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84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62篇
自然科学   4475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117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93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80篇
  2013年   275篇
  2012年   263篇
  2011年   257篇
  2010年   248篇
  2009年   286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161篇
  2005年   145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09篇
  1999年   89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71篇
  1996年   90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已完钻超深裸眼水平井侧钻技术是经济、高效开发油藏剩余油的主要手段之一,传统的磨铣钢套管开窗侧钻技术存在下入摩阻大、磨铣耗时长导致开窗失败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基于多材质复合管柱的超深水平井裸眼井壁支撑工艺,结合中国西北油田已完钻超深裸眼水平井井况,首先,提出了基于“铝合金+碳钢”的多材质复合管柱组合及设计方法;其次,开展了基于管柱实物屈曲实验数据的管柱临界屈曲载荷计算模型适用性评价,并优选出了适合于“铝合金+碳钢”多材质复合管柱的屈曲临界载荷计算模型;最后,研究了综合考虑管柱扭矩、摩阻、刚性、井眼条件、管柱强度及材质的多材质复合管柱下入性分析方法,并利用下入性分析软件对西北油田顺北X1井、X2井、X3井、X4井复合管柱进行了下入可行性评价。该方法在X1井和X2井得到成功应用,进一步论证了该工艺现场应用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超深水平井裸眼井壁支撑的复合管柱设计和下入可行性评价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西湖凹陷西斜坡花港组、平湖组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录井资料分析及岩心和显微薄片观察,研究裂缝的宏观与微观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其主要发育层理缝和构造缝.层理缝主要为水平缝和低角度缝,且已被充填;构造缝主要为垂直缝和高角度缝,充填缝和未充填缝各占一半.裂缝的发育受岩性、单层厚度、断裂及地应力场的综合影响.在交会图法(定性)和概率判别法(半定量)研究的基础上,将岩心观察统计结果与常规测井曲线和成像测井成果相对比,综合预测与评价裂缝发育段,认为有利的裂缝发育层段为花港组下段和平湖组中下段.  相似文献   
3.
阐述螺旋相位滤波实现图像边缘增强的原理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几种螺旋相位实现边缘增强效果,同时对螺旋相位滤波器的应用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以一维有缺陷混凝土板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Leverberg-Marcluardt和径向基神经网络算法,对缺陷的深度与厚度进行识别,从而实现对混凝土板内部缺陷的三维重构,称为红外CT模拟.两类神经网络算法的识别结果表明:Leverberg-Marcluardt神经网络较径向基神经网络具有更好的收敛精度与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5.
6.
核磁共振成像用的磁体要求在一定的磁场强度下保持大范围的均匀度。本文给出球形空芯磁体和环形空芯磁体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线性元的电阻抗成像的数学模型和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电阻抗成像的数学模型,先利用有限元方法将其离散化,再把它转化为非线性优化问题,并给出了利用牛顿法求解这一问题的具体算法.最后进行了一系列数值仿真对比实验,证实了这一算法的有效性,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9.
针对吐哈第一口5000m以上的超深井——台参二井,在室内优选了钻井液体系——钾盐聚磺钻井液,对所钻遇的大段硬脆性泥页岩有极其特殊的防塌作用,确保了安全钻井,使吐哈第一口超深井─—台参二井顺利完钻.  相似文献   
10.
数码相机早已摆脱电脑外设的范畴,而成为引领数码时代新潮的主流产品,目前数码相机市场的竞争可谓是相当的激烈,各大品牌纷纷推出自己的最新款机型,但面对销售火爆琳琅满目的数码相机,很多用户都对数码摄影跃跃欲试,但是怎么选择适合自己尺度的数码相机就让很多读者无所适从。下面我们分别来看一下各大品牌的主打机型的性能优缺点何在,希望对各位的选购和使用有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