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8篇
医药卫生   65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3 毫秒
1.
2.
蜈蚣是我国传统动物药材之一,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广泛,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中医药古籍中对其有详细记载,蜈蚣具有止痛、拔毒、活血等主要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疔疮、小儿急慢性惊风、痈疽等疾病,多与全蝎防风、麝香相伍。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还具有抗炎、镇痛、抑菌、抗衰老和抗肿瘤的作用,在继承了传统功效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3.
4.
蜈蚣临床应用验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蜈蚣提取物的中枢抑制作用及急性毒性宋建徽,孟祥琴,王永利,杨小平药理教研室(050017)关键词蜈蚣,中枢作用,毒性实验蜈蚣(ScolopendraSubsplnipesmutilansL)作为药用历史悠久。[宋]日华子诸家本草论蜈蚣治症癖。[明]缪...  相似文献   
6.
Dr. Zhang Zhijun, father of the authors, had rich experience in treating senile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with integrated TCM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 following is an introduction to his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stroke with medicinal insects.  相似文献   
7.
8.
患者,男,70岁,因“被蜈蚣咬伤”30分钟,被家属送入我院急诊科。患者发病当晚在家中看电视,21:20时突感左手麻木.并向左上肢放射。其家属急忙查询,发现离患者约2米的墙角处有一只蜈蚣,便认为患者被蜈蚣咬伤,未作处理,急送我院。既往无高血压、冠心病等病史。人院时查体:T37℃,P100pm,R22Dm,Bp160/90mmHg,神清,急性痛苦面容,全身皮肤未见叮咬伤口及红肿,心率100次/分,律整,心音正常,无杂音,两肺呼吸音清晰,  相似文献   
9.
少棘蜈蚣活性蛋白提取及纤溶作用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少棘蜈蚣活性蛋白的纤溶性及其性质.方法 通过硫酸铵分段盐析、DEAE纤维素柱和Sephadex G-75柱层析从少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组织分离纯化出纤溶性活性蛋白,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其纤溶性,SDS-PAGE测定样品纯度和分子量,温度、pH改变对少棘蜈蚣纤溶性蛋白活性的影响.结果 分离纯化到一种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8.3 kD的纤溶性蛋白,水解纤维蛋白的比活力为42.36 u/mg.结论 少棘蜈蚣活性蛋白具有纤溶性,该成分在40℃下基本稳定,最适温度35℃,最适pH8.0.  相似文献   
10.
自2001年来笔者应用自拟蜈蚣芦荟软膏外用,配合中药内服治疗带状疱疹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门诊就诊并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确诊的带状疱疹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其中男28例,女14例,年龄18~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