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自然科学   3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北戴河鸟历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这著名的诗句,描写北戴河海滨的风光.这里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旅游、休养和避暑胜地,也是候鸟聚集的乐园.世界上大部分鸟类都有随气候迁徙的习性,而鸟类的迁徙大多遵循着固定的路线,风光旖旎的北戴河海滨恰恰处于这样的一条路线上.每年春初秋末都有大量的鸟从北戴河飞过,有些还作短暂的逗留,因此这里是理想的观鸟和研究鸟类的基地.北戴河能见到的鸟类之多,在世界上不  相似文献   
2.
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蚯蚓区系组成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帽儿山林区蚯蚓种类较丰富,有2科6属8种,正蚓科的赤子爱胜蚓、粉正蚓及微小双胸蚓为优势种,从年龄结构上看,该地区蚯蚓种群属增长型,成蚓少于幼蚓,对林型系列研究表明白桦林的蚯蚓数量最少,对生态系列蚯蚓研究表明,蚯蚓生物量和个体密度随着地形坡位的升高而增大,热量因子对森林生态系统蚯蚓种群分布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分子系统学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明  王小明 《大自然探索》1997,16(1):48-51,20
本文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护角度,介绍了分子系统学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分子系统学中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近交系BALB/c小鼠繁殖与保种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银平  万筱荣 《江西科学》1997,15(3):180-183
在保种繁殖过程中,采用修饰平行线系统保种法对近交系BALB/c小鼠进行严格兄妹交配繁殖,保持完整的谱系记录,控制饲养环境条件,成功地建立了BALB/c小鼠基础群及血缘扩大群,广泛提供科学研究试验应用。  相似文献   
5.
关于动物学课程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学类专业课程改革大幅压缩了动物学课程的教学用时,但学生的动物学知识和能力不能弱化。教师必须转变课程理念,突出动物学课程的基础性,加强课程的人文性,创新教学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美国一家水族馆饲养的蟒蛇最近出现怪异症状——长时间呆视前方,看起来醉醺醺的,甚至身体打结自缠直至濒死。  相似文献   
7.
卢汰春 《大自然》2010,(5):64-65
台湾鹎(Pycnonotus taivanus)是我国台湾15种特有鸟类中最易见到的一种,它仅分布于台湾岛东部自苏澳以南至恒春半岛。  相似文献   
8.
1引言 动物学是一门具多分支学科的基础科学,不仅学科本身的理论研究内容广博,与农、林、牧、渔、医、工等多方面的实践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纷纭多彩的动物界不仅为人类的衣、食、住、行提供了宝贵资源,也为美化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提供了丰富内容。  相似文献   
9.
在动物大世界中,昆虫占了很大的比例,据统计,全世界昆虫有100万种以上。昆虫在动物学中属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它们与人类生活关系非常密切,人们以它们的食物和生活习性给人类带来利益或者危害为标准,给它们区分为"害虫"或"益虫"。  相似文献   
10.
经北京实验动物学学会提名,通过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人才工作部门的领导、市科协组织工作委员会部分委员和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委员会的评议与推荐,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评审委员会的评审,中国科协常委会批准,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实验动物资源研究所所长贺争鸣研究员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