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拟声词翻译中,译者可以根据这些共性和差异性而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如:直译法、意译法、抽象法等,以使译文美感度提升。  相似文献   
2.
对英语拟声词进行归纳、总结,有利于我们对英语词汇的学习。  相似文献   
3.
从形态、构词法两个方面分析了漫画中出现的笑声拟声词的特点?补充了辞书对这方面论述的不足,基本概括了这类词形态特点的全貌,并分析了这些临时拟声词的形成方式。同时,根据音象征理论,并使用SD法,分析考察了这类词的感情色彩意义特点,揭示了笑声的物理意义和色彩意义与元音、辅音音素象征意义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4.
从形态、构词法两个方面分析了漫画中出现的笑声拟声词的特点,补充了辞书对这方面论述的不足,基本概括了这类词形态特点的全貌,并分析了这些临时拟声词的形成方式。同时,根据音象征理论,并使用SD法,分析考察了这类词的感情色彩意义特点,揭示了笑声的物理意义和色彩意义与元音、辅音音素象征意义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
李鸿曜 《科技资讯》2013,(1):230-230
拟声词在英语、汉语中都是非常重要的词汇、语言现象。本文研究英汉拟声词的异同,以加深我们对英汉拟声词的了解,更好地掌握拟声词这一修辞格。  相似文献   
6.
在上古汉语到近代汉语的发展过程中,拟声词的句法功能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存在着一种很不平衡的现象:拟声词作补语的现象基本消失,作状语的功能却大大增加。拟声词从补语到状语地位的转变是由汉民族具象性思维决定的,而在此之前拟声词作补语现象的大量存在,是为了适应诗歌韵律的要求而作出的调整,是汉民族整体思维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从修辞学的角度,探讨了英语拟声词的区别、在诗歌中的运用以及拟声词的英汉互译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从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语言习惯,以及不同的审美观念等角度对英汉拟声词的修辞功能作比较研究。指出英汉拟声词不仅具有语法功能、造词功能、语篇功能,而且还有很多修辞功能,如能匠心独运,常可收到直观、形象、生动的效果,使语言具有强大表现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邵玛峰 《科技信息》2007,(26):201-201
古今作品不同语境下对于拟声词的重视与实例剖析,阐明其独特妙用。  相似文献   
10.
胡金 《科技信息》2007,(27):475-476
本文主要从构词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以及联系性、比喻性等三方面对汉语拟声词和英语拟声词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汉英民族对于不同事物的拟声词的约定俗成的表达法,以提高我们的汉英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