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5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基督教对于曹禺和奥斯特洛夫斯基来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大雷雨》对于俄国,就如《雷雨》对于旧中国的意义一样。它们在剧名和内容上都颇为相似,运用了相似的写作手段,表达了剧作的思想、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作者的对于基督教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2)
在《蛙》中,莫言详述了"我姑姑"的故事,即半个世纪的中国生育史。在这种家长里短的叙述中,却充满了对罪恶的控诉。莫言正是以无意识的犯罪来强化罪恶感,然而对罪恶认知的盲点更加突出了忏悔的局限,莫言不得不用荒诞手法强调那种忏悔迫切,却未必可以到达救赎的彼岸。  相似文献   
3.
邗上蒙人的<风月梦>是晚清第一部狭邪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城市小说.文本主要以扬州城以及城内的风土人情为描写对象,运用文言兼白话的语言生动地叙述了当时那个繁花似锦类似于"秦淮河畔"的"风月场"上的"夜生活",是处处挥金如土,夜夜灯红酒绿.就是这样一个"肉欲横流"的社会中,各种各样的情爱生活都在这烟花柳巷中飘动,带着令人厌恶的铜臭味和令人同情怜悯的悲惨境况.作者用自己在扬州妓院30年经历的观察写作这部小说,以一个"过来人"的立场,揭露了妓女骗人的伎俩,也对沉迷于酒色的男子进行规劝,警醒后人,莫误入这害人不浅的风月场中.  相似文献   
4.
贪官“落马”、服刑或入狱之后,大凡都会以不同方式表现出一种“忏悔”。 有的捶胸顿足,哭天抹泪;有的茶饭不思,噩梦袭扰;有的怨天尤人,上推下诿;……表现出一种“可怜”相。 贪官为何要“忏悔”呢?他们又在“忏悔”什么?只要我们稍加剖析。就不难发现其“真谛”。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
一直以来,人们对于井伏鳟二《黑雨》的研究仅仅局限于主人公"重松"的《被爆日记》上面,由此很多人认为它是一篇如实记录昭和20年广岛被爆事件的原爆纪实文学。本文时刻关注文本复线展开的两个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对作品文本和历史文本进行双重考察。文章从原爆症患者"重松"和"矢须子"遭受众人误解和歧视的问题着手,联系战时战后日本当局一系列政治举措以及对于战争死伤者的后续处理情况,引发对其隐藏在背后的日本当局逃避战争责任,漠视历史问题的深刻思考。最终我们发现,《黑雨》不仅仅是一篇单纯的原爆纪实文学,更是一篇重现战争历史,借以批判日本政治现状的文学力作。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6)
《伤逝》是鲁迅唯一一部描写男女爱情的小说,所以不少研究者将目光停留在"青年爱情小说"这个层面上,其实透过作品的环境、情节等描写,再联系作品的写作时间,不难看出这部小说是鲁迅为"伤悼兄弟之情逝去"而作。  相似文献   
7.
这是松藻煤电公司打通一矿党委实施“六位一体”安全协管,开展“安全结对子、党员一帮一”活动中党员与员工的一次谈话实录。“五一”节的上午,一矿物资供应部的结对党员邓术明再次来到公司总医院探望受伤员工罗师傅。见面时小邓亲切地问候:罗师傅伤势恢复怎样,身体好吗?老罗腼腆地回答:好多了,谢谢关心。小邓把话拉长谈道:罗师傅好好疗伤,今后在工作中一定要多加小心、注意安全,健康退休才是福。这时罗师傅两眼湿润,语气低沉地说:小邓啊!说实话,真不好意思。我是1978年参加工作的,在井下打过掘进采过煤,现在二线搞运输。要说对井下的操作规…  相似文献   
8.
晚明清初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以张岱为代表的文人雅士是这个时代的主要人物。张岱是一个有着双重身份的矛盾结合体,同时又是连接两个朝代思想的桥梁。张岱及其那个时代的人有着承上启下的独特作用,研究其思想的异变,才能更好认识晚明和清初两个时期的思想轨迹。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4):51-55
忏悔是人类独有的思考方式,是对无罪之罪的自我发现和道义承担。在道德公识、信仰、良知三种缘由指称下的忏悔实际上完成了有罪个体从"本我"到"自我"再到"超我"的人格飞跃,显示出自我疗救的价值意义。忏悔作为文学创作的主题,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精神向导的作用,方兴未艾的新世纪文学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可贵品质,显示出文学救济人心的现世功用。  相似文献   
10.
人生自古谁无死?死亡对每个人来说不过是早晚之事。当死神突然降临时,我们会如此坦然和有条不紊吗?当我们活得有滋有味时,不妨也抽空想一想该如何对待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