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49篇
  免费   365篇
  国内免费   194篇
工业技术   8108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0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151篇
  2020年   150篇
  2019年   191篇
  2018年   105篇
  2017年   136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438篇
  2013年   344篇
  2012年   420篇
  2011年   515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484篇
  2008年   773篇
  2007年   518篇
  2006年   401篇
  2005年   289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240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104篇
  1998年   96篇
  1997年   113篇
  1996年   151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25篇
  1993年   123篇
  1992年   127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2.
《Planning》2015,(1)
采用苯甲酰氯、对苯二甲酰氯和乙醇酸为原料,以甲苯和对二甲苯为溶剂制备出了苯甲酰氧基乙酸和对苯二甲酰氧基二乙醇酸两种化合物。通过红外(FTIR)、核磁(1H-NMR)证明成功制备出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3.
乙醇可由生物质能源转化得到,可作为含氧清洁燃料与柴油混合用作柴油机燃料。以正丁醇为助溶剂促进乙醇在柴油中的溶解,形成稳定的混合燃料;同时以该混合燃料作为柴油机燃料,参照GB 20891-2014《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三、四阶段)》测试柴油机的常规排放、非常规排放规律,探究其对柴油机排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丁醇作为助溶剂,可促进乙醇与柴油互溶,在乙醇与正丁醇的体积比接近1∶1时可形成稳定的混合燃料,静置10个月以上不分层,在-5℃左右不分层,可用作柴油机燃料;正丁醇的添加方式对其助溶效果影响较小;负荷特性下,与燃用纯柴油相比,柴油机燃用混合燃料时,CO和NO_x排放量分别减少13.96%~46.73%和1.35%~16.92%,VOCs排放量增加1.94%~32.43%,PM_(2.5)排放量减少5.81%~44.37%。柴油与醇类燃料混合燃烧可以实现在减少NO_x排放量的同时减少PM_(2.5)排放量。  相似文献   
4.
民企动态     
《中国石油石化》2006,(16):68-68
国家发改委召开非公有经济发展座谈会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以下简称《非公经济36条》),了解《非公经济36条》贯彻落实情况,特别是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政策建议,8月2日,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在北京召开了关于非公有经济发展座谈会。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及民办教育商会、非公军工、铁路、医疗、文化、电力等领域的企业代表等20余人应邀参加。受石油业商会会长龚家龙的委托,商会副会长康阳顺和秘书处代理秘书长王俊杰参加了会议,并就当前民营石油企业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做了发言,呼吁政府部门尽快清理、修改与《非公经济36条》相违背的法规。  相似文献   
5.
SO4^2-/ZrO2固体超强酸的制备及其催化合成ETBE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采用沉淀一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SO4^2-/ZrO2固体超强酸催化剂,运用IR、XRD等方法表征所制备催化剂的物化性质。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固体超强酸催化剂的特征,酸性与焙烧温度有关,适当提高焙烧温度有利于样品酸强度的提高,但焙烧温度过高会导致脱硫;浸渍液H2SO4浓度高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硫含量,但是浓度过高,会在催化剂上形成硫酸盐,从而降低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酸性。采用制备的催化剂气相催化乙醇与叔丁醇合成乙基叔丁基醚反应,乙基叔丁基醚的选择性为54.71%。  相似文献   
6.
生物燃料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具有减少对石油依赖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双重作用 据世界瞭望学会发布的报告,生物燃料如乙醇和生物柴油对减少全球对石油的依赖拥有巨大潜力。生物燃料市场的扩大和新技术进步的协同作用有望缓解油价上涨的压力,并可振兴农业经济和减少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人员的研究认为,这两种生物燃料都属清洁能源,且生物柴油的环境效益更明显。生物柴油较普通柴油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低41%,生物乙醇较汽油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低12%。而种植大豆与种植玉米相比,所需的氮肥和农药都要少得多。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当今引人注目的新型汽车代用燃料——甲醇和乙醇、生物柴油、二甲醚、天然气合成油(GTL)、燃料电池用氢和甲醇以及清洁汽油的开发现状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运用高新技术和循环经济理念,以燃料乙醇生产为主体,以玉米深加工和精细化工为两翼,坚定地走生物化工和乙醇深加工之路。去年冬季至今,吉林燃料乙醇有限公司延长玉米新粮收购期,敞开收购,累计收购新粮43.9万吨,为周边农民售粮提供了方便。当地一位农民高兴地说:“现今玉米可不愁卖了,玉米变成了‘金豆子’,吉  相似文献   
9.
可再生能源的身价正在一天天高起来。1月31日,美国总统布什在2006国情咨文中称,为使美国经济戒掉石油“瘾”,要加大对乙醇汽油,氢能源等新能源的开发。3月初,欧盟委员会公布欧洲能源政策绿皮书,也强调提高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目前,国外可再生能源已进入实施开发阶段。 而我国的可再生能源研究也方兴未艾。作为试点的乙醇汽油,为调整能源结构蹚开了一条新路。2004年,我国燃料乙醇替代的的50万吨普通汽油,需要260万吨原油炼成,相当一个中型油田的年产量。  相似文献   
10.
Cu-Mg/Al_2O_3催化乙醇和乙二胺合成N-乙基乙二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固定床反应器内,乙醇和乙二胺经分子间催化胺化反应合成了N-乙基乙二胺(NEED),考察了一系列铜系催化剂的活性,并筛选出催化性能较好的Cu-Mg/A l2O3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和透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方法表征了助剂Mg对Cu/A l2O3催化剂的改性作用;考察了助催化剂Mg含量、反应温度、反应压力、进料量和乙二胺含量等对Cu-Mg/A l2O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u-Mg/A l2O3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在200℃、3.0MPa、质量分数20%的乙二胺乙醇溶液、进料量1.0mL/m in的条件下,乙二胺的转化率为71.56%,产物NEED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为92.62%和69.86%;经过20 d的连续使用表明,Cu-Mg/A l2O3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