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自然科学   5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志留纪-泥盆纪陆地革命以早期维管植物的起源和辐射演化为标志.早期维管植物的繁盛导致形成全新的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 SPAC).早期植物在根系、输导组织、气孔、叶片、个体大小和构型等方面的一系列演化革新,深刻改变了SPAC中的水分传输过程与机制.由于根系的进化及其诱导的化学风化作用增强,泥盆纪以来的古土壤厚度逐渐增大、分层结构复杂化、组成成熟度增加、类型多样化.伴随着早期维管植物的演化, SPAC的空间范围极大扩展,生物可利用水资源增多,水分在SPAC中的循环过程更为复杂、高效.早期维管植物的辐射增强了植被-地貌-水循环之间的反馈机制.志留纪晚期以来,植被与水文、地貌、生物地球化学等物理和化学要素相互作用,维管植物型陆-海水文连续体(land-ocean hydrologic continuum, LOHC)形成并逐步发展,内陆水体流域至滨岸体系的地貌稳定性增强,由陆到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物质供给和迁移体系产生变革.早期维管植物通过SPAC、LOHC系统及其内部过程与全球水、碳循环耦合,表现为稳定的低地生境增多,植物残...  相似文献   
2.
古海洋中的热水喷口—广西大厂例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笔者首次发现广西大厂存在泥盆纪存在海底热水活动的喷口,地质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它们是由富二氧化硅、硫化物和成矿元素的热水溶液喷出海底沉积形成的,是大厂超大型矿床、硅质岩和生物礁古油藏热水沉积成因最直接的标志。  相似文献   
3.
文章将龙门山地区泥盆系划分为四个沉积旋回,即四个地层层序,建立了该区泥盆纪海相碳酸盐锶、碳同位素地层曲线,并将同位素演化与沉积旋回结合起来研究该区泥盆纪的海平面变化。  相似文献   
4.
枝蕨纲是中泥盆世至早石炭世的一个重要的植物类群。作者对枝蕨纲代表植物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支系统学研究。枝蕨纲中可识别出伊瑞蕨目、瘤指蕨目和其他一些过渡类型。伊瑞蕨目和瘤指蕨目演化关系密切,二者分别以营养性末级附枝的顶端回弯和具瘤指蕨型的植物体组构为近裔共性。中国中上泥盆统的Metacladophyton和Polypetalophyton比伊瑞蕨目和瘤指蕨目进化程度要高,可能代表枝蕨纲内的一个新的高级分类单元,以具片化的末级附枝及次生生长为特征。伊瑞蕨目和瘤指蕨目出现在中泥盆世,而以Metacladophyton和Polypetalophyton为代表的进化类型出现在中泥盆世晚期至晚泥盆世早期。从伊瑞蕨目、瘤指蕨目到Metacladophyton和Polypetalophyton,侧生分枝系统显示了从三维的枝系统向似羽片状系统逐渐演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以拥有着尖牙、大嘴、三角形背鳍的大白鲨为代表的鲨类动物在地球上是如何出现并进化的呢? 实际上科学家普遍认为在鲨类动物出现之前,鱼类身上有一种类似“甲胄”的东西。  相似文献   
6.
龙门山地区泥盆纪海平面升降由三个准二级旋回叠加组成:第一个含S1~S3层序所对应的三个海平面升降旋回;第二个、第三个分别含S4~S10六个和S11~S18八个层序映射的三级海平面组合而成。海平面升降频幅样式可识别低频低幅、高频低幅、低频高幅、高频高幅四种类型,整个泥盆纪表现为早晚期低频低幅型,中期则以另外三种混合叠加为主。最高、最低海平面对比显示全球各大陆具不等时性,全球海平面升降规程则具相似性。  相似文献   
7.
8.
首次系统应用化学-生物地层学对长期遗留的、严重阻碍了油气勘探开发步伐的塔里木盆地重大疑难地层问题:晚奥陶世-志留纪-泥盆纪-早石炭世地层划分对比和东河砂岩时代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厘定了几条重要的相关地层界线,并将东河砂岩的时代确定为泥盆纪晚泥盆世弗拉斯期。这些研究成果表明,化学-生物地层学对高分辨率地层划分对比、尤其是对在化石缺乏地区和层段进行地层划分对比工作有重要的意义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地衣是真菌和藻类(主要是蓝藻、绿藻)的共生体,它是改造陆地表面的先驱者,使陆地变成能够适合其他高等植物生长的环境。在地质记录中,地衣化石非常稀少,以前报道的最早的地衣化石来自苏格兰距今约4亿年前的泥盆纪硅质结核中;真菌化石的报道也很少,最早的、可靠的真菌化石记录是  相似文献   
10.
柴北缘构造带泥盆纪构造属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露头及钻井资料,依据沉积学理论,对柴达木盆地东北部泥盆系地层厚度、碎屑颗粒组成、锆石年龄、超覆关系和沉积体系展布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柴北缘地区(包括柴北缘构造带与欧龙布鲁克微板块)泥盆纪发育自南向北展布的沉积体系,碎屑物质来源于由多个前泥盆纪构造岩片组成的造山带;该阶段柴北缘构造带构造属性既不是前陆盆地也不是裂陷槽,而是由多个前泥盆纪构造岩片组成的造山带;该造山带隆升开始于距今约465 Ma,遭受剥蚀开始于距今约430 Ma,其隆升可能持续到晚石炭世甚至二叠纪早期,初步推断该造山带至少存在了190 Ma,包括距今465~430 Ma的山体隆升与距今430~275 Ma的山体剥蚀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