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0篇
自然科学   571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河南科技》2006,(10):27-27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研制出一种可降解膜水稻控释肥料,该成果属农业技术类研究成果,可在我国水稻种植区普遍应用,无副作用。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利用天然、半天然高分子材料为包膜主成分,采用自行研制的流化态双喷床包膜新工艺,研制成可在30-330天内人为控制肥料养分释放的可降解膜控释肥料,该控释肥料无毒、施入土壤后的2年内完全降解,无残留,能减少肥料对大气、土壤、水体等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不同秋季施肥处理条件下油松容器苗和裸根苗苗期生长、养分积累和造林效果的差异,为生产上培育油松良种壮苗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大田培育的当年生油松播种容器苗和裸根苗为研究对象,设置0(对照)、12、24、36 mg/株4种秋季施肥水平,于90%以上苗木形成顶芽后进行施肥处理,并于翌年进行雨季造林试验。测定造林前的苗高、地径、生物量、根冠比、养分含量及造林后苗木成活率和苗高、地径相对生长量等指标,分析出圃苗木性状与造林效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秋季施肥24 mg/株处理下的油松容器苗苗高、地径、生物量、氮、磷、钾含量均表现最佳,该处理下容器苗整株生物量、氮、磷、钾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41.8%、31.4%、65.6%和48.8%;油松裸根苗受秋季施肥影响较小。容器苗氮含量在各器官中的分布从大到小表现为根>叶>茎,裸根苗氮含量在各器官中的分布从大到小表现为叶>根>茎;磷、钾含量在容器苗和裸根苗各器官中的分布从大到小均表现为叶>根>茎。雨季造林试验结果显示,油松造林效果受苗木类型影响显著,容器苗造林当年和第2年春季的苗高、地径相对生长量...  相似文献   
3.
甘蔗联合固氮菌对甘蔗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从广西不同地方、不同品种的甘蔗分离到的甘蔗联合固氮菌若干株的固氮酶活性,并将这些菌株接种甘蔗,分析接种了甘蔗联合固氮菌的甘蔗根组织的固氮酶活性,研究它们对甘蔗叶中氮、磷、钾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富钾硅复合物对水稻土中有效K,Si,Ca,Mg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钾硅复合物为绿豆岩煅烧产物,本文通过盆栽对比实验研究它对水稻土中有效K,Si,Ca,Mg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土中施入K,Si,Ca,Mg后,被水稻带走部分养分,土壤养分仍有变化;尽管富钾硅复合物中的K,Si,Ca,Mg多为枸溶性养分,但均能供给水稻生长发育需要,并具有一定后效.  相似文献   
5.
不同播期对甜玉米籽粒N,P,K及可溶性糖的积累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对三个甜玉米品种进行不同播期的播种试验,分析其籽粒产量,N,P,K和有机物质的养分积累.试验结果表明:三种甜玉米播期在3月份和9月份,养分积累的各项指标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6.
巴西陆稻植株在移栽期——分蘖盛期的氮、磷、钾吸收量较少,分别占其吸收总量的17.1%,12.8%,13.0%,在分蘖盛期——孕穗期氮磷钾吸收量比重最大,分别占其吸收总量的50.1%,53.7%,48.7%左右。氮、磷、钾用量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以及植株氮、磷、钾吸收总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氮肥用量与植株钾素吸收总量亦呈极显著正相关。在中氮、磷、钾水平下,吸肥优势明显,物质生产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不同施肥对稻麦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0年在国家紫色土肥力和肥料效益监测基地上长期定位试验小区(西南农业大学校本部农场)内,进行的不同施肥处理对稻麦养分吸收利用影响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施N肥能提高稻麦子粒含N量,施用P肥能提高稻麦植株各部位P含量,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比单施化肥处理水稻含P量高。施用K肥能提高小麦茎叶含K量,但子粒中K含量变化较小,K主要保留在茎叶中;C1能促进小麦对K的吸收。小麦对N、P、K肥的利用率分别为27.8%、38.9%和22.9%;水稻对N、P、K肥的利用率分别为35.8%、26.8%和41.8%。水稻对H肥和K肥的利用率高于小差.而小麦对P肥的利用率则高于水稻。  相似文献   
8.
蒋燚  朱积余 《广西科学》2003,10(4):317-320
1997~ 2 0 0 0年在广西苍梧县林业科学研究所的 3年生湿地松林中 ,按相同坡向、坡位、坡度设置 2 0 m× 5m的集雨区、集水槽、蓄水池构成 3个地表径流场 ,其中 为马占相思 (Acacia mangium)纯林 , 为马占相思×湿地松 (Pinuselliotii Engelm)异龄混交林 , 为湿地松纯林 (对照 )。再在 2年生黄皮 (Clausena lansium) 果园设置 4个地表径流观测场 ,设置方法同上 ,其中 ,径流场 A内种扶芳藤 (Euonymusf ortunei)、B内种花生 (Arachishypogaea) ,C内种鸡骨草 (Abrusmollis)、D未间种植物 (对照 )。测定径流场的地表径流量 ,径流的含沙量、淤泥量及其样品中的全 N、全 P2 O5、全 K2 O、有机质和 p H值 ,分析土壤养分的流失 ,评价不同造林模式的水土保持效益。结果表明 ,马占相思纯林和马占相思与湿地松的异龄混交林 ,水土流失量分别比对照 (湿地松纯林 )减少 5 0 .70 %和 17.77% ,年平均含沙量分别比对照减少 5 0 .35 %和 4 2 .0 6 % ,黄皮果园间种扶芳藤模式的水土流失量和含沙量分别比对照减少 90 .36 %和 6 5 .78%。  相似文献   
9.
速生阶段第2代杉木林养分循环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第2代杉木人工林小集水区径流场定位观测的数据资料,利用分室法建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数学模型,并对15%和30%两种间伐强度的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2代杉木林生态系统中除土壤分室外,其余各分室养分的贮存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与对照相比,两种经营措施对地下部分养分库影响不大,对地上部分养分库影响较大.15%和30%的强度间伐后,生态系统内地上部分养分积累量恢复到间伐前的水平,分别需要6a和9a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李生秀 《科学通报》2004,47(6):548-548
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21世纪西部开发的战略核心. 实现这一战略, 对农业生产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农业活动不仅关系环境健康与生态安全, 也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西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 提高水分和养分资源的利用效率. 位于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是培育中华民族的摇篮, 也是中国农业的源地. 几千年来, 黄土高原的农业生产对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一地区有着农业发展的优势, 也有着不利因素, 即作物生产既受水分不足的胁迫, 也受养分不足的胁迫. 降水少植物生长不良使土壤难以累积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