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2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94篇
工业技术   162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82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38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2.
泡沫压井液技术在中原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原油田部分油气层地层压力日趋降低,在作业压井过程中,因循环液柱压力过高引起压井液大量漏失,造成地层的粘土膨胀、毛管水锁、乳化堵塞等灾难性的污染,使气层渗透率大大降低,产能无法恢复。进行了泡沫压井液配方的优选,对泡沫压井液的性能进行了评价。配制的泡沫压井液在流变性能方面有着良好的稳定性、抗高温性、抗污染性和低漏失性。由于其密度低,解决了在低压气层作业时的井漏问题,给作业后的气层产能恢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场应用6口井,施工成功率100%,有效率83·3%。  相似文献   
3.
仲红艳 《微机发展》2006,16(11):59-61
轻量级容器的解耦模式被称为“控制反转”或者“依赖注入”,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由容器(运行环境)在运行期决定,从而在相当程度上降低了组件之间的耦合。该文详细论述了这种解耦模式的原理,以及依赖注入的3种主要形式,并且对几种形式进行了对比总结。  相似文献   
4.
嵌入式RTOS中任务优先级反转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屏  张艳军 《信息技术》2006,30(9):94-96
针对嵌入式实时系统任务调度策略的特点,任务在运行的时候可能被更高优先级的任务中断。分析了嵌入式RTOS中的最高就绪任务的查找算法,指出该调度算法存在的不同优先级的反转问题,并且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给出了相应的优先级继承方案。较好地解决了RTOS中任务调度中的优先级的反转问题。  相似文献   
5.
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及其与油气聚集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结合典型反转构造地震剖面,分析了断层型和褶皱型两类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上下皆正断层型和向形褶皱型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轻微;上逆下正断层型和透镜形褶皱型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中等;上下皆逆断层型和背形褶皱型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强烈。分析了反转构造的反转程度与油气聚集的关系,处于轻微反转程度的上下皆正断层型反转和向形褶皱型反转,以及处于强烈反转程度的上下皆逆断层型反转和背形褶皱型反转不利于油气聚集;处于中等反转程度的上逆下正断层型反转和透镜形褶皱型反转类型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6.
《光机电信息》2006,(9):67-67
英国与瑞士的物理学家最近发现一种放大光的新方法.可望使激光器变得更有效率。伦敦皇家学院的Chris Phillips及其在瑞士纽夏特大学(University of Neuchatel)的研究伙伴采用特殊排列的纳米微晶.在不需要粒子数反转的情况下实现了光的放大。  相似文献   
7.
柴北缘地区走滑反转构造及其深部地质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过去普遍认为柴达木盆地北缘地区的冷湖南八仙构造带的深部为向南逆冲的燕山晚期构造,浅部为向北逆冲的喜马拉雅晚期构造.但通过详细层位对比和构造分析,发现冷湖5号、6号、7号构造与南八仙构造基本为喜马拉雅晚期定型的走滑压扭构造,局部构造主体发育多条高角度走滑断层,构造变形集中于断裂带附近,而断裂带之间的凹陷则未发生大的变形,以沉积、沉降作用为特征.深部地质与地球物理特征揭示,柴达木盆地深部地壳存在低速层,地壳块体可能沿深部断裂带发生东西向的拆离作用.构造分析认为,在侏罗系烃源岩的排烃高峰阶段,冷湖6号构造并没有形成圈闭,而冷湖7号构造的高点与现今不一致,因而现在的构造高部位不具备原生油气藏形成条件.冷湖构造带附近为侏罗系断陷分布区,侏罗系厚度较大,原生油气藏可能分布在该带的周缘地区,包括北部斜坡、喜马拉雅运动早中期的构造圈闭与岩性-地层圈闭,继承性凹陷的深部以及由深凹陷内侧断裂带所围限的断块也是油气运聚的有利部位.图4参10  相似文献   
8.
贺兰山西麓中生代构造反转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小松山断裂特征的再分析和对顺层断层特征的观察研究发现,发育于贺兰山北段西麓的小松山“推覆”构造实际上是一个滑覆构造。该区于晚侏罗世之后发生大规模构造反转,贺兰山沉积特征及玄武岩环境指示该区是一大陆裂谷斜坡,在中生代早中期并不存在大规模的东西向挤压应力环境。滑覆面之下的三叠系—中上侏罗统的褶皱变形及顺层剪切是这种滑覆引起的局部构造变形,与鄂尔多斯地块西部发育的典型的东西向逆冲形成明显对比,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9.
魏学松  张育平 《微机发展》2006,16(3):213-216
在J2EE开发中,程序员经常需要面对如何将程序元素组装成类聚的应用程序,如何有效地管理组件和组件间的相互调用装载,成为应用程序开发的重要任务,IOC(Inversion of Control,控制反转)框架的发展,满足了这个方面的需求。文中讨论了IOC模式的基本概论I、OC问题的产生,比较了IOC模式与工厂模式的区别以及IOC的发展意义,重点给出了IOC框架设计的两种设计方案:动态IOC和静态IOC的实现,最后比较了两种方案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赵令骥  丁家浩 《电世界》2007,48(4):44-45
日前,某农村电工反映,他最近在一家乡办企业抄表时发现,有一只电能表记录的读数较上一次抄表时记录的读数小了。对该用户的配电箱进、出线及电能表的接线等进行检查,未发现有什么异常,请求帮助查找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