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5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国权  王春  李国和 《机床与液压》2007,35(3):61-62,93
在切削加工过程,剪切角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几乎各种计算都要涉及到剪切角.因此,准确、快速地预报剪切角就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人们通常用剪切角公式进行剪切角的预报, 但是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有较大的误差.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有限元软件Ansys进行剪切角预报的新方法,与传统的剪切角公式预报结果相比,该方法可以考虑工件材料的性能对切削加工过程剪切角变化的影响,因而具有更高的精度,而且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单晶铜超精密切削时,工件材料的晶体取向对切削变形及表面质量的影响。切削试验结果表明,剪切角、切削力,表面粗糙度随晶体切削方向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变化。根据超精密切削中切屑形成过程的晶体塑性力学模型,分析了剪切角与切削力随晶体取向的变化规律。理论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3.
重点介绍了闸式剪板机液压系统在调整剪切角变化时,在上腔增加插装阀来控制整个刀架变化,通过对整个系统动作及液压系统的性能的分析,指出系统解决了在剪切时变剪切角时整个刀架在变的现象,目的使系统设计更为合理,提高了整机的资源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弹性层间状体系理论的基础上,采用BISAR3.0程序对复合路面层间剪力、剪切角、材料模量等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多方面的分析了粘结层厚度对层间剪力的影响,从而确定了粘结层厚度。  相似文献   
5.
对浮石砼剪力墙在低周反复荷载下的试验资料进行了研究,着重讨论了剪跨比、纵向配筋、横向配筋等因素对剪力墙切角的影响;提出了计算剪切角的建议公式及剪力墙斜截面抗剪强度建议公式。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斜角切削的特点,从空间几何关系推导了斜角切削状态下实际剪切角的计算公式,并在一定的斜角切削范围内对剪切角进行了实验测定.结果表明,按导出的公式求得的计算应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介绍滚切式横切剪的剪切力计算方法及分析影响剪切力的主要因素及调整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一种新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预制梁柱节点进行试验研究,并进行了梁纵筋配筋率、轴压比、柱纵筋配筋率等有限元参数分析,并与试验节点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这种新型节点形式是安全的,可以实现强节点弱构件的目的,并能实现较好的节点抗震性能,该类型预制梁柱节点是切实可行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得到的骨架曲线吻合较好;随着梁纵筋配筋率提高,节点承载力增加;轴压比和柱纵筋配筋率对节点承载力影响较小;随着柱端轴压比的增加,节点剪切角逐渐减小;柱纵筋配筋率对节点剪应力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9.
用切削速度模型求解剪切角的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世杰 《工具技术》1997,31(10):3-6
通过对切削区速度场的分析,建立了切削过程的速度模型。根据此模型,导出了二元切削时求解剪切角φ的简化公式。此公式的计算结果比现有的其他公式更接近实际情况。由此得出结论:在切削过程中,剪切角φ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刀具前角γo,而且和被切材料在剪切前后的速度之比|v|/|vc|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压边力对非平衡玻璃纤维平纹机织物预制体铺覆成型的作用规律,针对非平衡平纹机织物在成型过程中的大变形特征,基于非正交材料本构,建立织物面内材料变形本构模型;同时考虑面外弯曲刚度,结合壳单元,建立织物的膜(面内变形)-壳(面外变形)双层模型;利用商业有限元软件ABAQUS,结合实验方法,研究织物在不同压边力条件下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