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地球科学   7篇
  2022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崔银亮  杨灿 《云南地质》1998,17(2):207-215
矿区位于兰坪-思茅中生代裂陷槽南端西缘,蚕洞河背斜东翼及倾伏端,西邻澜沧江大断裂带。矿床于50年代发现,先后有不同部属的地质队进行过踏勘,70年代作过菱铁矿普查评价,80年代以来随着地质工作的不断深入,现除铁达中型之外,铜铅锌也具一定规模,已构成一个小型多金属矿床,且具很大的找矿前景。赋矿地层为三叠系中、上统,且以上统为主,矿体主要赋存于上三叠统大路边组(T3d)中下部的碳酸盐岩中。笔者在总结成矿地质特征基础上,重点分析讨论控矿因素,提出矿床成因是受礁洼控制的典型的海相热水喷流沉积矿床。  相似文献   
2.
新山铁多金属矿矿床规模大、品位高、共(伴)生有铜铅锌银等多种有用组份。经历了火山(海相)喷发、生物化学沉积、成岩作用、地下热水循环改造等多期成矿阶段,属火山喷发沉积—改造(层控碳酸盐)型矿床。  相似文献   
3.
宋涛  孙曼  刘志高 《地理研究》2022,41(3):633-646
边境地区发展是新时期人文地理学研究的热门议题,其产业演化深受地缘政治、国家和区域政策、本地发展、跨境交流等多元要素影响。本文在借鉴演化经济地理中制度演化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构建了开放发展视角下边境地区制度与产业协同演化的分析框架,并运用该分析框架剖析了边境地区制度与产业演化的动态过程、行为主体逻辑和开放发展的演化过程。本文选取了中老边境门户城市——云南西双版纳的勐腊作为案例区域,揭示了其不同阶段开放导向下制度与产业协同演化的四个模式,即层叠、转化、转变和替代。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推进,深化开放导向下的“制度转化”与“良性层叠”将进一步强化勐腊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合作节点地位。这种双向开放导向下的边境地区多重制度与产业协同演化路径模式,有助于深化和丰富边境地区、区域产业演化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云南勐腊地区某岩盐矿进行了1∶50 000高精度重力测量,通过分析重力异常,并反演了穿过异常中心的1条地震剖面以及岩盐体顶底界面,与已知钻孔资料一致,表明反演的可靠性。通过重力异常及反演,结合地质解释推断岩盐体的成因及规模,为下一步勘探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矿体赋存于中侏罗统小红桥组(花开左组下部)上段近东西向断裂破碎带中.已圈定V1、V2两个矿体,分别受F1、F2断裂控制,伴生Pb、Zn、Ag、Co、Ni,矿石以辉铜矿、黑黝铜矿为主,应属受断裂破碎带控制的构造角砾岩热液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6.
边境地区是我国的安全屏障和对外交流的门户,其产业演化深受地缘政治、国家和区域政策、当地发展条件等多元要素影响,嵌套于多尺度的社会经济发展框架中。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边境地区的产业演化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边境城镇——云南省勐腊县作为案例区域,在进行实地调研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利用演化图谱、相关分析等方法,剖析了勐腊县的典型产业演化过程及多尺度要素作用下的产业结构演化机制。研究表明:勐腊县的橡胶、制糖和旅游三大典型产业均经历了萌芽、快速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勐腊县作为边境县,产业发展大致可以分为起步、集聚和整合三个阶段;产业的演化受到了全球化进程、国家间关系、地缘政治博弈、国家开发政策、区域发展政策等多尺度因素的影响。随着“一带一路”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进一步提速,勐腊县获得了边境合作区、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众多跨境合作发展新动能,迸发出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7.
茅草山铜矿矿体赋存于下古近系勐野井组下段与上白垩统曼宽河组之不整合界面上,认为茅草山铜矿的形成具有典型的层控特征;此外,从矿体分布规律及矿物产出特征来看,矿体形成于亦受构造作用影响.并进行了成矿远景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