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7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43篇
工业技术   123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42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6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州湖特大桥散索鞍为摆轴式散索鞍,采用分体式结构形式,对其机加工进行分析研究,解决机加工中存在的技术难点,通过制定合理的加工工艺保证了产品的加工质量,为分体式散索鞍的加工制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软件》2019,(6):57-63
针对传统的层次分析法(AHP)在桥梁运营安全评估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基于改进AHP和熵权法相结合的在役悬索桥运营安全风险评估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定量、客观的分析,克服传统评估方法中各个风险指标权重值计算的局限性,做到了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相结合,为在役悬索桥制定科学、正确、合理的管理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以云南新龙桥为例进行验证,得到各个风险源的权重值,并找到超载风险是影响悬索桥安全运营的主要影响风险源。运用有限元软件对悬索桥运营阶段基于超载风险的仿真分析,明确超载对该桥安全运营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该评估方法改进和完善了在役悬索桥运营风险综合评估方法,同时对其他桥型的风险评估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平拉索索道人行桥是桥面板直接铺设在高强钢丝制成的较平坦的拉索上,利用悬索结构来跨越江河沟壑的一种供行人通行的悬索桥,多跨连续平索索道桥是在一跨平拉索桥的基础上,为减小跨中垂度和拉索应力在桥跨中间加设多个柔性支墩,形成连续多跨结构,因而大大增加跨越能力。  相似文献   
4.
5.
黄松和  王树林 《工程力学》1996,(A01):726-730
本文介绍了虎门大桥加劲梁的液压提升技术,重点介绍了加劲梁节段临时吊点设置,主缆保护,施工安全等主要技术措施,为悬索桥加梁架设提供了一种安全可靠,简单方便,使用经济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刘斌  杨昭  朱能 《制冷学报》2002,23(3):55
通过某沿海地区一钢箱梁悬索桥为研究对象,以防止箱梁内壁结露为目的,模仿坚直平壁的热交换,对箱壁内外表面的热交换进行了分析,并在考虑内壁表面上的温度与空气中饱和水蒸气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应的热湿交换的耦合数学模型,在保证内壁表面相对湿度不大于95%的条件下进行了求解。并把计算结果运用于此悬索桥的除湿系统设计,在系统的运行过程没有出现结露现象,取得了比经验值要好的结果,表明此模型和解能正确反映钢箱梁壁所进行的热湿交换过程。  相似文献   
7.
8.
由于钢桥面铺装所处位置及其受力的特殊性,使其设计施工思想和一般沥青路面及混凝土桥面铺装有着很大差异。普通的沥青路面设计指标、方法和规范不适用于钢桥面铺装,而我国目前还没有钢桥面铺装相关的技术规程和规范。尽管国内在工程实践中运用了多种铺装方案,但都还处在探索和改进阶段。  相似文献   
9.
为从理论上获得预张力悬索桥的力学特性,利用大位移不完全广义势能变分原理,建立了预张力悬索桥的一般基础微分方程.在进一步引入假设条件下,导出了基于古典挠度理论的平衡微分方程.通过对微分方程的解析,讨论了预张力悬索桥的静力学特性及其与普通悬索桥的区别.结合算例悬索桥的数值分析表明,预张力悬索桥由于抗风索的存在,以及结构中建立的预张力,在提高结构刚度、减小加劲梁弯矩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保悬索桥的主塔在加劲梁吊装过程中始终处于安全受力状态,合理确定主索鞍顶推量和顶推阶段至关重要.基于能量原理,应用Rayleigh-Ritz法推导了主塔最大容许偏位计算公式.从主塔塔顶偏位和塔底应力2个角度提出优化主索鞍的顶推方法,最后通过有限元法验证近似公式的精度.研究结果表明:推导的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相差3.4%,考虑P-△比不考虑P-△效应的塔顶偏位相差为4.6%,主塔的最大容许偏位随着加劲梁的不断吊装而逐渐增大,增幅可以达到19.9%,同时,可增加主索鞍顶推量和顶推时间间隔,减小顶推次数,从而解决悬索桥主索鞍顶推问题,使得主塔受力处于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