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1篇
工业技术   2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中遇到的效率低下和语义鸿沟问题,设计并实现了一个交互式的图像检索系统。系统首先结合人类视觉注意机制提取图像显著区域,再对不同的区域进行不同特征或不同权重的描述。最后,在初次检索后应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进行相关反馈(Rele vance Feedback,RF),使检索结果更符合用户目的。实验表明,用SVM进行反馈检索效率有大幅度提高,而PSO在小样本指导下,表现出高效的学习和快速的收敛优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宽带的基本概念(相对性,历史性)以及推动和实现宽带化的意义。强调开发关键应用的重要价值。还讨论了政府、企业、学研和社团四者的关系,由政府主导推动宽带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教育——跨越“数字鸿沟”的桥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技术狂飙突进般的发展,把整个社会从工业时代一下子推进到信息时代,使我们的生活从休闲娱乐到学习工作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令人们迷惑不解的是,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并没有缩小发达与落后、富有与贫穷的差距,由0和1堆砌而成的地平线迅速地坍塌、下陷,形成了一条难以逾越并且还在不断扩大的数字鸿沟。 幸亏,教育,是跨越这道数字鸿沟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赵小凡:中国各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突出表现在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在发展水平方面的差距刘力:工业基础薄弱,信息需求不足,是制约数字鸿沟缩小的客观历史障碍  相似文献   
5.
针对CBIR(ContentBasedImageRetrieval)中广泛存在的“语义鸿沟”问题,提出一种融合二叉树SVM分类和用户约束的图像标注与改善方法.该方法把图像标注分为基本图像标注和图像标注改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二叉树SVM多类分类策略完成初始标注,第二阶段为追加用户约束专设了语义特征库,通过计算特征库与已标注图像特征向量的欧式距离进行相似匹配对图像进一步分类,从而完成对初始标注的改善.最后,通过对Corel图像集的一系列实验,证明该方法使得图像标注效果良好,而通过追加用户约束使得图像标注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图像标注质量,提出一种反馈日志与混合概率模型相结合的图像标注方法。利用本体语义网计算标注词之间的相似性度,将相似度应用于日志分析,得到具体应用中的标注词间关系,结合标注词间的关系和图像底层特征,使用混合概率模型进行自动图像标注。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获得较好的查全率和查准率。  相似文献   
7.
研究“提供如何缩小国家间数字鸿沟的途径”的美国马里兰大学教授Wilson博士,大概没有想到“数字鸿沟”不仅表示IT给不同区域带来的“隔阂”,还表示商业社会中广泛存在的“电子高墙”。 服务管理的世界级专家Karl Albrecht和Ron Zemke,在其新版著作《服务经济》一书中有这样的断语:“‘数字鸿沟’是一面电子科技的高墙,将顾客和活生生的服务人员隔离开来。”  相似文献   
8.
讨论了CBIR系统设计的有关问题,设计了一个国产数据库DM3的图像引擎原型系统DMIE,并讨论了DMIE的系统组成与结构、各个功能模块设计,以及与DM3的集成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9.
网络是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否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是衡量当今社会进步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数字鸿沟却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这种政治文明发展的进程。弥补数字鸿沟需要加大资金投入,优化体制,强化网络参政,应该加强政府引导。关注信息弱势群体的网络参政问题应当在战略上树立起总体战略意识。  相似文献   
10.
冯艳光  李微娜 《轻工设计》2012,(22):327-327
网络是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否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是衡量当今社会进步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数字鸿沟却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这种政治文明发展的进程。弥补数字鸿沟需要加大资金投入,优化体制,强化网络参政,应该加强政府引导。关注信息弱势群体的网络参政问题应当在战略上树立起总体战略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