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0篇
工业技术   16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NL句法分析中超语法符合现象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回顾并总结了句法层次上六种不同类型的超语法符合(extra grammaticality,简称EG)现象及它们的恢复原则, 描述了如何用扩充的GLR分析器(Extended GLR Parser简称EGLR)完整解决其中四种、部分解决其余两种现象的技术。在处理后两种现象时, 要涉及语义问题。  相似文献   
2.
石翠 《软件》2014,(3):68-71
结合条件随机场与伯克利句法分析器对中文专利文献中的单层并列结构进行识别。在经过分词和词性标注的中文专利语料的基础上,分别运用条件随机场和伯克利句法分析器对专利语料中的单层并列结构进行识别,提取两种机器模型相同的和识别结果中满足相应规则的并列结构识别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的识别了专利文献中的单层并列结构,取得了73.09%的F值。  相似文献   
3.
XML正成为互联网中数据表示和数据交换的标准。扩展DTD支持面向XML的查询,但结构复杂,现有工具无法解析扩展DID,获取元素之间的面向对象信息。利用JavaCC和JJTree设计解析器,包括构造语法和语义分析器,设计扩展DTD的语法规则和解析器的类结构,从而解析扩展DTD,利用解析后的扩展DTD的语法树获取面向对象信息,方便高效,不仅支持XML存储建立,而且支持面向对象XML查询方式,使得查询方式更为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4.
为了能在运行时验证OCL约束,提出了约束验证框架.针对OCL-Java代码(即OCL约束对应的可执行Java代码)插入的简单方案和封装方法存在的不足,给出了改进的代码插入方案,其中应用异常处理技术从而能够捕获冲突的约束.为了使OCL-Java代码根据设计的代码模式插入到Java程序中,对Java解析器作了修改.最后,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句法分析任务中的块边界识别和块内结构分析问题,该文基于概念复合块描述体系进行了块分析探索。通过概念复合块与以往的基本块和功能块描述体系的对比分析,深入挖掘了概念复合块自动分析的主要难点所在,提出了一种基于“移进-归约”模型的汉语概念复合块自动分析方法。在从清华句法树库TCT中自动提取的概念复合块标注库上,多层次、多角度对概念复合块自动分析性能进行了纵向与横向评估,初步实验结果证明了该分析方法对简单概念复合块分析的有效性,为后续进行更复杂的概念复合块的句法语义分析研究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汉语多重关系复句的关系层次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鲁松  白硕  李素建  刘群 《软件学报》2001,12(7):987-995
汉语多重关系复句的句法分析问题主要由复句中的关系分析和层次分析两部分组成.将多重关系复句中的层次分析作为研究对象.它是针对多种逻辑或并列关系,按照一定层次组成复杂主从关系复句而进行的关系层次分析过程.为了有效地形式化地表示多重关系复句的层次结构,提出了关系层次树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构造文法,采用部分数据驱动的确定性移进-归约算法实现多重关系复句的关系层次分析.通过开放测试对计算机实现的多重关系复句句法分析器进行考察,93.56%的正确率使所提出的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相似文献   
7.
Software tools are fundamental to the comprehension, analysis, testing and debugging of application systems. A necessary first step in the development of many tools is the construction of a parser front‐end that can recognize the implementation language of the system under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our use of token decoration to facilitate recognition of ambiguous language constructs. We apply our approach to the C++ language since its grammar is replete with ambiguous derivations such as the declaration/expression and template‐declaration/expression ambiguity. We describe our implementation of a parser front‐end for C++, keystone, and we describe our results in decorating tokens for our test suite including the examples from Clause Three of the C++ standard. We are currently exploiting the keystone front‐end to develop a taxonomy for implementation‐based class testing and to reverse‐engineer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UML) class diagrams. Copyright © 200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
WML浏览器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无线网络的飞速发展,WML浏览器在移动信息终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介绍了WML浏览器的信息处理过程,探讨了WML浏览器实现中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LALR(1)分析程序生成系统在编译器构造领域以外被许多普通软件开发者学习和使用.为帮助用户理解LALR(1)分析器方法,编写出正确、完整、无语法分析冲突的文法规范,严格定义了使用LALR(1)分析器生成器时用户可能遇到的几类文法问题,描述一个为帮助用户解决这些问题而开发的LALR(1)分析器可视化和断点调试系统VPGE.VPGE以多种视图显示LALR(1)分析器的数据结构,包括状态栈、符号栈、输入符号串、分析树和底层的自动机,支持LR分析动作的单步执行和断点调试.性能实验结果表明,VPGE比GNU的Bison有更快的分析器生成速度,从而提供了一个LALR(1)文法及分析器的快速交互式调试环境.  相似文献   
10.
With the forthcoming large-scale scientific experimental systems, we are looking for ways to construct an open,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within the new and the existing automatic test systems. The new standard of Automatic Test Markup Language meets our demand for data exchange for this architecture through defining the test routines and resultant data in the XML forma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ATML(Automatic Test Markup Language) and related standard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se new standards for a distributed automatic test system. It also describ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TML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among the existing and new test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