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医药卫生   30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聚合物作为微丸包衣材料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根据作者多年采用挤出-滚圆技术开发微丸的经验,以几个典型项目为例,简要介绍微丸包衣材料的筛选,工艺及其有关参数。  相似文献   
2.
为制备硫酸沙丁胺醇脉冲控释微丸,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载药丸芯,使用水溶胀性材料为内包衣溶胀层,乙基纤维素水分散体为外包衣控释层制备脉冲控释微丸,并考察溶胀层材料类型、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含量、溶胀层和控释层包衣增重对药物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药物通过控释层衣膜破裂而释放,溶胀层材料类型、内包衣层中SDS的加入与否、溶胀层和控释层厚度对脉冲控释微丸的释药时滞和释药速率均具有显性影响。结论:采用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为溶胀性材料.并加入1.5%SDS,共同作为内包衣层.制备的脉冲控释微丸,当内包衣层和外包衣层增重均为18%时。在模拟人体内胃肠道pH值变化条件下达到了时滞为4.5h,时滞后1.5h累积释药80%以上的脉冲释药效果。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挤出、滚圆、气流包衣法制备红霉素肠溶微粒胶囊。该胶囊剂耐酸性好,人工肠液中释药快,在8名健康志愿者体内的AUC为市售红霉素肠溶片的1.99倍,且个体差异小。  相似文献   
4.
中药浸膏微丸制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制备圆整度好、含药量较高的中药浸膏微丸.方法:用挤出滚圆制粒法制备微丸,并考察微丸的部分物理性质.结果:微丸中浸膏含量达40%,成品收率达80%,微丸物理性能稳定.结论: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中药浸膏微丸具有产率高、物理性能优良的特点,挤出滚圆法在中药制粒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固体分散体作为经典的制剂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固体分散体的传统制备技术远远不能满足产品的质量要求。近年来,新的制剂技术已经应用于固体分散体的制备中,本文主要介绍了近年出现的一些新技术,如热熔挤出技术、电纺丝技术、超临界技术和微波技术,旨在促进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复方竹茶速释微丸。方法以圆整度及收率为指标,单因素考察投药量、辅料种类、辅料配伍比例、润湿剂种类及用量、挤出速度、滚圆速度及滚圆时间,正交试验考察润湿剂用量、滚圆速度及滚圆时间,优选工艺并采用大鼠LDL-R的ELISA试剂盒为检测方法测定高脂大鼠肝脏组织液中LDL-R含量。结果按最优处方工艺分别称取质量分数为20%的药物投药量、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MCC)与乳糖[m(MCC)∶m(乳糖)=4∶1]作为骨架材料,以12 m L水做黏合剂制软材后,置入挤出滚圆造粒机,以40 Hz的挤出速度,50 Hz的滚圆速度滚圆5 min,制得微丸。微丸的平均圆整度为9.8°,收率为93.7%。复方竹茶胶囊能促进肝脏对于脂质的代谢功能,从而起到了调控血脂水平的作用。结论此工艺条件下制备的微丸能起到调控血脂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优选苦参碱结肠靶向微丸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苦参碱载药丸芯,利用流化床包衣技术对苦参碱载药丸芯进行包衣,并进行体外释放度的考察。结果:苦参碱载药丸芯的优化处方工艺为:苦参碱10g,微晶纤维素40g,羧甲基纤维素钠0.5g,纯化水46mL。其包衣微丸外层衣尤特奇L30D-55增重20%,内层衣尤特奇EPO增重30%。体外释放度实验表明,苦参碱包衣微丸在模拟的胃液中基本不释放,在pH 5.0磷酸缓冲液中较快释放,在pH 6.8磷酸缓冲液中则释放缓慢。结论:苦参碱载药丸芯处方工艺简单稳定。苦参碱包衣微丸结肠靶向性较好,同时模拟实验提示在结肠pH发生明显下降时苦参碱结肠靶向微丸仍具有结肠靶向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制备盐酸地尔硫卓延迟缓释微丸并对其处方进行优化。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含药丸芯。采用流化床双层包衣技术以乙基纤维素为内层包衣材料,乙基纤维素与丙烯酸树脂的混合膜材为外层包衣材料制备延迟缓释微丸。以释放度为考察指标对其进行单因素考察,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并对模型处方进行验证。结果单因素考察结果表明内层包衣增重、外层包衣增重以及外层包衣材料配比对释放度影响显著。通过所建立优化模型的效应面图可知,内层包衣增重X1=4.5%7.0%,外层包衣增重X2=7.0%7.0%,外层包衣增重X2=7.0%18.5%时所得的模型处方具有理想的释放时滞和释药速率。处方验证结果的f2相似因子为69.24>50,表明3批自制微丸的释药曲线与理论释药曲线具有良好的相似性。结论制备了具有理想释药时滞和释药速率的盐酸地尔硫卓延迟缓释微丸,所建数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热熔挤出技术(HME)制备穿心莲提取物的固体分散体,并对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以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对亲水性载体种类、穿心莲提取物与载体用量比例进行筛选,确定最优穿心莲提取物热熔挤出固体分散体的制备方法,并对形成的固体分散体进行体外溶出度试验和差式扫描量热分析、电镜扫描、X-射线衍射等物相鉴别。结果:穿心莲提取物热熔挤出固体分散体的最优制备工艺为:以Soluplus为载体,穿心莲提取物∶Soluplus=1∶2(m/m)混合,热熔挤出区段升温程序为130→135→140→130℃,螺杆转速为27 r/min,加料速度为15 g/min。物相鉴别试验显示穿心莲提取物在热熔挤出分散体中以无定形态分散。结论:HME能使穿心莲提取物以无定形状态分散,提高穿心莲提取物的溶解度。  相似文献   
10.
综述了微孔塑料的性能特点和应用前景,从微孔塑料的单一相溶液的形成、微孔的成核和气泡的长大控制三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微孔塑料的连续挤出成型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当前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